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任晏黎 王圣媛 香玉
大連市委書記夏德仁:為百姓做好“四民工程”
本刊記者/任晏黎 王圣媛 香玉
“十二五”規劃更加突出民生保障和改善,把它作為整個規劃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對于“十二五”規劃的解讀,全國人大代表、大連市委書記夏德仁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談了自己的認識:總理的報告,見證了五年來國家所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報告中對“十一五”的總結,文字不多,分量很重,且高度概括,看后令人振奮。對“十二五”的目標、任務、轉變發展方式及對今年的工作部署,都很細致、很到位。
夏德仁指出,今年全國兩會,是我國處在“十一五”和“十二五”交替的重要歷史時刻召開的一次具有歷史意義的重要會議。要把學習貫徹兩會精神與落實大連“十二五”規劃結合起來,在保持大連可持續發展上下工夫;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結合起來,在打造世界級的產業集群和實現低碳、綠色發展上使實勁;與保障和改善民生結合起來,在增加居民收入、改善民眾生活、增強百姓幸福感上見成效,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扎實推進年度各項任務。
夏德仁說,今年大連市將加快“三個中心”、“一個聚集區”建設,積極調整產業結構,重點發展金融業、物流業、商貿業、旅游業、會展業、信息服務業和文化創意產業,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加快全域城市化的進程,沿黃渤兩海、沈大和丹大兩線拓展城市空間,提高全域投資強度,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向5000億目標邁進,為實現科學發展新跨越奠定堅實基礎。
夏德仁強調,要堅持民生優先理念,切實解決群眾切身利益。要把民生問題放在整個經濟社會發展最突出的位置上加以推進。今年民生要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一是抓好保障房建設。大力推進公共租賃房建設,逐步建立起以公共租賃房為主,廉租房和保障性住房為補充的住房保障體系,改善大連市市民和外來人才、外來務工者的住房條件。二是要提高居民收入。要深入實施富民工程,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確保城鄉居民收入與經濟發展同步,加大收入分配調節力度,穩步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和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三是要有效控制物價。要采取切實措施,解決好物價上漲問題。要繼續擴大就業,加強教育醫療投入,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
夏德仁指出,“十二五”時期是大連市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期,加速全域城市化進程的關鍵期,農業農村發展再上新臺階的重要機遇期。期間,一是要正確處理好全域城市化與“三農”工作的關系,在積極推進全域城市化同時,用更大精力做好農業、農村、農民工作;二是要正確處理好工業化與農業現代化的關系,大力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把全市農業發展提升到一個新水平;三是要正確處理好涉農區市縣開發建設和保護生態環境的關系,做好北三市重點功能區的規劃,保護好耕地、濕地、海域、山林資源,加強生態河建設,開展大規模植樹造林工程。
夏德仁要求,大連市要進一步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加強涉農地區各級領導班子建設,加強農村基層干部隊伍建設,做好鄉鎮干部、農村干部的教育培訓、激勵保障、管理考核、后備培養。不斷提升農村地區科學發展水平,以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為契機,推動農村基層黨組織工作創新,構建好城鄉統籌的基層黨建新格局。
“十二五”的工作部署,著重強調了改善民生這方面,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堅持“以人為本”開展思想政治工作,聽民聲是前提,察民情是基礎,納民意是關鍵,暖民心是目標。夏德仁認為,“十二五”中所體現的關注民生,可以用“四民工程”來概括,其實是四個同步:一、GDP與財政收入同步。二、經濟增長速度與人民生活水平增長速度同步。提高老百姓生活水平、生活保障、創業收入等,讓老百姓能夠分享到城市發展所帶來的利益。三、進一步做好健全就業體系。大連計劃將來把失業率控制在2.5%以內。四、解決保障性住房是重中之重。今年全市將建設公共租賃房3.5萬套135萬平方米;建2萬多套保障性住房,讓中等收入家庭也買得起房;有關舊區的改造,不僅僅改善環境,最主要的要改善老百姓住處,提高老百姓住房標準的同時,也要買得起新房。“四民工程”的實現,著實讓老百姓受益頗多。
夏德仁說,大連市關注民生,堅持實施“四民”工程以來,取得了顯著成效。一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及時了,社會更加和諧了;二是拉近了干群、黨群關系,激發了士氣,調動了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增強了隊伍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三是暢通了員工參與企業管理的渠道,促進了生產經營指標的完成。真正把“四民”做到位,落到實處,并不斷創新方式方法,不僅能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和系統性,更能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服務意識。
夏德仁強調:“百姓是我們的衣食父母,為百姓做好‘四民工程’,是大連政府在‘十二五’時期的重中之重。目前,大連很多機關干部,平時就走路上班,一是強健身體,二是不搞虛榮,不搞腐敗,與百姓同福。”大連市堅持把“以民為本,為民解困”作為履行職能的基本準則之一,著眼和諧社會建設,在多種形式的調研和建言活動中,把為群眾解難事、辦實事、做好事作為開展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全力推進“四民工程”,努力惠及最廣大人民群眾。
大連確立了到“十二五”期末,地區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和城鄉居民收入實現“四個倍增”的宏偉目標。夏德仁說,未來五年,是大連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攻堅期,也是大連建設區域核心城市、向東北亞重要國際城市邁進的重要機遇期。大連正處在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在產業結構調整的同時更要加快生態建設。所有的建設項目,第一標準就是不能破壞生態。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大連將不遺余力改善民生和生態環境。大連原是一個重化工工業城市,污染比較重,這些年大連關閉了100多家污染比較重的企業,又搬遷改造了200多家企業,如今大連環境有了很大變化。在改善民生方面,大連在今后五年將采取措施,使城鄉居民收入都得到大幅提升,同時加強就業和社會保障方面的工作力度,使大連在社會保障方面,能走在全國的前列。
“十二五”期間,大連市將要創造一種煥發活力的體制;創造一種吸納各種資源、煥發各種生產要素的體制。夏德仁說,大連的城市發展和規劃,需通過三個轉型:一是經濟轉型要以提高質量為中心,加快產業結構的調整規劃。二是培養戰略型新興產業,使大連的經濟發展成為質量驅動和創新驅動。戰略新興產業規劃,分為七個方面,包括新能源、汽車性能升級、軟件外包、建設工業園區等。三是通過社會轉型改善經濟水平,創造和諧社會,使大連成為公認的滿意城市。大連市政府將拿出更多的精力投入社會發展,尤其是改善民生上,包括給老百姓辦事實,解決關系他們切身利益的事,讓老百姓收入提高,生活水平提高。
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靠的是大連整個城市的發展。大連的發展,靠的是人才。對于大連的人才選擇,夏德仁強調,面向國外,最重要的是引進一個平臺。大連是一個大學集中,人才集中的城市,大連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吸納了不少海外優秀人才。金融危機之后,全球經濟處于徘徊的狀態,對于國內海外學子創業,這是一個大好的機遇。對于人才引進,夏德仁表示,十年來,每年都有上千位海外學子到大連創業,累計創造產業資產有500多億元。大連這幾年得益于這些海外學子在高新技術等方面的支持,通過創業帶動更多人才在這里創業,效果很好。

全國人大代表、大連市委書記夏德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