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紅
隨著現代醫藥工業的迅速發展,我國目前應用于臨床的藥物種類迅速增長,同時藥品不良反應(ADR)發生率也呈上升趨勢[1-2]。ADR對人類危害已成為人們關心的問題。現將我院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間住院患者抗高血壓藥物不良反應263例作回顧性分析。
1.1 資料 查閱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院住院患者抗高血壓藥物不良反應報表263例,內容主要包括:患者一般情況、用藥情況、ADR的表現、臨床治療的結果、引起ADR的藥品,并對發生ADR的藥品、合并用藥情況進行分析。
1.2 基本情況 263例ADR中,男154例(58.56%),女109例(41.44%)。年齡最小21歲,最大86歲。21~60歲127例(48.29%),60歲以上136例(51.71%)。
2.1 ADR治療結果 治愈 143例(54.37%),97例(36.88%)停藥自行好轉。ADR對原疾病的影響:不明顯211例(80.23%),病情加重致使病程明顯延長 26例(9.89%),有后遺癥3例(1.14%)。
2.2 ADR所涉及的抗高血壓藥物種類 263例ADR涉及抗高血壓藥物5類20種,其中單應用一種抗高血壓藥物171例,合并用藥92例。引起ADR所涉及的抗高血壓藥物種類見表1。
2.3 ADR的損傷器官分布及臨床表現 263例報告中ADR的臨床表現涉及多系統,從表現癥狀來看,居前幾位的為皮膚損害、消化系統、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血液系統、泌尿系統和呼吸系統表現。

表1 不良反應所涉及的抗高血壓藥物種類及分布
絕大多數抗高血壓藥物的ADR已有文獻報道或藥品說明書中提到,醫務人員對這些反應有一定的判斷能力,藥師和臨床醫護人員也容易形成一致的意見,但對于有些罕見的反應,其判斷困難較大。因此,在ADR判斷上有人認為不過分強調藥品ADR因果關系的可靠性,只要發現與用藥有關的ADR,經主治醫師認可就能上報藥品ADR監測中心,由藥品ADR監測機構從較高層次進行分析。
從流行病學來看,ADR大多數與藥物的化學結構有關,約1/3是因為對藥物過敏,其余則是由肝腎功能不全或患者易感體質所致,報告的ADR發生率,除了藥物的化學結構或藥物制劑因素外,還與臨床不合理用藥有關。從ADR表現癥狀來看,居前幾位的為皮膚損害、消化道反應、心血管反應。從ADR出現時間上看,263例ADR報告中用藥一次即出現ADR的有109例,多次用藥后出現ADR的為136例。合并用藥后出現ADR的為18例。
[1] 杜煜,郭惠元.廣譜、高效、低毒的新喹諾酮類抗高血壓藥物加替沙星.國外醫藥:抗生素分冊,2001,22(1):34.
[2] 高瑛,陳艷.抗高血壓藥物物不合理應用的現狀與對策.中國基層醫藥,2007,14(8):1385.安徽醫藥,2008,12(1):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