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柱,張宜萍
(中國民生銀行廈門分行,福建廈門361004;龍巖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福建龍巖364012)
稅收饒讓對我國FDI區位選擇影響的實證研究*
黃文柱,張宜萍
(中國民生銀行廈門分行,福建廈門361004;龍巖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福建龍巖364012)
隨著對外直接投資規模的不斷壯大,我國常常把稅收饒讓作為一項對外援助的手段給予其他發展中國家。實證研究表明,給予別國稅收饒讓待遇能促進我國在該國的直接投資,并且稅收饒讓執行年限越久越能促進我國對這些國家的投資。
稅收饒讓;FDI;區位選擇
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國在與發達國家進行稅收協定談判中堅持爭取對方給予稅收饒讓,并取得一定的效果。本文主要討論我們給予別國稅收饒讓的待遇,特別是國內法規定的116號文對我國資本走向國際市場有無作用,從而為走出去戰略的政策制定提供一些經驗上的論證。
我國企業走出去首先面對的是投資的區位選擇問題,根據小島清的比較優勢理論[1],那些經濟發展水平類似或低于我國的發展中國家對于我國來說有特定區位比較優勢,這包括東道國的市場潛力、經濟活力、經濟穩定性、生產要素、涉外經濟狀況及稅收政策等等因素。就稅收政策來說,東道國吸引外資的稅收優惠政策需要居住國給予的稅收饒讓配合,本部分主要考察我國資本是否會傾向于投資那些我國給予稅收饒讓的國家或地區,由于發達國家稅收減免政策相對比較少,我國給予發達國家(地區)稅收饒讓待遇沒有多大意義,因此,本文選擇了我國吸收對外直接投資數額較多的21個發展中國家(包括巴西、南非、贊比亞、尼日利亞、印度、巴基斯坦、緬甸、斯里蘭卡、孟加拉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韓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蒙古、俄羅斯、柬埔寨、越南)作為截面數據,考察1996年到2004年稅收饒讓對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區位選擇的影響。考慮到我國的實際情況及數據收集上的困難,而且本文主要考察稅收饒讓的影響,取人均GDP、與居住國的關系度、東道國的經濟活力、東道國匯率以及東道國直接投資存量作為解釋變量,把我國每年流向東道國或地區的FDI作為被解釋變量,參照Jean-Louis Mucchielli(2003),Ponlapat Kaewsumrit(2004)的做法設模型如下[2]:
基本模型一:

模型二,參考Ponlapat Kaewsumrit的做法,我們首先將稅收饒讓變量設為虛擬變量,存在稅收饒讓我們取1,不存在我們取0,我們預計稅收饒讓對我國FDI的流出有正效應,即其系數為正數。

模型三,為考察我國稅收饒讓執行時間對我國對外投資的影響,本文參照Jean-Louis Mucchielli的做法,設置稅收饒讓執行年限變量TSage來衡量稅收饒讓的作用。稅收饒讓執行時間越長,投資者越能從中預期到稅收饒讓帶來的好處,從而越有利于投資者從長遠安排戰略投資,因此,我們估計其系數為正數。

