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秉印
中國經歷了三十年的改革開放進程,國有企業改革也走過了三十年的風風雨雨,現在中國經濟發展進入關鍵時期,國有企業改革也處在了攻堅階段,國企改革和經濟發展能否穩步推進,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企業員工對企業改革的支持理解,進而產生推動力。因此,國企加強和改進員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發揮思想政治工作在國企中的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
當前,國家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國家得出了在經濟建設中發展才是硬道理的重要論斷。國企在這種情況下也必須抓住一切機遇加快發展。改革開放三十年的實踐告訴我們:發展是國企生存壯大的核心動力,是實踐科學發展觀重要思想的關鍵所在,是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發揮作用的重要推動力。企業完成市場銷售效益指標要靠發展;企業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要靠發展;企業追求利潤的最大化要靠發展;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要靠發展;增強員工凝聚力提高員工生活水平要靠發展;加強企業精神文明建設更要靠發展。由此可見,與時俱進,突出國企發展主題,如何做好新形勢下國企思想政治工作和發揮思想政治工作作用,對國企的發展至關重要。
在發揮思想政治工作作用促進國有企業改革的問題上,我們一定要堅持正確的方式方法。用發展的眼光和創新的視角來對待新時期國企改革中的思想政治工作,迎接新的思想政治工作難點和熱點問題,切實做好國企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為國企改革保駕護航,實現國企改革的平穩過渡。
第一、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輿論導向作用,在促進觀念轉變更新的基礎上求發展
在國企發展過程中,要切實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輿論導向作用,促進企業干部員工全面轉變和更新思想,迅速實現觀念質的飛躍。一是在創業進取觀念上更新。創新是企業發展的靈魂,是企業進步的動力。企業要鼓勵創新,允許失誤,永續創新,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能量。二是在管理觀念上更新。企業要樹立管理也能產生效益的理念,積極進行市場運作,在強化企業管理上下功夫,強調人才是興業之本,管理以人才為主,實現企業人才的優化配置,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潛能。三是在經營觀念上更新。企業以增值創效為目的,注重市場導向,以經營為主線,以客戶為核心,把市場作為檢驗一切工作成效成功與否的最終標準,把權益交給用戶,把責任留給自己。四是在質量觀念上更新。只有倒閉的企業,沒有倒閉的行業。我們要深刻的認識到質量能出信譽,質量也能出效益,打好國企質量牌,為企業的長效發展做好基礎工作。五是在人才觀念上更新。企業要增強人才競爭意識,破除論資排輩的用人觀,在崗位上鍛煉人才,在工作上培養人才,在職位上鍛造人才。六是在分配觀念上更新。建立一套適合市場發展規律的績效和薪酬考核機制,真正做到按勞、按資、按效分配。七是在政工觀念上更新。將企業所搞的各項活動要有能力轉化為經濟效益,不搞與企業中心工作合拍的活動,多搞能提高職工隊伍素質的活動,多搞能增強員工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活動。
思路決定出路,觀念決定行動,國有企業改革和經濟發展的關鍵在于觀念轉變,樹立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新觀念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內容。第一,要圍繞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強員工的憂患意識、機遇意識、發展意識、競爭意識和責任意識。第二,要圍繞市場的發展和競爭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強服務意識,品牌意識,用服務贏得用戶,開拓市場,創造效益。第三,要圍繞公司的經營目標做好思想政治的激勵工作。引導員工認清形勢、明確任務、堅定信心、努力工作,動員廣大員工為完成企業的生產經營任務努力奮斗。
二、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作用,在強化體制、機制建設的基礎上求發展
市場的競爭,是服務的競爭,是質量的競爭,是綜合實力的競爭,但歸根結底是管理的競爭。雖然企業面臨著經營策略、服務水平、創新能力、人力資源的全面挑戰,但更深層次的挑戰來自于企業管理。管理是對企業內部各種資源有效配置和合理使用,它體現在決策和經營的全過程。哪一個方面出了問題,都會制約甚至延緩企業的發展。我們要把管理作為兩個文明建設的最佳結合點,也就是說,把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納入大管理的范疇,讓思想政治工作在管理觀念、管理制度、管理手段、管理技術的確立、運用和實現的每個環節都發揮效力,真正做到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一是通過加強形勢教育,引導干部員工了解國內外經濟和行業發展的最新態勢,明確本企業的改革發展方向,進一步加強經營決策的管理能力。二是通過加強質量教育,引導干部員工認識到質量不僅是關系企業效益而且更關系到企業的生存發展,進一步強化質量管理理念。三是通過加強安全教育,引導干部員工真正認識到安全重于一切、責任重于泰山,進一步強化安全生產管理意識。四是通過加強法規教育,引導干部員工增強法制意識,進一步強化資金、財務、物資管理的力度。五是通過加強專業技能培訓教育,引導員工看到高新技術發展和經濟社會信息化對企業發展與自身素質提出的新要求,促使我們在實現科技進步與創新的基礎上求發展。
切實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機制建設,按照“經濟工作與思想政治工作一起運作,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共同提高,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建設”的思路。企業各級組織和各級管理人員既要做好經濟工作,又要做好本企業內部員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在企業和個人的業績考核中,即看經濟工作成果,又看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真正把廣大員工的潛能、創造力和積極性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用經濟工作的成果檢驗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只有實現思想政治工作和經濟工作的協調發展,才能保證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實現企業效益的最大化。
三、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勵作用,在搞好企業文化建設的基礎上求發展
企業形象,是企業內在運作模式和外在發展形態在公眾心目中的綜合反映。企業的發展壯大,既離不開自身的凝聚力、向心力,也離不開良好的外在形象。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在外樹形象方面,就要通過發展理念的確定、企業精神的樹立、優美環境的營造、員工行為的規范、企業知名度和信譽度的提高,來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這是企業贏得更多的市場份額,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的必要條件。在內聚人心方面,就要有針對性的對員工的思想意識形態加以約束和管理,教育員工要為企業服務與為自己服務雙重價值并取、崇尚精神與崇尚物質并重、團隊精神與個人奮斗并存相結合,堅持把耐心教育與熱情服務結合起來,把解決思想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形成“企業興我榮我富,企業衰我恥我貧”的利益共同體。當前,尤其需要向職工講清新的目標與任務、新的特點與難點、新的要求與責任,喚起迎戰新的考驗和挑戰的責任意識和拼搏意識。
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獨特的并得到全體員工認同的價值觀念、思想理念和行為規范,是在經營發展中培育形成的群體意識,企業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一個企業的興衰。把企業文化建設納入思想政治工作的范疇,培育出具有本企業特色的企業文化,增強企業凝聚力和向心力,為企業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都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企業黨組織要努力促進政治文明、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工作對企業文化建設積極的促進作用,塑造企業品牌,培育團隊精神。
總之,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要想跟上時代經濟發展的步伐,在本企業中就要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教育員工實現由“自我中心”向“服務中心”的轉變;引導企業由“自我運作”向“整體運作”的轉變;不斷改進企業由“自我評價”向“效益評價”的轉變,切實解決思想政治工作的“責、權、利”問題,堅持用經濟效益檢驗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在不斷增強凝聚力的基礎上謀求進步發展,才能開創企業政治文明、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