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國安全生產報》記者 黃 雄本刊記者 董 宇
圖/ 《郴州日報》記者 陳建平
堅持安全發展 推動科學發展
——專訪郴州市人民政府市長向力力
文/《中國安全生產報》記者 黃 雄本刊記者 董 宇
圖/ 《郴州日報》記者 陳建平
郴州市,古稱“楚粵之孔道”,今為“湖南南大門”,地處南嶺山脈多金屬成礦地帶,被譽為“中國有色金屬之鄉”、“微晶石墨之鄉”、“世界有色金屬博物館” 和“中國銀都”。全市現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7類110多種,其中鎢、鉬、鉍、螢石等保有資源儲量居全國首位,錫、鋅儲量居全國前列,微晶石墨儲量占世界的70%,白銀年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40%,煤炭保有儲量占湖南省的1/4;郴州是礦產資源大市,礦業經濟曾長期占全市生產總值的30%以上、規模工業增加值的65%、稅收收入的40%以上。豐富的資源環境既是優勢也是挑戰。近年來,郴州市以科學發展、產業轉型為目標,強力推進礦產資源整頓整合,大力引進戰略投資者,著力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和競爭優勢,有力促進了礦業經濟轉型升級和安全生產平穩趨好。近日,我們專訪了郴州市人民政府市長向力力。

記 者:市長您好!郴州境內煤礦和非煤礦山眾多,曾一度是全省的生產安全事故重災區。請問郴州市當前安全生產總體形勢如何?
向力力: 郴州是礦產資源大市,礦業的興衰曾一度決定著郴州發展的快慢。依靠礦業來發展經濟,也就一度成為了不少干部群眾的思維定勢。但是粗放的礦業開發路子,導致亂采濫挖觸目驚心、資源浪費日趨嚴重、環境隱患險象環生、安全生產每況愈下,嚴重制約了郴州的科學發展和社會穩定。
2010年,我們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進安全生產工作,安全防控能力有了新的提高,生產安全事故得到了有效控制,實現了事故起數、事故死亡人數、較大事故、反映安全生產總體水平的四項相對指標“四個明顯下降”的目標。今年以來,全市各級各部門繼續深化“安全生產年”活動和“打非治違”專項行動,牢牢抓住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和規范化管理不放松,取得了較好的成效。1-9月,全市生產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雙下降”,共發生各類生產安生事故262起、死亡84人,同比減少94起、少死亡52人,分別下降26.4%和38.2%。其中:發生各類較大事故4起、死亡19人,同比減少4起、少死亡16人,分別下降50.0%和45.7%,安全生產的總體形勢平穩趨好。
但是,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十分嚴峻。一是我市目前正處在經濟轉型、加速發展階段,企業安全生產基礎薄弱,安全隱患問題仍然較多,誘發安全生產事故的因素還大量存在。二是部分行業和地區較大生產安全事故仍然沒有得到有效遏制。三是極少數的地方和部門領導沒有正確的政績觀,仍然存在忽視安全生產的現象;個別工作人員存在以權謀私,謀取不正當利益,導致部分地區非法生產屢禁不止。四是一些企業主為追逐利潤,減少安全生產投入,甚至違規違章組織生產。為此,我們將始終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堅持用鐵的手腕、鐵的措施、鐵的紀律抓好安全生產工作。
記 者:近兩年來,郴州市為礦業生產秩序的穩定好轉做了哪些扎實有效的工作,積累了哪些寶貴經驗?
