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蘇娟 李園珍
隨著醫療技術和外科手術學的不斷發展,許多新型、精密的手術器械及設備應用于外科手術中,對于新進手術室護士的專業知識和技術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1]。因此,為探索手術室新進護士的帶教方法,提高培訓效果,我科自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對新進護士實施層級培訓制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我院手術室新進護士23名,男2名,女21名;年齡18~22歲,平均年齡21.3歲;中專6名,大專9名,本科8名。
1.2 層級培訓方法
1.2.1 崗前培訓:崗前培訓是新護士成長的重要階段[2],周期為3 d。包括:①由帶教老師帶領參觀了解手術室環境,講解手術室崗位職責、各項規章制度及消毒隔離知識;②以帶教老師示范,新進護士演練的方式練習各種基礎技術操作,包括六步洗手法、刷手、穿脫無菌手術衣、帶無菌手套、鋪單、整理無菌器械臺、術中傳遞手術器械等基本操作;③觀摩熟悉手術全過程:術前準備、術中配合及術后處理等。
1.2.2 試用期培訓:采取集中培訓和師生“一對一”負責制結合的方法,周期為2個月。包括:①科室制度由負責的帶教老師講解手術室有關規章制度、工作職責和內容;②理論知識以集中教學的方式傳授消毒隔離、法律法規、職業安全防護、基礎護理理論、圍手術期知識及患者管理、禮儀規范、人際關系及人文關懷等知識;③技能培訓重點掌握與手術室相關的操作項目,如導尿術、靜脈滴注、肌肉注射、無菌操作、穿脫隔離衣及手術衣、心肺復蘇術及術前準備、手術體位的擺放、術中配合、吸引器及電灼機的使用等。
1.2.3 轉正前培訓:采取專科輪轉制和師生“一對一”負責制[3]結合的方法,周期為3年。包括:①掌握手術室各項規章制度和各級護士的崗位職責、常用物品的使用、管理、手術器械的消毒隔離、職業安全防護及醫療垃圾分類管理等知識;②掌握基礎護理和手術室專業理論知識、護士核心制度等;③專科技術培訓本院手術室共有10個專科,分別列出每個專科基本的手術配合及操作,采用跟班帶教與經驗傳授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培訓,逐一攻破,并由帶教老師進行考核。
1.3 評價方法 采用自制的理論及技能考核試題、調查問卷,分別在培訓前及培訓后進行考核、調查,并對兩次情況進行比較分析,以了解新進護士培訓前后的業務水平及術者和帶教老師對其工作的滿意情況。理論及技能考核標準:(1)80分以上為優良;(2)60~79分為合格;(3)59分以下為不合格。調查問卷包括術中配合應變能力、手術配合質量、服務態度及工作整體性4個方面。發出問卷共50分,收回50分,有效回收率達100%。
1.4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 16.0統計軟件,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手術室新進護士層級培訓前后考核成績比較 培訓后護士的理論及技能成績明顯優于培訓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手術室新進護士層級培訓前后考核成績比較
2.2 術者和帶教老師對手術室新進護士培訓前后工作的滿意情況比較 術者及帶教老師對新進護士業務能力滿意度顯著高于培訓前,結果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術者和帶教老師對手術室新進護士培訓前后工作的滿意情況比較 n=23,人(%)
隨著外科治療觀念的不斷更新,新的手術器械及設備推陳出新,介入手術、器官移植、微創外科及腹腔鏡技術等治療手段廣泛應用,對手術室工作人員專業水平及手術配合等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4]。加之手術室工作內容、專科理論及技能操作自成體系,對于剛剛進入手術室的新護士來說,如何盡快適應新的工作環境,實現從學生到手術室專業護士的角色轉變,迅速勝任手術室工作崗位,是新進護士和手術室護理管理者共同關心的問題。能否使她們順利的轉變成為一名合格的手術室護理人員,關系到護理隊伍的整體建設和護理服務質量的進一步提高。對手術室新進護士進行針對性的培訓,可以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5],但培訓方法報道不一[4-7]。
本研究我們通過對36名手術室新進護士進行層級培訓,結果顯示,護士學習的積極性明顯提高,理論知識及技術操作考核合格率達100%,顯著高于培訓前,術者及帶教老師對新進護士在術中配合的應變性、術中配合質量、服務態度及工作整體性等方面的滿意度均在85%以上,且顯著高于培訓前,結果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以“崗前、試用期和轉正前期”三個層次的培訓方式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崗前培訓注重于轉變觀念,使新護士對手術室環境有一個大概了解,熟悉各種規章制度,掌握手術室基本知識和技能,了解崗位職責、工作內容及流程;試用期培訓主要使新進護士掌握手術室基礎護理操作和常規操作配合;轉正前培訓采取專科輪轉制和師生“一對一”負責制的方法,結合跟班帶教與經驗傳授,針對各亞專科基本的手術配合和操作進行培訓,逐一攻破,最終使她們能熟練進行各種手術的配合和操作。
同時在新進護士的層級培訓中我們體會到:(1)層級培訓一定要遵循從簡到繁、從易到難等原則,使其先對手術室有個大概了解,并積極引導他們對手術室工作的喜愛,幫助他們成功轉變角色[4];(2)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保證她們有充足的時間進行反復的演練,提高動手能力,給予其更多實踐機會,以累積不同手術的操作和配合經驗;(3)加強法律法規的學習,提高自我保護和自我防護意識;(4)優化知識結構,采取兩種或多種帶教方式相結合的培訓方法,以促使新護士迅速勝任手術室工作。實踐證明,通過有目的、有目標、有計劃、有針對性的規范化層級培訓,手術室新護士的專業素質和工作能力均得到了很大提高,熟練掌握了術中配合要點,提高了護理隊伍的整體水平。
1 韋南茉,馬育璇,廖冰野.層級培訓方法在手術室新畢業護士培訓中的運用.現代臨床護理,2008,7:44-53.
2 侯鳳枝,王偉.新畢業護士崗前培訓方法的創新與探討.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9,30:2599-2600.
3 惠儀,李美華,姜燕.一對一護理導師制在新畢業護士培訓中的應用.現代臨床護理,2004,3:54.
4 徐月娥,鐘偉娥,曹玉可,等.專業護士核心能力訓練在手術室新畢業護士培訓中的運用.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69-71.
5 蔡虻,姚莉,孫紅,等.新畢業護士規范化培訓方法的探討.中華護理雜志,2003,3:290-291.
6 凌玉.從護士執業考試看新畢業護士的在職培訓.中華護理雜志,2007,42:260-261.
7 李玉琴,謝素音.兩種培訓方法對新畢業護士培訓效果的觀察.現代臨床護理,2010,9: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