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張彤
網絡服務教育創新 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第十八屆學術年會暨會員代表大會召開
文/本刊記者 張彤
由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管委會主辦,CERNET網絡中心(清華大學)、CERNET主干網廣州主節點(華南理工大學)、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協辦,CERNET主干網南寧主節點(廣西大學)承辦的“CERNET第十八屆學術年會暨會員代表大會”11月8日上午在南寧隆重開幕。教育部信息化推進辦公室副主任、教育部科學技術司雷朝滋副司長,廣西高校工委秦敬德副書記,廣西科技廳李國忠副廳長,廣西大學副校長韋化教授,廣西大學副校長陳保善教授,CERNET專家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吳建平教授,CERNET專家委員會副主任、華南理工大學校長助理張凌教授,北京大學校長助理、211/985工程辦公室主任李曉明教授,教育部科學技術司信息化處張擁軍處長等領導和專家出席了開幕式。來自全國400多所高校的專家和網絡技術人員共1000多人參加了本次大會。
廣西大學副校長韋化主持了大會開幕式,并宣讀了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陳章良為大會發來的賀詞,陳章良對大會在廣西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祝賀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不斷的發展壯大,并希望借此機會促進廣西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廣西高校工委副書記秦敬德副書記在致辭中提出,會議的召開必將對推動廣西教育信息化建設起到深遠而重大的影響。希望與會的各位代表和嘉賓,對廣西的教育事業,尤其是廣西的教育信息化事業多提寶貴意見,共同為提升廣西教育信息化水平做出貢獻。
廣西大學副校長陳保善在致辭中說,CERNET是我國重要的教育信息化平臺,在管理、技術和服務等方面為我國計算機信息網絡建設起到了積極的示范作用。作為CERNET主節點單位,近年來廣西大學的信息化建設工作緊跟時代的步伐,取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在實現全校教學、科研、辦公等場所和師生宿舍網絡全面覆蓋的基礎上,著力加強系統應用工程建設,有力支撐了學校的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也為更好地服務桂南地區高校提供了堅實保障。
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的精神,在新一代校園網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要完善網絡基礎建設,實現校校通寬帶、人人可介入,縮小數字鴻溝。針對東部發達地區與中西部尤其是西部少數民族地區在信息化建設和發展中存在的不平衡,教育部門正在努力減少區域、城鄉間的數字化差異,創新教育內容,使全體國民能以平等的方式共享優質教育資源。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應當進一步提高網絡服務運行質量和服務水平,為高校招生、遠程教育、數字圖書館、數字博物館等發展提供技術支持。

秦敬德廣西高校工委副書記
教育信息化是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近年來,廣西壯族自治區全區76所高校全部建成了覆蓋教學、科研、管理和生活區的計算機網絡,有35所高校接入了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對教育的現代化和提高教學質量起到了很重要的促進作用。在廣西壯族自治區《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過程中,教育信息化的建設工程已經列為廣西教育發展的十大重點工程之一,今后我們將全力確保教育信息化的建設工程,努力推進廣西教育教學資源的應用體系和教育信息化水平,為廣西的教育信息化發展提供支持和保證。

