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李勝基 樊明坤
沈河交警:立足崗位創先爭優惠民生
文/本刊記者 李勝基 樊明坤
2月14日,溫情浪漫的情人節。這天上午,在沈陽市沈河區青年大街大西路路口出現了一位面帶羞澀手捧一束玫瑰花的妙齡少女,這本不足為奇,可這位姑娘卻要把手中的鮮花送給僅僅見過一面的他——沈陽市交警支隊沈河大隊民警牛恒飛。
故事要從四天前說起。這位姑娘的姐姐是一位孕婦,突現生產征兆。姐妹倆立即駕車前往大西路附近的沈陽市婦嬰醫院,為省時間在醫院門口越雙實線左拐。在附近巡邏的交警牛恒飛發現這一違章行為后,立即示意姐妹倆停車接受處罰。妹妹向牛恒飛簡單地說明了特殊情況。見姐姐正處在痛苦危險階段,熟悉醫院情況的牛恒飛不但沒有處罰姐妹二人,反而立刻引領她們,通過醫院綠色通道將孕婦安排到分娩室。安頓好之后,牛恒飛對妹妹的違章行為進行了教育……姐姐順利生產后的第四天,為表謝意,妹妹向心中最可敬可愛的人獻上了最紅最美的玫瑰花。
這樣的感人事跡在沈河交警大隊并不是稀罕事兒。一直以來,作為集中心城區與城郊接合部管理于一身的沈河交警大隊,不斷強化民警忠于職守、愛崗敬業、執法為民、無私奉獻的政治意識、責任意識、宗旨意識和大局意識,緊緊圍繞“服務中心、建設隊伍,改進作風、提高效能,服務群眾、改善民生”這一核心不放松,堅持嚴格標準與柔情執法有機結合,扎實有效地開展創先爭優評選活動。
沈河交警大隊現有民警210人,行政區域管轄59平方公里,沈陽市著名的“中街商圈”、“五愛商圈”、“南塔商圈”都坐落在沈河區,注冊機動車數量有35萬多輛,交通壓力和管理難度可想而知。大隊班子組建伊始,汪治華大隊長就在全體干警大會上叫響:“班子成員向我看齊,科中隊長向班子成員看齊,民警向科中隊長看齊”的口號。一年來,大隊班子成員身體力行,言傳身帶,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和滿腔熱忱,與廣大民警打成一片,及時幫助民警解決實際問題,掌握交通管理的第一手資料。每逢節假日或雙休日,由于沈河地理位置決定了特勤任務重而多,各種政治、商業活動頻繁,汪治華大隊長上任兩年來,沒有休過一次假,沒有度過一個完整的節假日。為了百姓出行的安全順暢,為了一方經濟的輝煌騰飛,不管是在惡劣的天氣條件下,或是在合家團圓的重大節日,還是在突發事件發生的深夜,班子成員始終與普通民警無異,一起并肩戰斗,一起風餐街頭。
為了充分發揮黨員的模范作用和影響力,黨總支全體黨員與民警結對子,實行幫帶,以好帶差、以強帶弱、性格互補、工作聯動,真正做到了思想幫帶、工作幫帶、解決實際問題幫帶。為提高全體民警的規范執法水平,大隊還成立了培訓工作領導小組,確定了專門的崗位培訓教官,采取集中培訓與隨機抽考相結合的方式,大隊每周還對民警執法文書進行檢查,并將其與績效考核掛鉤。同時,建立了中隊崗前培訓制度,開展民警每日一題、中隊長每日一講活動。1月18日,沈河交警大隊在大西崗舉辦了以“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為主題的“執勤執法技能擂臺賽”,在廣大交警中形成了人人學業務、個個爭標兵,比、學、趕、幫、超的學習競爭局面,大大提高了民警的業務素質。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面旗幟帶動一支隊伍。大隊黨總支還堅持把那些默默無聞、甘于奉獻,勇于吃苦、工作突出的黨員同志樹為典型,一切以實績說話,一切以政績用人,讓全體干警樹立起“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的工作精神,在沈河交警大隊內部形成了一個爭先創優的喜人局面。交警孫紹武雖已是快到退休年齡的老同志了,可對交警工作仍是兢兢業業,工作熱情絲毫不減,早晚交通高峰期仍然堅持站崗站點疏導交通。只要組織需要,他就會第一時間像年輕的同志一樣到達指定地點,與年輕同志并肩作戰。
