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南金,張吉光
(長沙理工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4)
長沙市駕培行業需求預測分析*
周南金,張吉光
(長沙理工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4)
闡述了長沙市駕培行業現狀,并選取GDP、人口、機動車保有量三個指標,運用多種預測方法對長沙市駕培行業機動車駕駛員培訓量、教練車及教練員數量進行了預測.最后對預測結果進行了合理的分析.
駕培行業;需求分析;預測分析
隨著長沙市經濟建設快速發展,長沙的道路交通條件得到了較大的改善,汽車數量也隨之迅速增加.這給長沙市機動車駕駛員培訓行業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駕培市場由“十五”低潮期走向“十一五”快速發展期,其具體的發展情況如下圖1所示.到2010年12月,全市共有駕培機構73所,分別分布在長沙市區及長沙縣、望城縣、瀏陽市、寧鄉縣,全市駕培機構當中,一級駕校有7所,占總數的9.6%;二級駕校17所,占總數的23.3%;三級駕校49所,占總數的67.1%[1](見圖 2).

圖1 長沙市駕培機構發展趨勢圖
自國務院明確了交通主管部門對汽車駕駛員培訓行業管理的職責以來,長沙市交通主管部門堅持以改革促發展的方針,堅持“發展才是硬道理”的指導思想,不斷提高駕培行業培訓管理水平,改善經營環境和教學設施,為長沙市駕培行業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完成了對駕培機構的清理整頓工作.按照標準全面檢查駕校,對駕校的培訓資格、教學設施和設備、教學質量以及經營行為等方面進行了認真審查.嚴厲打擊非法駕校、非法經營場地以及非法經營行為,積極協調并配合有關部門,為依法經營的駕校創造了良好的市場環境和發展空間[2].

圖2 長沙市駕校構成比例圖
(2)教學基礎設施得到加強,教學條件得到改善.隨著駕培市場的逐步規范和駕校的競爭加大,為了改善教學條件和服務環境,吸引更多學員,促進效益增長,大部分駕校都投入巨資用于改造、新建訓練場地,添置、更新教練車和考試專用車,全市駕培機構的教學設施、設備和服務環境已得到很大的改善.
(3)駕培行業開展了節能增效減排工作,創新教學與管理模式,大力推廣普及了駕駛模擬器的運用.通過采取政策、行政、服務、管理等綜合措施,提高了培訓質量和訓練效率,降低了培訓成本,激發了駕校和教學人員的節能增效減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推動了汽車駕駛模擬新技術的廣泛應用.
(4)培訓質量得到提高.為保證培訓質量,長沙市駕培處對全市駕培機構經營資質進行重新復查、評估,對訓練場地不達標的駕校下發了整改通知,對教練員資格進行重新認定并組織技能測試.對測試合格的教練員送省局參加統一考試,合格者頒發全省統一的教練員證,實行教練員信譽考核制度.每個學校都成立了教練員信譽考核小組和培訓質量核實組,負責對教練員的教學進行考核和對培訓學時進行核實.
(5)嚴格審查培訓記錄,按新教學大綱施訓,保障學員的合法權益.自2004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機動車駕駛培訓記錄》,2005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機動車駕駛培訓教學大綱》順利實施以來,市交通主管部門通過培訓記錄、統編教材、教學日志,對各駕校進行有效監管,確保了培訓學時,規范了教學過程,保證了培訓質量.
(6)駕培行業逐步形成了國有、民營多種經濟成份并存,形式多樣并互為補充的格局.駕培市場逐漸呈現出公平競爭、注重服務和培訓質量的景象,駕培行業管理也摸索出一套用市場機制來解決駕培行業發展過程中存在問題的有效方法.運用國家的法律、法規去打擊駕培行業中的違法、違規行為,進一步規范駕校的經營行為,提高了依法經營的意識.
(7)駕培行業誠信機制已初步形成.進一步營造誠實守信的駕培市場環境,規范駕培市場秩序,推動駕培行業堅持誠信原則,弘揚誠信精神,建立駕校培訓質量信譽考核管理體系,并將駕校信譽管理納入行業的日常管理[3].
長沙市作為我國中西部地區主要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其綜合競爭力進入全國前10名.2009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GDP)3744.8億元,同比增長14.7%,總量超過濟南、鄭州兩市,在全國省會城市中躍居第7位.全市地方財政收入406億元,同比增長18.7%.得益于新型工業化的快速推動,長沙市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三次產業結構由2006年的6.9∶44.0∶49.2 調整為 4.8∶50.6∶44.6,三次產業結構實現了被經濟專家稱之為“早熟型”的“三二一”排序調整為“二三一”的重大轉變.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79.4億元,增長6.5%;第二產業增加值1893.6億元,增長16.3%;第三產業增加值1671.8億元,增長13.9%,三次產業分別拉動GDP增長0.3、7.7、6.7個百分點.其具體的社會經濟指標如表1所示.
通過對長沙市歷年GDP數據的統計分析,采用增長率法、線性回歸預測及曲線擬合回歸預測,對長沙未來的GDP值分別預測,最后利用組合預測公式進行組合預測.具體如表2.
通過對長沙市歷年人口數據進行統計分析,采用增長率法、線性回歸預測及曲線擬合回歸預測,對長沙未來的人口值分別預測,最后利用組合預測公式進行組合預測.具體如表3所示.
近年來,長沙市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人口的持續增長,促進了長沙市機動車快速增長.在進行機動車保有量預測時,主要考慮到社會經濟、人口以及人均收入與長沙機動車的相關性構建模型.具體如表4所示.

