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宓
信息化建設要從報警到預警
今天我們談的教育信息化建設,給廣大的師生帶來了哪方面的變化呢?各種各樣的網絡支撐,已經越來越多的介入到了在校師生的日常工作、生活、學習過程中,我們的用戶群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過去的只有學生用戶,到現在覆蓋不同年齡段的青年教職工,從單一到多樣,從簡單,到追求業務的系統性、安全性、時效性,變化是顯然的。
同時用戶本身的素質也在大幅度提高,對信息化本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單純的應用到多元化,從簡單好用,到現在的可靠、規范。用戶已經從過去的不適應到現在離不開,用戶對信息化的理解和應用的普及,直接推動了業務部門的信息化進程。過去是IT部門推著業務部門走,現在是用戶在推著業務部門走,從被動到主動,從過去保守到現在更多的開放,業務部門在信息化方面的變化,標志著高校信息化建設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面向服務不僅是高校信息化發展的方向,也是整個信息化產業的方向,國家教育信息化的整體發展正在由過去注重硬件向注重軟件轉型,信息化從被動響應,到更多強調服務。數字化校園要做好規劃,信息化部門要做到“從報警到預警”。
以前很多人講“做IT的就是挨踢的”,要改變這種局面,信息化部門的服務能力就一定要從過去報警發展到預警,要讓IT更健康的發展,必須要注重平時的預警,要從救護隊變成一個保健醫生,這才是信息化部門真正的定位。
為了做好信息化,需要理解我們的本質工作是什么。信息化是一個過程,其實質就是資源,信息化技術改變整個信息資源的模式,IT的作用在于打破學校以往的規則,實現業務的創新,這是學校發展的要求,信息化的好壞,要體現在IT技術對業務流程的支撐能力。
從這個角度講,做好信息化就必須了解業務,只有了解業務才能更好地提供服務。復旦大學的信息化定位正在逐漸從技術向資源的整合轉變。這個整合的過程包括,信息整合、網絡整合等,是管理和IT的中間結合部分,是將管理資源和信息技術相結合的過程,信息技術的未來是使用各種技術來加速創新高校的業務,促進業務部門的成長。同時,業務流程的改善,反過來也會對新的信息技術的應用和服務創新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只有IT的人員比其他人更多地投入、了解業務才可以把信息化工作深入地開展下去。
在此基礎上,還要明確信息化服務和業務的關系,信息化系統不僅僅要支持各種功能,更要了解業務的目的和運行的需求,要根據實際的需求,而不是技術熱點去實施解決方案。近期教育部表彰了很多優秀的CIO。CIO的作為體現在什么地方,一個卓越的CIO并不需要了解很多專業的技術,而更多的是掌握信息發展的趨勢,精通業務和管理,尤其重要的是要善于打造信息化的“人員隊伍”,這是最難的。CIO不只是引進系統,搭建網絡,運營維護,更重要的是要注重業務及其相關領域,實現技術與業務的高度融合,為學校提供決策的支持。
用技術手段支持業務變革,需要遵循業務規范,制定標準,落實實施,勇于創新,循序漸進。所以我們要強調以資源服務為目標,奠定信息化下一步發展的基礎,以數據和業務為雙核心,以平臺為標準,打造信息化服務,支持綠色、環保的服務理念,在實踐中以實用創新作為開拓信息化創新的基礎,為在校師生提供全面的用戶服務。
(本文根據2011高等教育信息化發展論壇錄音整理;作者單位為復旦大學信息化辦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