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邵峰
全面推進城鄉融合發展
——“十二五”時期浙江統籌城鄉發展新舉措
文/邵峰
“全面推進城鄉融合”將成為“十二五”時期統籌城鄉發展的主題,城鄉關系將逐漸趨向和諧
城鄉關系是一個國家和地區在現代化進程中社會變遷的一條主線?!笆晃濉睍r期,浙江不斷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基本形成了現代農業加快發展、農村人居條件加速改善和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縮小的態勢,基本構建了基本公共服務城鄉全面覆蓋、農業勞動力大規模轉移就業和政府職能部門共同參與“三農”工作的格局,城鄉關系發生了重大變遷,“全面突破城鄉分割”的任務基本完成。
“十二五”時期是浙江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會的沖刺階段,“全面推進城鄉融合”將成為統籌城鄉發展的主題,城鄉關系將逐漸趨向和諧?!墩憬窠洕蜕鐣l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以下稱《規劃綱要》)按照同步推進工業化、城市化、農業現代化的要求,對統籌城鄉發展和新農村建設作出了全面規劃。
——推進現代農業加快發展。當前,浙江農業現代化滯后于工業化、城市化的局面尚未扭轉,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提高不快,主要農產品供給安全壓力加大,農業勞動者增收緩慢,對提升工業化、城市化水平和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制約正在凸顯?!兑巹澗V要》按照協調工業化、城市化、農業現代化三者關系的要求,把推進現代農業加快發展作為浙江“十二五”時期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打造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內容。
具體包括:一是圍繞糧食安全和十大農業主導產業的規?;藴驶⑸鷳B化,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綜合載體,力爭建成500萬畝糧食生產功能區和400萬畝現代農業園區。二是圍繞做強做優特色精品農業、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加快推進農業科技進步和農作制度創新,力爭主導產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比重達到80%以上、農產品加工率達到50%以上。三是圍繞形成以專業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為骨干的現代農業生產經營組織體系,力爭打造500家年銷售額1億元以上的農業龍頭企業、提升1000家省級示范性專業合作社、培育20萬名以上擁有綠色證書的新型農民。四是圍繞構筑全方位、多元化的現代農業服務體系,完善農技推廣、動植物疫病防控和農產品質量監管“三位一體”的縣鄉兩級農業公共服務體系等。
——推進縣城、中心鎮和美麗鄉村建設。針對浙江城市化滯后于工業化的狀況尚未改變、農村人口集聚速度放緩、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滯后于農業勞動力轉移、基本公共服務農村人口全覆蓋滯后于基本公共服務城鄉均等化的現狀,《規劃綱要》按照協調城際關系、城鄉關系和加快形成大中小城市、中心鎮中心村協調發展的新型城市化格局的要求,把推進縣城、中心鎮和美麗鄉村建設作為浙江“十二五”時期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態的重點任務。
具體包括:一是圍繞加快縣城人口集聚、產業集中和功能集成,統籌城鄉空間布局、基礎設施建設、資源要素配置及綜合配套改革,加強縣(市)政府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推進擴權強縣改革,提高縣城集聚和輻射能力,到“十二五”期末城市化率達到63%左右。二是圍繞強化中心鎮的集聚和輻射功能,分類引導和培育現代小城市、都市衛星城、專業特色鎮和綜合小城鎮,突出200個中心鎮的片區中心作用,引導周邊鄉鎮組團式發展,建成一批現代小城市。三是圍繞建設美麗鄉村,分類推進村莊整治建設,培育建設2500個左右生產要素集中、人居環境優良的中心村,推進連線成片村莊整治建設,基本完成對規劃保留、尚未整治的10000個左右一般行政村的環境綜合整治,保護文化特色村,加快整治建設覆蓋全省村莊,構建農村生態人居體系、生態環境體系、生態產業體系和生態文化體系。
——推進農民收入普遍較快增加。浙江目前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縮小的趨勢尚不穩定,低收入農戶增收困難,農業勞動者增收不快,合理分配格局形成的制約依然突出?!兑巹澗V要》按照保障改善民生實現新突破的要求,把城鄉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十一五”實績和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縮小作為浙江“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要求到2015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年均增長8.5%和9%、達到41100元和17400元,城鄉居民收入比從2.42︰1縮小到2.36︰1。