向力力:2 0 0 9年以來,郴州市煤礦由270個減少到165個,減少38.89%;金屬和石墨礦山由193個減少到125個,減少35.2%,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工作被評為全省、全國先進。今年4月13日,國家12部委組成的礦產資源開發整合檢查驗收組評價目前我市“是湖南省礦產資源開發秩序最好的地區之一,也是郴州市歷年來礦產資源開發秩序最好的時期”。能夠取得這些成效,主要得益于以下三個方面:
切實轉變發展理念。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以礦業經濟為主導的郴州經濟遭遇了巨大的沖擊,在內外形勢的“雙重倒逼”下,我們深刻認識到,要實現郴州科學發展,首先必須盡快擺脫資源路徑依賴,加快產業轉型升級,走科學發展、轉型發展的道路;決不能以犧牲環境和浪費資源為代價來換取快速發展,更不能以人民群眾的鮮血和生命來換取GDP的高速增長。為此,我們把加快礦業經濟轉型發展,作為應對國內外環境變化、實現科學發展的根本出路,按照“大礦區、大企業、大發展”的思路,強力推進礦業整頓整合和關閉重組,大力發展優勢礦種精深加工,積極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使我市的發展步伐更快、發展質量更好、發展效果更佳。近三年,全市經濟保持了15%以上的發展速度。
強力推進整頓整合。2009年9月,我市按照“停產—打非—整頓—整合”的路線圖,在全省率先啟動了新一輪礦產資源整頓整合工作。在整頓規范礦業秩序方面,針對礦業“散、小、弱、亂”的問題,以鐵的手腕、鐵的紀律、鐵的措施,開展了礦山安全生產打非治違、整治礦山超深越界開采、打擊礦山非法違法供電、打擊礦山非法違法供應火工產品、礦山“打黑除惡”等多項專項行動,查處非法違法礦點766處,燒毀廠棚1042間,搗毀機電設備376臺,集中解決了一批礦產資源開發利用中的“老大難”問題,全市礦業秩序明顯好轉。在創新資源整合模式方面,綜合運用行政、經濟、法律等多種手段,根據不同礦區、不同礦種的實際狀況,探索出了引進戰略投資者、兼并重組、公開競價、資源置換、國企控股、政府收購企業回購等6種行之有效的整合模式。通過新一輪整頓整合,采礦權數量和礦山數量大幅度減少,礦產開發布局進一步優化。省政府重點掛牌督辦的六大礦山全部整合到位。目前,新田嶺、三十六灣、芙蓉、魯塘、荷葉、太清等礦區完成整頓整合后,交由一個主體集中連片開發,有效解決了長期困擾我市礦業經濟科學發展的“大礦小開、一礦多開、礦中礦、礦區范圍重疊交叉”等突出問題。新田嶺礦區“整合主體公司化、整合礦權設置程序化、整合推進市場化”的運作方式,被《中國礦業報》譽為“新田嶺模式”,被中組部編入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教材。在構建長效機制方面,堅持一手抓整頓整合,一手抓機制建設,建立和完善整治、督查、問責、準入等工作機制,構建了礦產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的長效機制。成立整治礦業秩序和安全生產特別督查組,市、縣兩級公安部門分別成立礦業治安管理支隊和大隊,市、縣、鄉、村四級巡查網絡進一步健全,全市現有重點礦區整頓整合執法隊26個、專業執法人員720人。2009年以來,共查處涉礦有組織犯罪案件18起、違法案件65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34人;因礦產資源整頓整合工作行政問責14起,處分152人,6位鄉(鎮)長因工作不力被就地免職。
提升發展礦業經濟。按照“優勢資源向優勢企業集聚,戰略產業向戰略資本靠攏”的思路,實施優勢礦產資源精深加工“五個一工程”(即“一個優勢礦種,一個戰略投資者、一個產業規劃、一名市級領導、一套扶持政策”),引進中國五礦、中國建材、中化集團、中信集團、云南錫業、西部礦業等戰略投資者參與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大力發展礦產品精深加工,全市礦業經濟規模化、集約化程度大幅度提高,轉型升級速度加快。2009年以來,共引進投資億元以上的資源精深加工項目106個;今年1月,又與中國建材、大唐新能源、中化集團等大型央企簽署了20個總金額達482.8億元的項目合作協議。

▲郴州莽山國家森林公園

記 者:今年,省政府開展了深化非煤礦山整頓關閉專項行動。郴州是這次行動的重點地區。16個督導組中有三個小組在郴州,分別由省國土資源廳牽頭,重點督導魯塘礦區;由省環保廳牽頭,重點督導三十六灣礦區;由省國資委牽頭,重點督導黃沙坪、柿竹園、瑤崗仙礦區。請問郴州是如何配合做好這項工作的?
