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年老藥店之鶴年堂"/>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文 本刊編輯部

▲解放前的鶴年堂老店
“中華老字號”最令北京人津津樂道,引以為豪。目前不少老字號歷史只能推至百年前甚至幾十年前,若以時間先后計,在北京城中,老字號以位于菜市口的“鶴年堂”歷史最為悠久。
公元1405 年(明朝永樂三年),元末明初著名詩人、醫學養生大家丁鶴年創建了鶴年堂藥店,至今已有600 多年的歷史,比最負盛名的同仁堂還要長300歲。鶴年堂歷史傳承依次為:丁鶴年家族120 年(1405—1525 年),共承襲四代;曹蒲颯家族230 年(1525—1755 年),共承襲七代;王圣一家族172 年(1755---1927 年),共承襲四代;劉一峰家族29年(1927—1956 年),共承襲兩代。
鶴年堂總店原址座落在原宣武區菜市口大街鐵門胡同迤西路北,騾馬市大街西口,與丞相胡同相對,與回民聚居的牛街相鄰。鶴年堂是真正的“老北京”,它比天壇要早15 年,比地壇早125 年。1999 年,原國內貿易部授予鶴年堂“中華老字號”稱號。2005 年12 月,國家有關部門經過長期的認真考證,正式宣布鶴年堂為“京城養生老字號,歷史悠久第一家”,并頒發了匾額和證書。
過去北京有句老話:“丸散膏丹同仁堂,湯劑飲片鶴年堂”,說的是鶴年堂制造的湯劑選料嚴格,制作精良。鶴年堂的飲片劑,是選用地道的一級藥材精制而成。如其中的金銀花采購于河南省,花嫩,不開朵,尖硬,制作法半夏經過清水、石灰、礬、甘草、生姜等七道工序炮制,需用49 天方能全部完成,制成后曬干,內外均黃無雜色;白芍只用杭白芍(川白芍,亳芍均不用),要精細均勻方能使用,凡底根炸芯者不用;澤泄(藥名)均選用中個的,特大、特小或多炸芯者不用;黃芪則選用內蒙古和外蒙庫倫產的綿黃芪,切成斜片,其根粗,黑心部分不用;玉金、清半夏、元胡、天麻等藥材,都要切成極薄片,以利于煎煮。大熟地、山萸肉、何首烏等,用黃酒反復蒸制,蒸至內軟糖心為度。總之,鶴年堂制藥因堅持“精選上品”和“精心炮制”兩條,得到人們的一致好評。清朝皇族和喜吃滋補藥品的南方人多在鶴年堂買藥,在蒸、炒、制、煅方面,鶴年堂的傳統技術代代相傳;在門市經營上,采用分別包裝的辦法,在每一品種的包裝內都放有“圖說內票”,票上印有藥名、產地、氣味、主治何病和藥的圖形。顧客把藥抓回去,可對照說明查對。每年春秋兩季,鶴年堂都派人赴河北省祁州(今河北安國縣,該縣在明清時系全國藥品集散中心)采購名貴藥材。此外還從天津、上海兩地進貨,一般藥品則由北京各大藥行貨棧供應。
鶴年堂名聲遠播,和幾位歷史名人密切相關。據老輩人傳說,鶴年堂所在之地原為明代大奸相嚴嵩的后花園,鶴年堂即園中一個廳堂的名字。嚴嵩敗落以后,他手書的鶴年堂匾流落在外,后來成為鶴年堂藥店的名字。這塊匾長192.5 厘米,寬99.5 厘米,厚9.2 厘米,金體黑字,字體蒼勁,筆鋒端正,至今仍懸掛在店堂內。
關于鶴年堂匾額,還流傳一段故事:當年鶴年堂的匾一掛上,便吸引了過往的行人,人們對這三個雄渾的大字驚嘆不已。這時走來一位山西的老舉子,他站在匾下端詳了許久,點點頭后又搖搖頭,人們問起來,他說:“字是好字,有功底,有韻味,可惜筆鋒轉折處,時時透出一股奸氣。”后來嚴嵩果然成了萬人唾罵的大奸臣,這也許只是后人的附會之說,卻頗令人玩味。
如此看來,鶴年堂內外是“奸臣當道”了?其實不然,店內在嚴嵩所書匾額的左旁配“調元氣”右旁配的“養太和”兩幅橫額,相傳出自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之手。可惜,匾額在十年動亂中不知去向。更為可惜的,店內兩柱上原有一幅楹聯:欲求養氣千年物,須向兼收并蓄家。其作者是與嚴嵩父子勢不兩立,因上疏彈劾嚴嵩十大罪狀而被害的楊繼盛。他居住的達智橋胡同,與菜市口不足一里之遙,也是鶴年堂的老鄰居了。忠奸勢同水火,而他們的手跡卻并肩懸掛,這也算是歷史上的一段趣話了。

