□ 崔偉劉睿/文 岳毅/攝影
興隆莊礦放眼安全生產十五周年
□ 崔偉劉睿/文 岳毅/攝影
昨天還在為安全生產十周年目標的實現“謹言慎行”,今天就大張旗鼓地召開安全生產十五周年誓師動員大會。山東兗礦集團興隆莊礦明確了“安全只能前進,不能停滯”的認識,在8月31日創出我國同類型礦井安全生產十周年這一最長周期紀錄之后,不搞任何形式的慶祝,而是于9月1日上午召開了全礦安全生產十五周年誓師動員大會。
時間回溯到2008年8月31日,聽聞興隆莊礦實現連續安全生產七周年,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批示:山東兗礦集團興隆莊煤礦七年杜絕重傷以上事故經驗,說明煤礦生產完全可以做到安全生產,請國家安監總局在全國宣傳和推廣興隆莊煤礦經驗。
談到“十二五”建設期間礦井的“1503”安全奮斗目標,礦長李佃平說:“生產安全既是國家領導人的殷切期望,更是職工群眾的幸福源泉和保障。之所以提出安全生產十五周年目標,是因為我們汲取了胡錦濤總書記在建黨90周年大會上講到的‘全黨同志要牢記歷史使命,永遠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永遠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勇于變革、勇于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被任何干擾所惑,堅定不移地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奮勇前進’這段話的精神力量?!?/p>
圍繞安全生產十五周年的目標,該礦充分認清安全工作的特殊性、復雜性、長期性和艱巨性,深入總結和科學分析實現安全生產十周年后可能面臨的新問題、新考驗,結合實際確立了“文化引領轉觀念、以人為本提素質、精細管理抓現場、科技興安強根基”的工作思路,并在此基礎上,完善制度,健全措施,嚴格管理,狠抓落實,確保安全生產十五周年目標的實現。



——充分發揮文化的導向、激勵、凝聚、規范作用,把“興隆鼎”安全文化核心理念融入集團公司“三為六預”安全文化管理體系之中,突出情感尊重、人文關懷,實現制度“剛性”規范和文化“柔性”引導的有機融合,落實員工日常崗位行為規范,形成自動自發、共識共為的安全合力,增強干部依法管理、員工按章作業的自覺性,推進安全工作由“被動要求”向“自我需求”轉變;完善以安全文化為核心的區隊班組管理制度,逐步實現區隊班組建設內容指標化、要求標準化、步驟程序化、考核數據化、管理系統化;嚴格班組“三講一落實”工作流程,講工作任務,講作業風險,講控制措施,安全風險預控措施現場落實,超前進行危險預測、預知、預防。
——深入推進職工素質“十二五”工程,堅持理論培訓和技能實訓并重,加強安全培訓“三項建設”,強化安全法規、事故案例教育和緊急避險培訓,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時效性;完善“四五級聯動”培訓模式,發揮多媒體教學優勢,充實和創新每日一題、每周一課、每月一評和每季一考內容,充分利用“學練樹”、崗位技術比武、“名師帶高徒”等教育培訓模式和載體,發揮老職工的“傳幫帶”作用,把青年職工打造成為礦井實現安全生產十五周年的生力軍和中堅力量。
——突出現場精細化管理,嚴格執行“三位一體”和“手指口述”的新安全確認標準、監督檢查與考核管理辦法,從嚴落實領導干部分工負責制、業務保安責任制和崗位安全責任制,深化安全誠信考核評價機制,加大安全考核追究問責力度,實現問責方式由“制度問責”和“事后問責”逐步轉向“作為問責”與“事前問責”,問責范圍由“有過”逐步向“無為”延伸,進一步提高干部職工認真履責、主動承責、人人盡責的自覺性。
——強化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認識,加快裝備升級,突破關鍵技術,提高系統、裝備、環境的安全可靠程度,有效控制安全生產重大風險;積極開展頂板管理、“一通三防”、防沖擊地壓、提升運輸、防治水、供電系統等安全技術研究,重點研究解決深部和沿空巷道支護問題,確保礦井重要系統安全可控;優化支護技術和設備運行保障技術,提高生產系統的可靠性和埋藏深、厚夾矸、大傾角條件下的保障能力,增強各種復雜地質條件下采掘技術、工藝、裝備的安全可靠性。
(作者單位:兗礦集團興隆莊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