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佘宏彥 華菱集團湘潭鋼鐵有限公司
冶金集團公司對子公司、參股公司安全監管模式的探討
文/佘宏彥 華菱集團湘潭鋼鐵有限公司

某冶金集團產業目前有二級單位9家、主管單位1家(集體所有制企業)、有生產實體的全資、控股公司共6家,有生產實體的參股公司共19家。所有的子公司、參股公司均有獨立法人實體,是按公司法單獨注冊設立的獨立公司,自主進行生產經營活動、自負盈虧。為了解該集團子公司、參股公司安全管理現狀,2011年3月,集團公司組織對部分子公司、參股公司安全管理現狀進行了調研,并針對存在的問題,依據相關安全法規要求,提出相應的安全監管建議。
(一)集團產業單位的基本情況
該公司集團產業單位包括二級單位和主管單位,全資、控股公司,參股公司。其中,二級單位有9家,包括鋼絲繩制作、機電、生活服務、礦山等單位;全資、控股公司有金屬制品公司、新鋼鐵有限責任公司等;參股公司有物流公司等。
(二)集團產業單位的安全管理現狀分析
1、除目前公司納入直接監管的集團產業單位外,其它一些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未接受相關安全生產知識培訓。大多數單位的安全管理人員是兼職的,從事安全管理的經驗不足,對國家、行業的規范與標準了解掌握不多,指導本單位安全管理的能力有限,不能按國家安全法規要求開展安全工作。如個別單位一些特種作業人員至今未按國家規范培訓取證。
2、員工安全素質有待提高。由于企業多數員工是從社會上招聘的合同工、協力工,其知識水平、工作經驗、安全知識普遍不高,得不到系統安全培訓。
3、缺乏監管和指導,安全管理職責落實不到位。安全生產達不到國家安全法規標準要求。一是未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安全管理制度。二是現場安全管理隱患較多。據調查,目前這些企業按照相關法規要求直接接受政府安監部門的安全監督指導,而對于參股公司、控股公司等獨立法人、獨立進行生產經營活動的單位,安全生產自主管理,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由當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實施監管,若不是他們主動提出要求,集團公司相關部門很少有人主動去指導安全工作,實際上安監部門真正指導的次數又有限,且企業有些問題也不愿暴露給安監部門,致使企業接受安全監督、指導不足,影響了企業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
4、事故得不到有效控制,如2009年某子公司協力工工亡事故等,不僅給集團產業單位的安全生產帶來不良影響,同時也給公司總體形象帶來負面影響。
目前該公司對集團產業的二級單位和主管單位以及3家全資子公司及兩家參股公司(檢修公司等)納入到公司安全管理范圍,進行統一安全監管,對其中一家改制礦山進行協管(主要是安全許可證的辦理方面)。
通過調研,我們發現集團產業單位大多希望公司能支持關心其安全工作,對其多進行指導、幫助,甚至有的控股或參股子公司希望能納入公司總體監管范圍。不過,也有個別單位對參與集團公司安全工作積極性不高,他們并不希望集團公司在安全工作方面進行管理,尤其是考核,但是希望適當時能給予指導幫助。
(一)監管法規依據
《冶金企業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規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26號,2009年11月1日起施行)第四條規定:冶金企業是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其主要負責人是本單位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相關負責人在各自職責內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負責。集團公司對其所屬分公司、子公司、控股公司的安全生產工作負管理責任。
(二)監管意義
對集團產業單位實施安全監管有利于集團產業單位的安全發展:可以利用公司的集體智慧、經驗及安全管理和安全技術力量,來提升集團產業單位的安全管理水平和本質安全化程度;可以由公司統一協調與政府部門的相關安全工作,減少相應的成本,及時獲取和傳達相關安全法規要求,能集中精力抓好企業的安全生產經營,如特種作業人員取證,該公司有相應的取證培訓基地,可減少取證費用等;有利于規范集團產業單位的安全管理,預防和控制事故的發生。
(三)監管模式
制定集團產業安全監督管理制度,實行分類監督管理。
第一類:公司實行直接管理或業務管控的單位(納入公司二級單位統一監管,日常監管)
集團產業所屬二級單位、主管單位和全資子公司如某鋼絲繩廠、渣鋼公司、礦山及主管單位(某集體所有制企業)、某金屬制品有限公司等以及該公司所屬集團產業和該公司所屬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的單位,如某檢修公司等。

第二類:公司實行安全目標管控單位(實施安全目標管控,協調與指導。如工傷指標管控,由董事會明確經理層人員安全管理責任,同時將安全生產工作納入經理層人員年度績效考核,與績效薪金掛鉤。)
集團產業控股的子公司,該公司所屬集團產業和該公司所屬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資占股超過50%的公司,如某新鋼鐵有限責任公司、某混凝土有限公司等。
第三類:公司實行安全協調監管單位(納入相關方監管范圍)
與該公司生產經營活動相關,對雙方安全有相互影響的集團產業參股的子公司。如某物流有限公司、某耐火材料有限公司等。公司每月兩次安全例會可邀請其安全人員和主管安全的主管參加,及時了解公司安全管理現狀最新動態、安全要求、事故情況(原因及糾正預防措施)等加強溝通交流與學習,同時利用例會提出需公司協調、協助解決或指導的安全事項,安全管理部協調指導;按照相關方管理制度加強管理與協調。
強化對集團產業安全監管是法規要求,是集團產業安全現狀需求,也是提升企業整體安全形象和社會形象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