具體包括:一是圍繞調整優化國民收入分配關系,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勞動者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二是圍繞促進低收入農戶加快增收,繼續實施低收入農戶奔小康工程,建立最低生活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的聯動機制。三是圍繞擴大中等收入者群體,轉變農民增收方式,努力增加農民的財產性收入和經營性收入。四是圍繞增加農民的工資性收入,探索建立最低工資標準與人均生產總值聯動增長機制,建立健全勞動者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五是圍繞促進農業勞動者加快增收,健全農產品價格保護機制,保障農民的生產性收入。六是圍繞增強農民創業就業增收能力,實施千萬農民素質提升工程,大力開展現代農業技術和農民務工技能培訓,培養造就農村實用人才105萬人,建設公共就業服務體系。
——推進農村公共服務提升。當前,浙江基本公共服務農村滯后城市的局面尚未改變,水平上“城高鄉低”,質量上“城好鄉差”,制度上“城鄉二元”,對農民群眾公平分享改革發展成果、實現全面發展的制約依然明顯。據此,《規劃綱要》按照科學發展走在前列的要求,把建立符合實際、比較完整、覆蓋城鄉、可持續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浙江“十二五”時期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推進社會建設的重點任務。
具體包括:一是圍繞基本實現充分就業的目標,推進以創業帶動就業,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建設公共就業服務體系。二是圍繞人人享有社會保障的目標,建立健全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等體系,擴大對農民的養老、醫療保險覆蓋,完善對農民的養老、醫療、司法等專項救助,加強對老弱病殘的基本生活保障,加大農村住房改造建設力度。三是圍繞公眾受教育程度穩步提高的目標,高水平普及基礎教育,加強職業教育和繼續教育,重點加強鄉鎮中心幼兒園和幼師隊伍建設,建立健全城鄉一體化義務教育發展機制,加快實現以縣域為單位的義務教育高水平均衡,高中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95%,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3.5年。四是圍繞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基本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大力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推進縣級醫院能力提升,加強鄉鎮衛生院標準化建設,實現村級衛生服務全覆蓋。五是圍繞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構建公共文化設施服務網絡,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繼續推進鄉鎮、村文化活動場所建設和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實施“新農村文化建設十項工程”?!兑巹澗V要》還規劃了就業幫扶工、全民社保、住房保障、社會福利、教育公平、全民健康、文體普及、社區服務、環境整治、公共安全等十大“富民惠民”工程。
——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浙江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水平較低的狀況依然突出,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不完善,防災減災體系不完整,管理養護機制不健全,對生產效益提升、生活質量改善和城鄉一體化的制約十分明顯。《規劃綱要》按照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的要求,把完善農村基礎設施作為浙江“十二五”時期提高基礎設施現代化水平的有機組成部分。
具體包括:一是圍繞構建綜合交通網,建立覆蓋全省農村的公共客運服務體系。二是圍繞完善水利設施網,大力推進中小河流治理、中小水庫除險加固、山洪地質災害防治、易災地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深入實施“強塘固房”工程,加快病險水庫、海塘、堤防和水閘加固建設。三是圍繞構筑能源保障網,實施新一輪農村電網升級改造工程。四是圍繞建設高速信息網,推進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城鄉有線數字電視整體轉換和雙向化改造。
