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黑菊花
圖/國家安監總局宣教中心記者 郭文波
2011年“世界安全生產與健康日”紀念活動暨企業安全文化研討會在河北唐山召開
文/本刊記者 黑菊花
圖/國家安監總局宣教中心記者 郭文波
4月28日至29日,國家安監總局與國際勞工組織主辦,國家安監總局宣傳教育中心、國際勞工組織中國和蒙古局、河北省安監局、唐山市人民政府、河北鋼鐵集團礦業有限公司承辦的2011年“世界安全生產與健康日”紀念活動暨企業安全文化研討會在河北省唐山市舉行。國家安監總局政法司司長、新聞發言人支同祥受國家安監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楊元元委托出席會議并作主旨講話;國際勞工組織中國和蒙古局局長霍百安,中華全國總工會勞動保護部副部長段佑武出席會議并作主旨演講;河北省安監局局長高圣先,唐山市市長陳國鷹出席會議并致辭;國家安監總局辦公廳(國際合作司)副司長柏然主持會議;國家安監總局宣傳教育中心主任裴文田,河北煤礦安全監察局局長秦文昌出席會議,國家安監總局政法司副司長陳光、國家安監總局宣傳教育中心副主任賀定超出席會議并主持企業安全文化研討會。

2001年,國際勞工組織為紀念受傷和死亡的工人,正式將4月28日定為“世界安全生產與健康日”,作為聯合國官方紀念日,并建議聯合國各成員國開展紀念活動。2004年以來,我國舉辦的紀念活動一直由國家安監總局宣傳教育中心承辦,通過召開研討會、主題報告會,舉辦論壇、展覽等多種形式,宣傳我國安全生產方面的方針政策、決策部署和取得的成效,得到了有關方面的高度重視和廣泛好評,樹立了中國政府的良好形象,成為國際社會了解我國安全生產工作的一扇窗口。今年“世界安全生產與健康日”的主題為“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持續改進的手段”,結合我國安全生產工作重點,我國今年活動主題確定為“加強安全文化建設,落實企業主體責任”。
28日的企業安全文化研討會上,有關專家和企業代表作了精彩演講,與會代表進行了廣泛的交流。
29日上午,支同祥在“世界安全生產與健康日”主題報告會上發表主旨講話。他指出,中國政府始終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和職業健康工作,“十一五”時期,在黨中央、國務院正確領導下,通過各地區、各部門和各單位的不懈努力,全國安全生產保持了總體穩定、持續好轉的發展態勢,實現了“四個顯著下降”。支同祥進一步指出,開展安全文化建設,是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思想基礎和保證,是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實現自我約束、規范管理的重要內容和措施,是加強企業安全基礎、提升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是建立安全生產長效機制、營造安全發展輿論氛圍的重要途徑。支同祥要求,要充分認識安全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高度重視安全文化建設示范企業的培育,大力推進企業安全文化建設。
霍百安女士在“世界安全生產與健康日”主題報告會上作主旨演講。她高度評價了中國政府對安全生產的高度重視和所取得的成績,介紹了國際勞工組織工作重點和職業安全健康關系體系,指出會有更多的國家把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融入到國家職業安全健康計劃。下午,霍百安女士與參會代表參觀考察了河北鋼鐵集團礦業有限公司司家營鐵礦,高度評價了司家營鐵礦的精細化管理和精品班組建設。
國家安監總局機關有關司局、有關在京事業單位、社團組織負責人,各省安監局、煤礦安全監察機構有關人員,唐山市有關人員和企業代表約300人參加了會議。
研討會代表發言選摘

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持續改進的手段——國際勞工組織中國和蒙古局項目官員 朱常有
“管理體系”的概念通常用于商業活動的決策過程,后來逐漸被用在了日常生活中。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的應用,主要依據相關的職業安全健康準則、標準和績效。它的目的是為有效管理工作場所危害和風險進行事故預防,提供一種評估和改善績效的方法。它是一種具有邏輯性和循序漸進特點的方法,決定做什么,如何更好地去做,監測既定目標所取得的進展,評估做事的方法,并辨識出需要改進的地方。它能夠適應組織業務的各種變化,并符合法律規定。
管理體系的概念以“計劃—執行—檢查—整改”戴明循環(PDCA)原則為基礎。該原則制訂于20世紀50年代,在持續的基礎上監測業務績效。當應用到職業安全健康時,“計劃”環節包括職業安全健康方針的制訂、職責和資源分配、體系的組織和員工技能的培訓以及危險的辨識和風險評估;“執行”環節是指職業安全健康計劃的實際實施與運行;“檢查”環節則致力于評測計劃的主動性與被動性績效表現;“整改”環節在持續改進的原則下,以對體系運行情況進行管理評審的方式結束整個循環過程,并作為體系下一個循環周期的開始。
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是一個具有邏輯性的工具箱。它非常靈活,可以根據組織的規模和性質進行組織開展,并關注與這些活動相關的一般或特殊危害與風險。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的應用可以從小企業生產單個產品過程的簡單需求(其中的危害和風險很容易辨識),到存在多種危險因素的行業,如采礦、核電、化學品制造、建筑業。
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方法能夠確保:以高效和協調一致的方式實施預防和保護措施;制訂有關政策;作出承諾;考慮所有工作場所危害因素及風險;在體系運行過程中,管理人員和員工都參與進去,并肩負自己的應有責任。
企業須建設風險管理體系——安瑞祺(北京)國際風險管理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 涌