向力力:在今年全省深化非煤礦山整頓關閉專項行動中,郴州市的工作重點是“治亂、治散、治本、治弱”,我們集中力量,從以下兩個方面開展工作:
強化聯動執法。充分運用法律、行政、經濟等手段,從生產、運輸、票據供應、民爆物品供應、電力供應等5個環節著手,切斷非法生產的源頭。在生產環節,以鄉鎮政府為責任主體,組建專門打非隊伍,轄區內出現一處取締一處,對構成犯罪的堅決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在運輸環節,以交通運輸、公安部門為執法主體,對明知是非法生產的產品而對其進行轉運、購買、轉移、隱蔽的責任人一律行政拘留,車輛一律扣押,產品一律沒收,構成犯罪的一律刑拘;在票據供應環節,以縣市區規費集中征收辦為責任主體,公安、工商部門為執法主體,凡向非法廠、礦提供稅費票據、準運證的,對企業依法從重處罰,對直接責任人一律行政拘留;在民爆物品供應環節,實行按量月購審批制度,嚴厲打擊向非法礦轉賣、轉借民爆物品的行為;在供電環節,嚴厲打擊竊電和非法供電、轉供電行為。
嚴格責任追究。凡應關閉礦山而未采取關閉措施的,有關部門依法對企業負責人從嚴追究責任,或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罰。相關部門和鄉鎮應查清情況列出名單而未落實的,以及有關部門已上報名單而縣市區政府未及時作出決定并采取關閉和停產整頓措施,致使非法生產企業存在的,嚴格按照規定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凡在專項行動中整治不力、失職瀆職、循私舞弊的工作人員,一律按干部管理權限嚴肅查處。
記 者:2011年是“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安全生產工作良好開局意義重大。請問市長,“十二五”期間,郴州將會采取哪些新的舉措?
向力力:今年乃至“十二五”期間,我市經濟發展的核心目標,就是要實現“高質量的高增長”。實現這一目標,安全生產、安全發展是基礎。“十二五”期間,我市將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轉型發展為主線,以產業轉型升級為切入點,大力實施產業轉型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包括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計劃、傳統優勢產業升級計劃、現代服務業提速計劃、園區經濟倍增計劃、綠色發展能力提升計劃、現代農業提質計劃等六大行動計劃),通過產業的轉型升級,從根本上促進安全生產、安全發展。
一是繼續深化“安全生產年”活動。即深化隱患排查治理:按照突出“四個重點”(重點行業領域、重點縣市區、重點企業、重點隱患)的要求,組織開展“大檢查、除隱患”專項行動,全面消除不安全因素,并進行跟蹤督查問效,確保發現一處、處理一處、完善一處、整改一處;深化五大重點領域的專項整治:在煤礦領域,強力推進瓦斯先抽后采和綜合治理,抓好水害防治和井下防災避險“六大系統”建設,進一步提升防范抵御瓦斯、水災等事故的能力。在非煤礦山領域,再關閉、整頓一批隱患嚴重的小型金屬和非金屬礦山,再治理一批危、險、病尾礦庫。在危險化學品領域,集中治理危及公眾安全的重大隱患,所有安全防護距離不夠的化工企業,年內都要實施搬遷或關停。在建筑施工領域,嚴格施工現場管理,防止高空墜落和物體打擊。在道路交通安全領域,深化“平安暢通”縣市區創建、交通秩序示范公路創建等活動。在消防領域,全面排查治理“三合一”、“多合一”場所和生產經營單位火災隱患,落實禁火限電等安全防范措施;深化重大危險源監控:健全重大危險源登記建檔制度,建立重大危險源動態管理數據庫,加強對企業危險源監控情況的監督,確保重大危險源的監控率達到100%。
二是鐵拳開展“打非治違”專項行動。圍繞煤礦、非煤礦山、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民爆物品、冶金、水利水電、工礦商貿及消防等行業領域,組織開展“打非治違”專項行動,對轄區內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進行全面摸排,并按照“狠、準、實、嚴”的要求,嚴打嚴治、真打真治、聯打聯治。司法和紀檢監察部門主動參與配合,查清和斬斷非法生產原料供應、產品銷售的經濟鏈條,深挖和根除非法違法行為背后的“保護傘”,堅決鏟除安全生產領域的黑惡勢力。強化執法責任和措施,做到“四個一律”,即對非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和經停產整頓仍未達到要求的,一律關閉取締;對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的有關單位和責任人,一律按規定上限處罰;對存在違法生產經營建設的單位,一律責令停產整頓,并嚴格落實監管措施;對觸犯法律的有關單位和人員,一律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我們相信,通過深化“安全生產年”活動和開展“打非治違”專項行動,我市安全生產基層基礎建設將全面加強,安全生產監管主體和責任主體將有效落實,監管部門執法水平將進一步提高,企業安全生產環境和條件逐步改善,事故防范能力不斷增強,一般事故將大幅減少,較大以上事故將得到有效遏制,安全生產形勢將明顯好轉,全市科學發展將邁上新的臺階。
■責任編輯 黑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