——推進生態文明加快建設。當下,浙江人與自然矛盾加劇的趨勢尚未扭轉,農村資源利用效率不高,農村環境保護力度不大,農村生產生活方式轉變滯后?!兑巹澗V要》按照建設生態文明的要求,把推進節能減排、改善生態環境作為浙江“十二五”時期全面實施“811”生態文明建設推進行動的重要任務。
具體包括:一是圍繞節能減排,推進垃圾收集和處理設施建設,加大流域、平原河網、湖庫水環境綜合整治力度,強化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和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二是圍繞發展循環經濟,加快推進農村沼氣建設,重點建成100個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區。三是圍繞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建立完善城鄉垃圾分類收集處置管理系統,規?;笄蒺B殖場排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97%以上;推廣農業節水灌溉,推進重點灌區改造和節水灌溉技術應用;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節約集約用地制度,開展農村土地整治,推進土地整理復墾,加強低丘緩坡開發利用和保護。四是圍繞保護生態環境,全面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實現城鄉環境基礎設施聯建共享,加強城鎮園林綠化;推進重要生態功能保護區建設、主要流域源頭地區生態保護;加快建設“森林浙江”,推進森林擴面提質,加強生態公益林和重點防護林體系建設,全省森林覆蓋率達到61%以上。

——推進欠發達地區加快發展。浙江區域發展絕對差距擴大的勢頭尚未遏制,欠發達地區經濟總量較小,民生水平較低,基礎設施薄弱。《規劃綱要》按照欠發達地區跟上全省發展步伐的要求,把加大對欠發達地區的扶持力度、推進欠發達地區加快發展和低收入農戶奔小康作為浙江“十二五”時期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會的重大任務。
具體包括:一是圍繞加快建設“山上浙江”,大力發展高效生態農業、綠色食品加工和低碳環保產業,深入實施“興林富民”工程,加快推進生態公益林建設、林分升值改造和林業產業化,建設富裕的生態屏障;積極發展生態工業、來料加工業和鄉村旅游業,加快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二是圍繞增加農民收入、提升民生水平、增強內生功能,實施對重點欠發達縣特別扶持政策,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加快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人口“內聚外遷”,推動重點欠發達縣加快發展、轉型發展。三是圍繞壯大扶持力量,深入實施“山海協作”和結對幫扶工程,加快建設山海協作共建園區,深入開展對欠發達地區的對口合作幫扶,引導產業合理轉移,支持社會設施建設。
——推進城鄉二元體制改革。浙江城鄉二元體制改革滯后的局面尚未突破,資源要素向農村傾斜配置的機制仍不健全,農村人口到城鎮安居落戶的障礙越來越多,對城鄉融合發展的制約日趨嚴重?!兑巹澗V要》按照加快改革攻堅步伐、再創浙江體制機制新優勢的要求,把推進城鄉體制改革作為浙江“十二五”時期全面推進體制改革的重要任務。
具體包括:一是圍繞構建土地要素市場化配置機制,有序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完善林權流轉機制;探索建立農村宅基地退出機制和宅基地空間置換機制,鼓勵引導農民到中心鎮及縣城周邊中心村建房落戶,推進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積極推進征地制度和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制度改革,開展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流轉和宅基地有償使用試點,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促進土地增值收益主要用于農業農村。二是圍繞推進金融創新發展,積極推進小額貸款公司、村鎮銀行、農村資金互助社等為中小企業和“三農”服務的改革試點,擴大各類質押抵押貸款,完善政策性農業保險,促進農村存款主要用于農業農村。三是圍繞加快農業人口就業轉移和居住轉移,積極推進戶籍制度改革,把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逐步轉為城鎮居民;著力解決農民工社保、住房和子女就學等問題,重點關注新生代農民工群體,促進農民工安居樂業;依法規范農民工的勞動關系,切實保障農民工平等就業、勞動報酬等基本權益。四是圍繞創新社會管理體制,加強村民自治的組織建設、制度建設、能力建設和陣地建設,形成以村黨組織領導為核心、村民自治為基礎、群眾廣泛參與、各類社區組織互動合作的農村社區民主治理機制。
(作者為浙江省農辦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