▲鶴年堂庫房
從清代起,菜市口就被封建統治者作為處決犯人的刑場。位于菜市口的鶴年堂因擔負過一項非常奇特的職責而為國人所誤解,那就是它曾負責設宴招待行刑的劊子手和監斬官。每逢官家行刑殺人,鶴年堂都在頭一天被告知:“明日有差事,進備酒菜,日后付款。”鶴年堂接到通知后,自然不敢不準備美酒佳肴。第二天,監斬官和劊子手們在殺人之前,先齊集鶴年堂大吃大喝,吃喝時把刑具、大刀陳列在柜臺上,酒足飯飽之后開斬。開斬那天,街市兩旁商店閉門停業。街上、房上人頭攢動,觀者如堵。死者家屬多向劊子手饋以厚禮,請他們在人頭落地時用一個大饅頭塞入脖腔,以防鮮血噴出。鶴年堂正是因此曾被人誤認為賣過人血饅頭(魯迅在小說《藥》中描寫的人血饅頭即出于此)或用人血饅頭制藥。
鶴年堂在經營管理方面立有一些規章制度,其中重要的有:職工病假需有大夫證明;病假期間薪金、零錢照發,藥費(包括回家養病)亦由店方付給,但不得超過10 元;休病假時間不得超過一個月,超過者薪金、零錢全無。職工不許談論國事(解放前電話旁貼有“莫談國事”字樣)。不準長支掛欠(即借款),如有私自通融者,由本人負責;不論何人不準鈐蓋本店印章,亦不準口頭作保。職工入店,需填志愿申請書,并有介紹人鈐章;生徒填寫保證書,加蓋介紹人及輔保印章;如有偷竊、拐逃等現象,均由輔保和介紹人負責,職工不準外住,如探訪親友當天不能回店者,須事先說明原因。此外,鶴年堂每夜都設置一人在前后院打更、巡邏。打更人早先也是把一夜分五更天來敲梆子。遇有情況便緊打梆子,全體職工都要起來進行保衛。每逢冬季,打更人要到各宿舍檢查爐火,各院落至今還有“小心防火”的字跡。
600 多年以來,鶴年堂的股東變更多次。解放后,在公私合營以前,其股東是劉一峰(劉是在1927 年從壬姓,于姓二位股東手中把鶴年堂買過來的)。劉的父親劉輔庭曾任過同仁堂的經理,因而鶴年堂的丸散配方和炮制與同仁堂大致相同。
明嘉靖年間(1556 年前后),鶴年堂曾相繼開設了5 家分號,遂有“五鶴朝天”之稱,老店作為總店仍在菜市口原址,嚴嵩之子嚴世藩題匾“西鶴年堂”。鶴年堂只供門市銷售,不經營批發業務。門市為了方便東、北顧客買藥,1929 年初,劉一峰執掌時期曾在東安市場西門內開設第一支店; 1935 年8 月,在西單百貨商場西門對面開設了第二支店,這兩個支店和總店一樣,生意非常興隆。在陶然亭首建了鹿苑和藥圃;1936年4 月,在陜西省西安市鼓樓前建立了第三個支店。第三支店所售丸散飲片全由北京總店供應。后來,日軍侵華,八年抗日戰爭中因交通隔絕和經營不善,第三支店負債累累,在1951 年停業。
1956 年公私合營前,鶴年堂在北京擁有菜市口總店、生產廠、東安市場分號、西單分號、陶然亭鹿苑、藥圃等。1956年公私合營初期,鶴年堂繼續延續原有資產經營,總店仍在菜市口,包括北京的兩個支店在內,鶴年堂共有職工109人。
1958 年陶然亭地區城市改造,建立陶然亭公園,陶然亭鹿苑和藥圃被關閉撤消。同一時期,東安市場分號和西單分號、中藥生產廠又從鶴年堂的資產中劃出,只剩下鶴年堂菜市口總店,鶴年堂由此蟄伏20 多年。文革時鶴年堂被改為人民藥店,后又改為菜市口藥店,文革后鶴年堂又恢復老字號品牌。
隨著我國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軌,1995 年,鶴年堂藥店改制為鶴年堂藥品經營公司,系全民所有制企業。下轄1 個批發部和6 個零售門市部(第一經營部總店所在地,批發部與第二經營部在一塊兒),其注冊資金為100 萬元,經營中藥飲片800 余種,中成藥760 種,西藥制劑782 種,醫療器械100 余種。
1997 年8 月,在醫藥藥材總公司的領導下,實現資產重組,將原鶴年堂藥品經營公司、原廣安門中西藥品批發站、原牛街口藥品批發站三家合并為現在的“北京鶴年堂醫藥有限責任公司”,注冊商標為“鶴年堂”,身份是有限責任公司。現址在宣武區南線閣5 號,法定代表人臧東坡,企業注冊資金1000 萬元,經營方式為批發兼零售,經營中藥飲片、中成藥、西藥制劑、醫療器械等。

▲鶴年堂店員在晾曬飲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