陳保善廣西大學副校長
本屆會議的召開,為高校之間的交流合作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可以預見,在今后一個時期,教育網絡的建設與發展,對促進我國互聯網高新技術研究、推動我國教育事業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作為教育網地區網絡的節點單位,近年來,廣西大學的信息化建設領先時代的步伐,取得了長足發展。在實現全校教學、科研、辦公場所和師生宿舍網絡全面覆蓋的基礎上,著力加強系統應用工程建設,有力增強了教學、科研及管理工作。我們將以更好的服務為教學、科研和師生生活提供堅實的保障。
教育部信息化推進辦公室副主任、教育部科學技術司副司長雷朝滋做了題為《教育信息化工作進展與初步設想》的講話。雷朝滋副司長在講話中指出,教育部對信息化工作高度重視,在新的時期,進一步強調了加強組織機制建設,以實施重大項目,堅持試點示范工程為抓手,全面促進教育信息化工作。他還介紹了教育部今年8月新成立的教育信息化領導小組的組成情況。他介紹說:“小組由袁貴仁部長任組長,教育部副部長杜占元、衛國平以及教育部辦公廳主任陳真任副組長。領導小組下設專門的教育信息化推進辦公室,作為教育部推進信息化工作的實體部門,全面負責教育信息化的規劃和實施工作。”新的教育信息化領導小組成立,是教育信息化工作在體制機制上的創新與發展,目前,教育信息化工作已經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時期,要更加深入地完善體制機制建設,加大投資力度,推動項目實施,使教育信息化為新時期提高教育質量,創新教育模式,發揮更好的支撐和帶動作用。
雷朝滋強調:“未來十年是我們國家教育信息化發展的非常重要的十年,推進教育信息化應該堅持‘面向未來,以人為本;統籌規劃,合二為一;應用為重,共建共享;深度融合,引領創新’的方針,形成與國家教育現代化發展目標相適應的教育信息化體系,基本實現所有地區和學校寬帶網絡的全面覆蓋,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優質教育資源的信息化團隊。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顯著提高,教育信息化整體上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對教育改革和發展起到支撐的引領作用。”
對于CERNET下一步的發展,雷朝滋副司長提出:首先要做好IPv4網絡服務,進一步提高網絡質量和服務水平。他指出,基于IPv6協議的CNGI-CERNET2網絡,應該由研究實驗轉變為運行服務,進一步提高網絡運行的質量和服務水平,更好地支撐我國教育信息化應用,并為用戶提供更廣泛、專業化的網絡服務。第二,要不斷創新,推動下一代互聯網發展。要加強領導,嚴格管理,積極創新,全面完成和繼續承擔國家下一代互聯網重大項目,保持在國際國內的技術領先優勢,為下一代互聯網在中國的發展貢獻力量。要基于CNGICERNET2所提供的研究實驗與技術創新平臺,組織強有力的技術隊伍,在更大范圍內,突破下一代互聯網及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關鍵核心。積極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提高自主創新的能力和關鍵設備產業化水平,為我國抓住下一代互聯網對教育、科技、經濟和整個社會的發展帶來的戰略發展機遇奠定重要的基礎,要積極參與國家“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和國家下一代互聯網戰略發展規劃的制定,設計好下一代互聯網的發展規劃,爭取為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要積極推進我國下一代互聯網從技術實驗向大規模商用轉化。
最后,雷朝滋代表教育部表示:“將會一如既往地支持教育科研網的發展,啟動好相關方面的服務,也希望教育科研網能夠團結全國所有的高等院校,組織全國所有優秀的科研力量,為教育信息化做出更大的貢獻。”

吳建平 CERNET專家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教授
我們需要進一步堅持以IPv6為核心,不斷引進,持續創新。IPv6的發展空間非常大,不過目前很多功能還需要改進完善。另外,在下一代互聯網的發展過程中,還要走出一條既符合中國國情,又融入國際環境;既滿足當下需求,又面向未來發展的下一代互聯網發展道路。
在社會和經濟發展過程中,我認為,首先,人類活動應該被充分數字化;第二,這些活動產生的海量數據中蘊含著巨大的價值;第三,價值的深度挖掘,有賴于集中的計算。云計算是當前被倡導的技術,基于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經濟社會將充分地被數字化和網絡化,因此云計算要與這個過程同步,做到在信息價值上的集成和信息價值的意義的升華,這樣才能保持云計算的生命力。

張擁軍 教育部科學技術司信息化處處長
為進一步做好教育信息化的普及,教育網一方面要進一步做好服務,同時也要做好創新。
教育網目前擔負著為高等教育提供基礎網絡服務的任務,按照規劃,可能還需要進一步擴大服務對象,提供全國所有中小學等基礎教育學校的網絡服務。教育信息化對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具有革命性的影響,這個影響今天才剛剛顯現,所以說我們的事業有著非常好的明天。
CERNET專家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網絡中心主任吳建平教授作了題為《下一代互聯網和網絡空間》的主題報告。報告從互聯網的研究角度出發,進一步闡述了科技對社會發展的重要影響。吳建平教授介紹了全球互聯網的情況,特別是美國提出的網絡空間戰略及其涉及到的網絡科學。他指出,互聯網已經成為信息科學發展的重要領域,下一代互聯網作為網絡空間的基礎設施,已經上升到了國家戰略的層面。面對這樣的挑戰,只有大幅度提高全民的信息化水平,才能實現將我國建設為信息化強國的目標。在報告中,吳建平強調,當前教育部推動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力度前所未有,這是教育信息化發展的重要契機。他要求各節點重視教育部下一步全面推動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政策和部署,不僅要把現在的互聯網建設好、管理好,更要服務好,提供安全綠色的互聯網,整合下一代互聯網的強大能力,為進一步拓展我國廣闊的互聯網疆域做出貢獻。
北京大學校長助理李曉明教授做了題為《關于云計算成功的三個假設》的技術報告,李曉明從產業的角度分析了數據化和網絡化對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以及云計算技術在海量數據處理上的應用優勢。他在報告中指出,人類的社會和經濟活動正在產生海量數據,這些數據中,蘊含了巨大的經濟社會價值。把這些活動數據化、網絡化將能夠創造出巨大的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通過云計算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對這些有價值的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將決定未來企業競爭優勢,這也是云計算的生命力所在。
本次大會還召開了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全國節點主任會議和論文選讀,大會圓滿完成了各項議程,于2011年11月10日勝利閉幕。

雷朝滋教育部科學技術司副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