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鋼琴比賽『刮金』內幕

廣東學生小晨今年10歲,學習鋼琴已有5年,曾參加過老師推薦的兩次鋼琴比賽,總共花費2000多元。其中包括初賽150元,復賽、半決賽、決賽各300元。
小晨說,同學們基本都能進復賽,在他參加半決賽時發現大概還有數百人。“為什么報名者一般都能通過復賽到了半決賽和決賽才真正開始刷人?”小晨的父親對此非常不解。有知情人提醒他,主辦方可能是為了多收取報名費。
曾獲得法國國際鋼琴大賽冠軍的鋼琴大師倪文痛斥,目前國內鋼琴界頻繁舉辦各種比賽,完全是主辦方的“刮金之舉,根本不是為藝術、為教育。一位曾組織過鋼琴比賽的鋼琴老師透露,組織少兒鋼琴比賽,他最多一次賺了32萬元,最少一次是18萬元。
從1995年至2001年,倪文連續6屆被邀擔任巴黎國際音樂比賽鋼琴項目評委。倪文說,國際鋼琴比賽報名費全免由相應的基金會支持,進入半決賽的選手連吃住的費用都可以報銷,進入決賽的選手還有機會出唱片、開音樂會。另外在法國,鋼琴比賽對參賽者設置了一定的門檻,評委會會對報名者上交的演奏視頻進行初選。“比如說有400人報名,通過視頻篩選出50人進入現場比賽,半決賽只設置12個名額,決賽6個。
”(文/張小磊 據《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