事故的最終受害者是人,人不僅包括直接的受傷人員,也包括管理者及家屬。因此,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國家加大對安全生產責任的追究,企業管理者和員工對安全的關注也逐步上升。
作為發展中國家,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實現了經濟的快速發展,但同時生產安全事故居高不下。原因是多方面的,有體制的約束、機制的不完善、人員素質不高,也有企業的基礎管理等問題。企業在追求經濟利潤高速增長的同時,不僅面臨行業的、產品的競爭,而且面臨由于企業生產安全事故而導致經營生產風險。為了確保生產經營擁有一個安全的環境,企業逐步認識到風險管理的重要。風險管理體系的建設正在成為企業保障利潤的一個有效工具。
當然,在全面建立、實施風險管理體系的過程中,企業必將面對一些不容回避的挑戰與問題,如體制的約束、機制的約束、人員能力的約束以及企業的安全管理基礎弱等。如果對這些問題和困難認識不足,就不能合理應對,就無法建立風險管理體系,更不能發揮其效果。
文化管人才能管長久——山東煤礦安全監察局副處長 扈天保

在安全文化建設開展之初,不少煤礦企業有等待觀望甚至懷疑抵觸情緒,認為搞煤礦安全生產重在加強管理、重在務實,而安全文化是形式、是務虛,對促進安全生產意義不大。
為切實打通思想“瓶頸”,我們積極在全省煤炭系統倡導并樹立安全文化理念,給大家講清楚當前安全生產形勢。山東省煤礦百萬噸死亡率已經下降到0.1以內,在這種情況下,僅僅依靠過去嚴罰款、嚴處理的粗放式管理模式,已不適應新形勢的要求,必須在安全管理中注入文化色彩,更加注重人性化和親情化,激發員工的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識。同時強調,安全文化是從道德層面,通過提高素質、講求誠信,來實現安全責任主體從“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從“他律”到“自律”、從“習慣”到“自然”的轉變。開展安全文化建設,不僅可以彌補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的缺失和疏漏,還可以提升安全管理的境界和水平。
通過持續的思想灌輸,特別是通過棗礦集團等煤礦企業成功實踐的示范引領,全省煤炭系統對安全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了更清醒的認識,對“人管人只能管一時,制度管人只能管一陣,文化管人才能管長久”達成了共識。
強化安全文化的引領作用——江南機器集團公司安環部部長 李 忠