2月3日零點13分,沈陽皇朝萬鑫國際大廈發生火災,接到通知后,大隊副科以上干部、一中隊的全體交警全部第一時間到位疏導交通,保證過往行人和車輛的安全。交警楊洋患有嚴重的腰間盤突出癥,本可以請病假住院治療,可他把診斷書揣在懷里繼續奮戰在交警崗位上。他在火災現場附近的文體崗從2月3日早7點一直執勤到次日早上8點,連飯都顧不上吃,卻沒有一句怨言,回到家后就病倒了,休息了幾天后他又拖著虛弱的身體出現在執勤點上。
老民警喻天放幾十年如一日在馬路上執勤,由于持續站立時間過長,在寒冬季節,他的雙腳被凍裂了,每時每刻都在忍受鉆心的疼痛,可他輕傷不下火線,也沒和任何人說過此事。他自己想出了一個怪招:腳上套一個塑料袋,再穿上襪子,這樣能減輕一些疼痛……在沈河交警大隊,像喻天放這樣的先進典型比比皆是。
和諧警民關系建設是公安機關固本強基的重大戰略部署,大隊結合自身特點,立足交通管理工作實際,以交通安全“五進”宣傳工作為載體,以親情幫扶特困群眾、以友情走訪企業單位、主動上門服務,送法到機關、企業、學校等單位,堅持不懈地抓好交通安全“五進”宣傳。以中小學校為陣地,由民警擔任校外輔導員,開展面對面的交通安全宣傳教育;以“警營開放日”為依托,采取請進來的方式,開展互動交流,邀請公交系統、機關單位的車隊隊長、社區老大媽、在校大學生走進警營,了解民警的工作生活環境。“今昔對比,沈河交警開出的罰單越來越少,居民交通安全意識越來越強了。”沈河交警大隊三中隊隊長謝長軍驕傲地說道。
由于轄區內沈陽市的熱點學校多,沈河交警大隊積極摸索熱點學校周邊交通管理有效途徑,由過去的“不讓停”,轉變為現在的“讓你停、怎樣停”,進一步規范停車秩序,保證了學生們的交通安全。在今年春節前夕,沈河交警大隊黨總支以“大走訪”開門評警活動為契機,自發組織大隊黨員、團員捐款慰問特困民警和轄區低保戶,在三九寒冬送去黨組織的關懷,送去生活的信心……
道路交通事故與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息息相關,保證每一起道路交通事故的公平公正處理是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為此,沈河交警大隊不斷強化事故處理監督,堅持事故認定集體討論,事故認定結果公開的原則,實行“主辦人——事故科長——主管大隊長——大隊班子”四級審批制度,實行網上辦案、網上閱案、網上審批、網上監督,形成了辦案人員、事故內勤、事故科長、事故副大隊長、大隊班子的良性內部監督。同時,面向社會聘請了6位市級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作為事故處理監督員,為事故當事人提供法律援助,監督事故處理全過程,徹底杜絕了事故處理程序違法、個人違紀問題的發生。
2010年底和2011年初,市委、市政府辦公廳分別寫來感謝信,對沈河交警大隊一年來的服務工作提出表揚;8名市民送來感謝信或錦旗,對民警張宏偉及時救助準備撞車自殺的市民表示感謝;環衛所領導對事故處理民警李政平、魏公神速辦案,公正處理肇事逃逸嫌疑人表示感謝;沈陽市啟智學校的孩子為慰問的叔叔阿姨唱出了心中的感謝;沈陽市老年拍客團的老大媽用手中的DV錄下了女交警冒雪執勤的畫面;一名外地司機專程來到沈河交警大隊,要重金酬謝交警趙勇同志在他油料用盡、身上沒錢的時候自掏腰包雪中送炭;駐街酒店的員工在元宵節給執勤交警送來了熱乎乎的湯圓……
如今,沈河交警大隊這支隊伍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不斷增強,被百姓稱為“馬路上的鐵軍”。采訪結束時,沈河交警大隊政委田春雷自豪地對記者說:“雖然交警的工作量大,戶外工作條件不好,有時還會受不少委屈,可為了市民出行安全順暢,沈河交警甘心奉獻,有責任有信心干好本職工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作出更大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