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史文學 香玉
蔣建華代表:倡導負責任的教育
本刊記者/史文學 香玉
胡錦濤總書記曾強調指出,面向未來,我們一定要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堅持把優先發展教育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推動教育事業科學發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江蘇泰州中學蔣建華校長認為,“辦負責任的教育”應當成為“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的最高境界。要大力倡導辦好“負責任的教育”,真正將責任落到實處,將口號化為行動,將改革推向深入。
蔣建華所在的泰州中學,是胡錦濤總書記的高中母校。3月5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在人民大會堂西大廳參加了全國人大十一屆四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全體會議,與代表們一起審議溫家寶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蔣建華作為來自基層一線的教育界代表,作了題為《辦好負責任的教育》的審議發言:“現在學生缺的往往不是知識,而是缺乏理想與信念,缺乏道德、文明、禮儀與養成教育,缺乏勤奮刻苦精神,缺乏自主能力與基本生活技能、動手能力培養。我們的教育要對學生、對老師、對社會、對未來真正負起責任。要努力構建思想育人、道德育人、知識育人、文化育人、環境育人、活動育人的責任教育體系。”
圍繞辦好“負責任”的教育,蔣建華建議要切實解決好“三個急需”:急需強化學生思想道德建設;急需強化學生養成教育與良好習慣培養;急需強化學生生存技能與創新能力培養。
蔣校長發言時,正好坐在總書記的對面。總書記非常仔細地一邊聽,一邊記,時而面對面點頭示意。
在聽取了12名代表的發言后,胡錦濤總書記作了重要講話,對江蘇的發展提出了“六個注重”的新要求,總書記在強調要配置好教育資源,促進教育公平,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時,對蔣校長的發言表示贊同,他說:“剛才蔣校長講到了教育公平和英才教育問題,其實兩者并不矛盾。我們一方面要解決好群眾關心的教育公平問題,但并不是因為我們強調教育公平,就把一些名校拉下來,相反,應該由這些名校帶動質量比較欠缺的學校一起來發展。我們還要提倡和歡迎出名師、育英才。這也是教育的規律,必然有差異。但是反過來講,受教育的機會應當是公平的。”
近年來,蔣建華領銜申報了國家級課題《發掘“三名文化”,打造“責任教育”實踐研究》,使泰州中學進一步明確了“三名文化”(名人文化、名景文化、名品文化)與“責任教育”的交叉點,并將“三名文化”的發掘和“負責任教育”理念整合在一起,大力營造“責任文化”,并通過校園“責任文化”的濡染、熏陶,鑄塑全校師生的“責任校魂”。為了能給國家多培養一些智慧型、知識型、創新型人才,每個教師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教師的義務。
“十二五”期間,泰州中學將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打造“責任教育”,推動學校優質特色發展,不斷提升辦學品位,傾力打造“省內領先、全國一流、國際知名”的名校品牌,是他們堅定不移的方向。蔣建華說,在新的發展里程里,泰州中學將通過進一步內化“責任理念”、造就“責任團隊”、構建“責任課堂”、提升“責任本領”、營造“責任文化”、鑄塑“責任校魂”等途徑,打造學校“責任教育”特色品牌,真正形成“事事負責任、人人講奉獻、個個爭一流”的責任校園。

2011年3月5日下午,江蘇代表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蔣建華校長(中)作審議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