“箭”文化是江南機器(集團)有限公司挖掘和倡導的企業文化。以“箭”作為江南企業文化的表征,既體現了中國兵器工業的行業屬性,又反映了企業的生產特點;“紅箭”、“金箭”、“銀箭”、“藍箭”等箭系列產品在江南公司近60年的發展歷史中,發揮了并正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由于軍工生產的行業特性,公司每年要吞吐上千噸火炸藥,危險作業場所多,危險性大。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進步,各種新型裝備的裝藥量越來越大;公司生產、科研任務的急劇增加,又導致火炸藥的使用量也越來越大,僅炸藥的壓制成型一項,每天的使用量都在5噸以上,生產科研過程中又產生大量的火炸藥需要銷毀,安全管理的難度越來越大。為了確保企業生產安全、基業長青,江南公司積極探索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以“箭”文化為原點,公司提出了“爭創科技領先國內知名的先進制造業企業集團”的企業愿景,提煉了“一切為了員工的安全與健康”的安全理念和“遵章守法、本質安全、環境宜人、持續改進”的安全管理方針及“零事故、零隱患、零疑慮”的安全管理目標。
通過以“四個創新”為抓手,即理念引導,創新安全教育形式;制度先行,創新安全管理模式;強化責任,創新安全考核模式;技術創新,提升企業本質安全程度,公司進一步強化了企業安全文化的引領作用,使得富有軍工特色的安全文化深深地融入了企業安全生產的全過程。
公司連續多年被評為湖南省國防科技工業安全生產先進單位,兵器集團安全生產先進單位,今年公司又喜獲全國安全文化建設示范企業光榮稱號。
九種操作方法既有效又務實——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公司
幾年來,我們針對員工安全教育、日常安全管理、安全生產過程的實際需要,創造性地探索出一些非常務實、比較有效的工作方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方法有九種。
在安全宣傳教育上,創造了三種方法:一是“遵章守紀抽獎法”。凡在井下工作的員工,三個月內無違章行為,實現安全生產目標,均可通過抽獎獲得跨省公費旅游的機會。二是“安全幫教過關法”。“違章”員工必須過“責任追查”、“算經濟損失賬”、“到幫教室反思”、“接受軍訓”、“拍宣傳照片”等五關,才能重新上崗。三是“違章處罰選擇法”。讓違章人員在礦井規定的五種處罰辦法中任意選擇一種方法進行處罰(如“找人擔保以后再不違章”、“到醫院護理傷病員”、“到各隊為員工義務宣傳安全”等等)。
在日常安全管理中,創造了三種方法:一是“準軍事化訓練法”。用部隊的管理來要求員工,按軍人的作風來規范行為,對員工進行凝聚力、執行力訓練。二是“安全心理測試法”。把心理學原理導入安全管理,測試員工安全心理過程,分析個體安全心理特征,開展心理疏導,穩定員工情緒。三是“安全公積金獎懲法”。從無違章員工的當月安全結構工資中提10%,連隊注入10%存入公積金賬戶,連續積累。一旦違章,立即扣完,半年內無違章,全部退還。在實際操作中,越到后面員工越主動,注意不去違章。
在安全生產過程中,創造了三種方法:一是“安全生產流程工作法”。把一個工作日內的排班、跟班、現場控制、收班總結設計為四大流程,每個流程按步驟明確實施辦法。二是“手指口述示范法”。由井下電鉆打眼、錨桿支護、溜子安裝、巷道修護等20個工種的技師在生產現場作操作示范,由專業技術人員作手指口述,規范關鍵崗位的操作行為。三是“安全五步工作法”。把員工從入井到出井的主要工作設計為班前安全警醒、環境安全確認、班中巡回檢查、收工安全點評、集體安全出井等五個基本步驟,實施全過程的安全控制。
自己的安全自己管——新汶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協莊煤礦
為了探索符合自身特色、發展需求的安全文化,協莊煤礦對煤炭行業安全管理現狀進行深刻反思,從煤礦產業工人特點、煤礦管理狀況、安全主體責任、生產安全事故、安全價值觀等七個方面進行深入剖析,最終提出了“自己的安全自己管”的安全理念。
這個“自己”,大范圍是指一個行業、一個企業,小范圍是指每個單位、班組或個人。它打破了長期以來在安全管理中形成的“自己”的安全由“別人”來管的思維模式,引導和培養企業、單位、班組以及個人進行自我約束和自主管理。
在此基礎上,協莊煤礦安全文化形成了方圓理論,方(S q u a r e)、圓(Spherical),即2S安全管理,它將硬性的制度管理和軟性的人文管理相融合,主要解決安全管理中只重視制度的“硬”性約束,而忽視文化的“軟”性管理的問題。硬件與軟件相匹配,制度約束與人文關懷相融合,企業由此實現了對人員的全方位管理,形成了“五位一體”的管理體系,即理念引領——讓職工明白“安全究竟是誰的事”;素質提升——讓員工知道“自己怎么能安全”;行業養成——讓員工懂得“什么行業才安全”;管理創新——讓員工感受“管理就是關愛”;科技保障——讓員工“更加自信、體面地工作”。
根據2011年4月18日統計顯示,協莊煤礦已實現連續安全生產3730天,創出全國同類礦井安全生產最好水平。
預防性安全文化——國際勞工組織的戰略與實踐
關于安全文化的定義很多,但普遍的一致是,一種積極的安全文化涉及強有力的領導和對“安全道德”的重要承諾,涉及與全體員工的溝通和磋商以及他們在預防工作中事故、職業病等方面的積極參與。
國際勞工組織倡導預防性安全文化。這種從國家層面定義了的“安全文化”,是指人們享有安全與健康的工作環境的權利在各級都受到尊重的文化。政府、雇主和工人可通過一種明確各自權利、責任和義務的制度積極地參與,以確保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環境,并賦予預防原則以最高的優先權。建立并保持一種預防性安全衛生文化要求利用所有可能的手段,以提高對危害和危險的總體意識,認知和理解以及如何才能對它們加以預防或控制。
預防性安全文化的本質要求與中國“以人為本,安全發展”的理念一脈相承。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職業安全衛生已被寫入國家的發展規劃綱要當中,其實施不斷得到加強并實現持續改進。我們有理由相信,即將發布的安全生產“十二五”規劃,將會進一步幫助改善中國的職業安全衛生狀況,為實現國務院確定的“到2020年全國安全生產狀況實現根本性好轉”的目標提供根本保障!
*編前
每年4月28日,是世界安全生產與健康日。國際勞工組織確定世界安全生產與健康日的目的,在于促進全球的安全文化建設。“安全文化”的概念是在企業環境下發展起來的,也可以應用于整個社會的安全發展當中。4月28日—29日,2011年“世界安全生產與健康日”紀念活動暨企業安全文化研討會在河北唐山召開。參加會議的有關領導、專家和企業負責人就加強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開展企業安全文化建設進行了廣泛的交流。
■責任編輯 林 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