其它變量解釋:
因變量用FDIci來表示,即我國每年對東道國或地區的對外直接投資。TROP即雙方之間的貿易總額占東道國或地區GDP的比例,反映了該國或地區與我國進行貿易來往的程度,也反映了東道國或地區的對外開放程度。一般來說,雙方貿易額越大,雙方關系越好,我國資本就越容易進入,因此,我們設TROP的系數為正。RATE表示東道國或地區的經濟增長率,用來反映東道國或地區的經濟活力,一般來說RATE越高,其總供給也增長越快,整個經濟也越有活力。我們預計RATE的系數為正數。PGDP表示東道國或地區的人均GDP,反映了一國或地區的潛在需求,可用來衡量經濟規模的大小,經濟規模越大意味著經濟主體越多,從而投資的機會越多,合作的伙伴也越容易獲得。預計PGDP的系數為正,對FDIci有正相關的關系。EXCHANGE表示東道國或地區的年平均美元匯率,用間接表示法標識。我們預計EXCHANGE為負數,即東道國或居住國的貨幣越貶值就越不利于利用外資。FDIiis反映東道國利用和吸收外資的能力,一般來說FDIiis越大,說明該國或地區吸引投資的能力越強,我們預計FDIiis的系數為正數。α1、α2、α3、α4、α5、α6、α7表示自變量系數,ε表示殘差項。
對外直接投資FDIci數據我們用我國每年批準海外企業的投資量來反映,對外直接投資、雙方貿易額數據及人均GDP都來源于《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年鑒1997-2003》及《中國商務年鑒2004-2005》;1996-2004年的GDP數據來源于《國際統計年鑒1996-2004》;FDIiis數據來源聯合國關于FDI的統計數據庫;匯率數據來源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數據庫以及http://www.ers.usda.gov;稅收饒讓相關數據來源于國家稅務總局網站。
由于FDI流入具有滯后性,因此模型中TROP、RATE、PGDP及FDIiis變量將滯后一期,以期盡量貼近現實。參考Jean-Louis Mucchielli(2003),Ponlapat Kaewsumrit(2004)等學者的模型估計做法,本文擬采用固定效應模型來估計面板數據得到表1所示結果。我國對外直接投資散布在世界160多個國家,本文選取了其中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排名靠前的發展中國家,使用固定效應模型來估計方程,其結果只適用分析本文所選用的樣本國家,無法推及不在本文樣本序列的國家,這是本實證的一大不足之處。

表1 回歸結果
首先來看我們要考察的稅收饒讓變量,只有稅收饒讓執行時間變量Tsage是顯著的,模型三結果表明了我國給予別國稅收饒讓的執行年限越久,對我國的FDI流出越有促進作用,這預示著隨著我們給予發展中國家的稅收饒讓實施時間的持續,稅收饒讓會逐漸促進我國對這些發展中國家的投資,也表明了我國早期與發展中國家間的相互給予饒讓也較有效地促進我國對外直接投資,這與Jean-Louis Mucchielli等學者(2003)對日本給予別國稅收饒讓的研究結論相一致。至于稅收饒讓虛擬變量TS,雖然系數符號為正,但并不顯著,原因可能在于Blonigen和Davies(2002)[3]所說的,某些稅收饒讓協議簽訂的時間相對于筆者這里所采用的起始時間相對久遠。
從表中可以看出,TROP、PGDP及FDIiis等變量都顯著為正,符合我們的預期,說明了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區位選擇受到我國與東道國貿易往來程度、東道國人均GDP及其東道國FDI存量的影響。與我們的預期相背的是,經濟增長率RATE變量的系數為負,但并不顯著,原因可能在于我國在這些國家的直接投資更多的是看重東道國廉價的勞動力、豐富的自然資源等等,而較少關心東道國的經濟增長率,正如楊大楷(2003)[4]所言,我國資源開發型企業將東南亞、拉美和非洲的資源豐富、勞動力多而又廉價的發展中國家和不發達國家作為投資重點。由于本文目的在于考察我國給予別國稅收饒讓與我國對外直接投資之間的相關性關系,其他變量的不顯著是可以得到諒解的。
經過以上分析得出如下結論:稅收饒讓執行年限越久越能促進我國對這些國家的投資,這表明116號文是與我國走出去戰略相配合的,并取得一定的效果。本實證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對于FDI變量與稅收饒讓變量之間可能存在內生性,缺少有效的方法去除,使得估計結果可能出現偏差。這值得今后繼續研究和完善。
[1][4]楊大楷,應溶.我國企業FDI的區位選擇分析[J].世界經濟研究,2003,(1).
[2]黃文柱.我國稅收饒讓抵免制度研究[D].廈門:廈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3]Blonigen,R Davies.Do bilateral tax treaties promot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Z].NBER:Working Paper Number,2000.
(責任編校:譚緯緯)
F812.42
A
1008-4681(2011)01-0040-02
2010-09-05
黃文柱(1981-),男,福建永定人,中國民生銀行廈門分行計財部資金管理員。研究方向:銀行財務管理、稅務籌劃及國際稅務等。張宜萍(1982-),女,福建永定人,龍巖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助教。研究方向:供應鏈管理、稅務管理及管理信息系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