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 健
“三個能力”奪得質量紅旗
■文/潘 健
湖北石油通過加強檢測能力 、監控能力、應急能力三個能力建設,以實際行動履行中國石化“每一滴油都是承諾”的社會責任。
今年7月中旬,根據都市類新聞媒體的讀者特點,為從民生角度解讀消費者關心的熱點問題,湖北石油組織湖北經濟電視臺經視直播欄目組、武漢電視臺百姓連線欄目組、楚天都市報、楚天金報、長江商報、武漢晚報、武漢晨報和大楚網等八家媒體記者走進湖北石油,實地參觀了解省公司質量計量中心、黃浦路加油站,讓記者們親身感受油品從油庫到加油站最后到消費者油箱的全過程,及時解答客戶有關油品數質量問題。
湖北石油視油品質量為企業生命,著力在質量管理上追求一流,以實際行動履行中國石化“每一滴油都是承諾”的社會責任。2007年至2010年,在國家質檢總局抽查湖北石油油品中,連續4年質量合格率100%,維護了中國石化品牌形象。2010年在中石化銷售公司“比學趕幫超”活動中,奪得“數質量管理工作”年度紅旗。2010年銷售成品油比2009年增加8%,今年上半年實現銷量又同比增長14%。
湖北石油從管理體制、制度建設、質量宣傳等方面,加強油品進、銷、調、存全過程質量管理,與企業經營工作同布置、同檢查、同考核,增強全員、全過程的質量意識。
加大硬件投入,完善質檢網絡。在成品油管道、加油站網絡建設任務特別繁重,公司總體資金十分緊張的情況下,湖北石油加大投入力度,加強檢測硬件建設,僅2010年就投資320萬元購置增加了質檢設備。目前湖北石油已經建立了3個外采油質檢點,質檢項目達到輕油A級。同時建有10個B級質檢室,12個C級質檢室,形成省公司質量計量中心、A級質檢中心、B級質檢室和基層質檢室的四級質量檢測網絡。
加強系統優化,提升質檢水平。組織開展質檢室計量認證和實驗室認可活動,提升質檢室管理水平。省公司質量計量中心在2003年通過了湖北省技術監督局計量認證后,借2011年“中國石化質量日”東風,從4月啟動國家實驗室認可工作。2005年起,連續6年在全省系統組織B、C級質檢室進行比對試驗,營造 比管理、爭一流濃厚氛圍,推進經驗共享,推進“短板”整改,促進了整體檢測水平進一步提高。
及時更新標準,落實升級置換。公司在全省系統舉辦新標準宣貫班,確保質檢人員理解掌握并及時使用最新產品標準和試驗方法,在歷次油品質量升級過程中切實做好置換工作,確保油品質量,維護企業利益和客戶利益。
強化過程管理,嚴格質量抽查。湖北石油建立了油品入庫、出庫和周期檢驗為核心的“三段”檢驗制度,實行省公司半年抽查銷售油品質量、省公司季度抽查配置入庫油品質量、市州公司季度抽查銷售油品質量三個層次的質量抽查監控制度,規范了油品質量監控工作。2010年,省公司抽查油庫54座次,抽查年均覆蓋率100%;抽查加油站2152座次,抽查年均覆蓋率15%以上;檢測汽柴油樣3956個。市州公司每年對庫站油品的質量抽查覆蓋率達到100%。
實行分類檢測,確保入庫質量。2007年起,湖北石油按資源性質進行入庫檢驗,強化油品入庫檢驗工作,入庫油品檢驗率100%。對配置資源按管理制度作入庫檢驗,對外采汽、柴油進行全分析入庫檢驗,油庫不能檢驗的項目一律送A級質檢室檢驗,從源頭上控制了成品油質量。同時對貯存超過三個月的油品進行周期檢驗,保證貯存油品質量。

◎營造“比管理,爭一流”的氛圍,利于消除油品檢測的“短板”。
注重“深度”溝通。在全省系統各級機關、油庫、加油站和潤滑油門店,采取多種形式,大力宣傳中國石化質量方針、質量目標和“每一滴油都是承諾”的社會責任口號。每年“3·15”和9月“國家質量月”期間,公司與地方各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聯合,在主流媒體上大力宣傳中國石化油品質量管理工作。湖北石油還通過設立24小時客戶服務電話,積極開展技術咨詢、質量糾紛調解,盡力滿足客戶質量訴求,維護中國石化品牌信譽。全省系統的所有加油站都公布了質量投訴電話,加強客戶溝通,使質量計量工作取信于民。
注重“聯動”處置。建立油品質量應急預案,防范質量事故發生。經過幾年的努力,湖北石油建立了從省公司到市州公司、基層庫站,覆蓋經營全過程的三級油品質量處置應急預案。加強預案演練,完善油品質量預警機制,質量問題防患能力得到有效提高。近年來,湖北石油嚴密監控油庫、加油站經營油品質量狀況,對監控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做到“三不放過”:原因沒有查清不放過、干部職工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沒有采取改進措施不放過。對不合格石化配置油品的質量處理,實行與大區及省內質量管理聯動的模式,即油庫報省公司,同時通知煉廠,省公司報大區公司,大區公司協調煉廠處理油品質量,確保煉廠發往各市州公司的不合格油品質量信息共享。
省公司安全數質量處還定期發布外采油品生產廠的質量信息,對不合格的外采油品給予退貨,并將退貨的單位、品名、數量等相關信息報油品銷售事業部,由油品銷售事業部 通知其他省市公司,確 保退貨資源不再進入中石化成品油銷售網絡。通過省內橫向聯動和銷售系統縱向聯動的管理模式,提高了油品質量問題的處置能力。
本文圖片均由柯常松攝影
鏈接
中石化如何加強油品質量管理
為保證市場車用汽柴油的產品數質量,中國石化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辦法,為中國石化銷售企業油品質量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奠定基礎。
1.中國石化下屬各大油庫,所進油品均從自有煉油廠發貨,且在進貨前嚴把“先檢驗、后入罐”的流程,即每筆入庫油品,均需先提取油樣進行化驗,化驗合格后才能卸入儲油罐中對外發貨,以保證油庫發貨油品的質量合格。
2.加油站油品的進貨實行自動化網絡配送,油品配送中心實時根據加油站液位儀遠程監控液位的情況自動配送,加油站沒有權利私自進貨,確保加油站油品實行統一配送。
3.油庫對加油站發貨的運輸實行“專車專用”制度,并在每輛罐車上貼有所裝油品的名稱,防止汽、柴油混裝情況的發生,并且在油品配送過程中通過GPS衛星定位對送油車輛進行24小時監控,以確保油品運輸途中的質量。
4.油罐車到達加油站后,加油站由專職的卸油人員,按照中國石化“卸油十步法”的規程,認真核對來油品種與數量,將油品卸入相對應的儲油罐,以保證加油站進貨油品質量合格。
5.除定期接受政府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的抽檢外,銷售公司規定:凡新開業、更換油品的加油站,在正式對外加油前,必需抽取油樣送質量檢測站化驗,化驗結果合格,方可對外加油。
6.為保證加油站灌裝油品的清潔,根據相關規定,中國石化定期組織對達到年限的加油站進行清罐工作,清除罐底雜質,保證油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