表1 長沙市2005-2009年各項經濟指標表

表2 長沙市關鍵年份GDP預測值表

表3 長沙市關鍵年份人口預測值表

表4 長沙市關鍵年份機動車保有量預測值表
3.1.1 定量預測
近年來,由于長沙市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口的持續增長,促進了長沙市機動車快速增長態勢.在進行機動車駕駛員培訓量預測時,主要考慮到社會經濟、人口以及長沙機動車保有量等因素的相關性構建模型[4].

表5 長沙市關鍵年份培訓量預測值表
3.1.2 定性預測
3.1.2.1 適齡學駕人數的自然增加
據統計,2009年長沙市全市人口總數為664.2萬人,近年人口平均出生率為12‰,由此可以推算出長沙市每年適齡的學駕人數為7.9萬人左右,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適齡學駕人口中學習駕駛的比率會越來越高[5].
3.1.2.2 城市規劃目標的調整帶來城市人口的聚集
隨著國家“中部崛起”戰略及長株潭“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實施與建立,長沙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需站在更高層次更高起點重新謀劃發展.而長期以來,長沙發展重心放在河東地區,中心區48.19%的土地面積集中了72%的人口和74%的就業崗位,環境容量接近飽和,城市運轉壓力加大,發展空間受限.按照長株潭城市群整體發展規劃,2020年長沙市城區人口將達到500萬.新增100多萬城市人口的空間在哪里?“打造先導區,建設大河西”的戰略布局應運而生.而根據先導區發展規劃,到2015年,河西總人口將達到150萬,比目前增加約70萬人,可以肯定的是,河西新城的建設所帶來的人口聚集,將會是駕培行業的潛在大市場.
3.1.2.3 大中專院校給長沙市駕培行業提供了穩定的生源
長沙市大中專院校近百所,其在校學生近百萬人,這給長沙市駕培行業的發展提供了穩定的生源.
根據以上三項分析,按人口自然增長總量的50%、城市人口增容量的20%、大中專院校在校學生的20%推算,2010年度培訓學員人數為25萬左右.總結如下∶
(1)通過理論預測與城市人口增容量的預測對比,取理論預測成果作為本次規劃的依據.
(2)駕培機構的布局應以西片區、南片區、東片區為重點.
(3)根據學駕車型的分類分析,目前長沙市不適宜繼續大量擴張一級駕校,而應以發展二級駕校為主,做強做精三級駕校.
(4)如不考慮駕駛模擬器的配備,現有教練車輛總數及整體培訓能力并不能滿足未來市場需求,未來五年培訓總量將呈起伏上升趨勢,駕校申辦及許可應根據上一年度遞增的幅度來增加或減少,原則上上一年度培訓增量上升10%即符合增加許可的前提條件,許可的數量為每增加10%的培訓量即可增加2.5所駕校,反之,前一年度培訓總量每下浮10%即可通過考核淘汰2.5所駕校,增設的駕校應根據城市布局合理選址,原則上參照第(2)條進行布局.
3.2.1 理論計算依據
按照《機動車駕駛員培訓管理規定》(交通部第2號令)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駕駛員配需教學大綱》,實操培訓的學時要求.單車年培訓能力按照以下公式計算∶

式中∶A為單車年培訓能力,人 /年;T為教練車出勤率;D為一年的天數;H為教練車一天工作小時數;a為每個學員實車學習時間.
結合長沙市駕培行業各所駕校工作實際情況以及長沙市考試中心交警部門核定的單車考試名額限定6.53人/車/月,計算得到單車平均培訓能力為78人/年.
3.2.2 預測結果分析
根據前文所得的預測結果,培訓規模發展如下∶
在未考慮配備駕駛模擬器的情況下,按預測學員總量并預留20%的培訓能力計算所需教練車總數,如表7.

表7 2011—2015年所需教練車總數表
綜合上表,教練車的數量的增加,服務要求的提高,教學模式出現了一對一、一對二的多元化模式,這意味著對教練員的需求量也日益上升.長沙市2011—2015年駕校教練員數量預測表如表8所示.

表8 2011—2015年駕校教練員數量預測表
(1)2011-2015年長沙市GDP、總人口及機動車保有量,將有大幅度的提高,同時在這期間的駕駛員培訓量、教練車輛數、教練員數量等也有明顯的提高.
(2)隨著長沙市機動車服務行業管理經營能力、服務效益的提高和機動車服務企業的重組優化,長沙市駕駛員培訓量、教練車輛數、教練員數量等增幅將有所減緩.
(3)在今后較長一段時期內,培養合格的機動車教練員,提高機動車駕駛員培訓效率將是長沙市機動車服務行業管理部門的重要工作.
[1]李業.預測學[M].廣州:華南工學院出版社,1998.
[2]楊玉炎,左為民,王寶人,等.我國汽車駕駛員培訓行業的現狀[J].集團經濟研究,2006,(9Z):65-66.
[3]陸化普.交通規劃理論與方法[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
[4]葛翔彬,劉志平.汽車駕駛員培訓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黑龍江交通科技,2002,(4):49.
[5]長沙市規劃信息服務中心.2009長沙市交通狀況年度報告[R].2010.
(責任編校:晴川)
U41
A
1008-4681(2011)05-0077-04
2011-03-17
周南金(1986-),男,重慶人,長沙理工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碩士生.研究方向∶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