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志明 蔡立豐
廣西大學招生就業指導中心,廣西 南寧 530004
高校畢業生就業網站招聘模塊信息化的建設與創新
曾志明 蔡立豐
廣西大學招生就業指導中心,廣西 南寧 530004
高校畢業生就業網站中招聘模塊是整個畢業生就業網的核心模塊,是用人單位、畢業生與高校三者之間信息互通的重要平臺,也是高校就業信息化建設的重點。為適應新形勢發展的要求,本文針對目前高校畢業生就業網站招聘模塊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構建全程化、個性化、實時高效的自助式高校畢業生就業網站招聘模塊的新思路和新方案。
高校;畢業生;就業網;招聘
高校畢業生就業網站是畢業生、用人單位、高校三者信息互通的重要平臺,是促進畢業生就業的重要手段。國務院辦公廳在《關于切實做好2007年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07〕26號)文件中指出,要“通過豐富網絡招聘活動、完善網絡服務功能、提高信息發布質量,盡快使網絡招聘成為畢業生求職擇業的主渠道”。所以,提升高校畢業生招聘工作信息化、網絡化水平是高校就業信息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
在整個高校畢業生就業網站中,招聘模塊是其中的核心功能模塊,承擔著實現收集和整理畢業生與用人單位信息、向畢業生提供真實有效的招聘信息、向用人單位推薦優秀畢業生的功能。為了適應新形勢發展要求,如何構建既能滿足高校就業工作信息化管理需要,又能為用人單位與畢業生提供方便、快捷、高效信息服務的招聘模塊成為高校就業信息化建設的一個關鍵性問題。
1.1 招聘模塊功能單一,不同用戶間互動性差。目前各高校基本上均已按照國家教育部的要求建立了就業網站,但各高校就業網站實現功能各不相同,多數就業網站僅具有信息發布功能,功能過于簡單。部分高校就業網站為畢業生和用人單位開設了注冊、登錄功能,但也只能是管理自身用戶信息和瀏覽網站信息,不同用戶間不能進行信息互通,互動性不強。
1.2 信息來源渠道有限,更新速度慢。目前多數高校就業網站的招聘信息主要依靠學校就業主管部門提供,基本流程是用人單位提供單位證明材料和招聘信息,再由就業主管部門錄入和發布。此種方式過于傳統,院系和用人單位參與度不高,信息獲取數量有限。另外,由于各高校就業主管部門普遍存在工作人員少、負責事務繁雜的情況,常常出現單位提交招聘信息一定時間后才能發布,以至于招聘信息更新速度慢。
1.3 招聘信息缺乏有效開發利用,有待進一步數據挖掘。各高校每年發布的招聘信息都包含有很多對就業工作指導價值的信息。例如,從用人單位所在地字段的統計分析可以看出每年來校招聘的用人單位的地域分布情況,對高校就業市場的開拓有直接的指導作用。而目前高校就業網站僅是信息發布平臺,缺乏數據管理和挖掘,數據利用率不高,不能對就業管理工作提供有效支持。
1.4 資金投入有限,技術力量有待加強。各高校在開發建設畢業生就業網時投入的資金有限,有的高校還是零成本開發,缺乏必要的軟、硬件支持,限制了就業網站建設進一步發展。高校就業網站建設還普遍存在技術力量薄弱的問題。目前高校就業網站建設主要方式有:(1)由學校就業主管部門負責信息技術的老師設計建設,此方式的缺點是技術力量單一;(2)由學校就業主管部門的老師指導,組織有計算機特長的學生來設計制作,此方式存在學生隊伍流動性大的問題;(3)直接向計算機信息公司購買現成的網站,此方式設計的網站千篇一律,缺乏針對性和高校特色。因此,各高校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建立一支相對固定、技術開發能力強的信息建設隊伍尤為重要。
2.1 增強高校畢業生就業網招聘模塊的自助性、互動性。(1)建立自助式信息錄入系統。由畢業生自行錄入本人信息,用人單位自行錄入招聘信息,就業主管部門僅需要進行審核、監管即可,減輕就業工作量。(2)強化招聘模塊信息交流平臺功能。畢業生可以有選擇的向招聘單位投遞簡歷;用人單位可以向符合招聘要求的畢業生發送面試通知,回復畢業生的求職信,發布擬錄用名單等功能。(3)增加信息搜索功能。畢業生可根據求職意愿搜索用人單位名稱、單位性質、單位所在地、所處行業、招聘專業等用人單位信息;用人單位也可根據招聘需要搜索畢業生專業、英語水平、計算機水平、獲獎情況、社會實踐情況等畢業生信息。
2.2 加大資金、技術投入,提升高校就業信息化水平。(1)加入數據挖掘技術,充分開發數據對就業工作的參考價值。通過分析挖掘來校招聘的用人單位所在地域、專業需求量、招聘崗位要求等數據信息為學校的招生、教學等部門提供決策參考。通過分析畢業生英語水平、計算機水平、社會實踐情況、獲獎情況等數據信息來有針對性的指導和提升大學生就業能力與職業素質。(2)增加在線數據統計功能,實時反映招聘動態。在招聘模塊中建立實時顯示報表,實時反映來校招聘單位數、校園專場招聘會召開場次、各專業需求崗位數等信息,為就業管理工作提供參考依據。(3)建立視頻簡歷發布平臺、在線面試平臺、短信通知平臺、3G無線網絡訪問模式等,擴大信息覆蓋面。
2.3 特色版塊設置,美化用戶界面,簡化操作流程。(1)招聘模塊設計應根據高校就業工作特點和需要,設置具有高校各自特色的招聘信息版塊。(2)招聘模塊設計應根據大學生心理特征和喜好,選擇清新明快的色調,設計簡潔明了的用戶界面,增加畢業生和用人單位訪問就業網站的吸引力。(3)招聘模塊應簡化操作流程,提高可操作性,方便用人單位和畢業生使用。

圖1 高校畢業生就業網招聘模塊結構框圖
高校畢業生就業網站招聘模塊在建設中可采用B/S(Browser/Serve)結構,發布平臺使用Windows Server 2003操作系統與IIS 6.0 WEB服務器,后臺數據庫采用SQL server 2005,設置畢業生、用人單位、院系和學校四類用戶,從全過程化、人性化角度出發,構建具有高校自身特色的自助式畢業生就業網招聘模塊,結構框圖如圖1。具體介紹說明如下:
3.1 畢業生用戶實現功能
畢業生用戶可以管理個人信息,填寫、修改電子推薦表,搜索查看用人單位招聘信息,向求職意向單位發送求職信,建立個人求職單位庫,通過就業網站內信息交流平臺與用人單位溝通,實時顯示各求職單位錄用狀態。
3.2 用人單位用戶實現功能
用人單位可以注冊成為就業網用戶,管理單位信息,發布招聘信息,查看畢業生的電子推薦表,向畢業生發送面試通知、擬錄用通知等信息,通過就業網站內信息交流平臺與畢業生溝通,實時顯示意向招聘畢業生的錄用狀態。僅需發布招聘信息的用人單位可直接在就業網上填寫。
3.3 院系用戶實現功能
院系用戶可以審核、管理本院系的畢業生電子推薦信息,錄入和發布學院收集、登記的用人單位信息。
3.4 學校用戶實現功能
學校用戶負責組織、監督全校畢業生信息的填寫,發布全校各專業畢業生人數統計信息表,發布校園專場招聘會、畢業生“雙選會”信息,審核、發布用人單位招聘信息,建立用人單位地域分布、各專業招聘需求人數等數據統計分析表。
高校就業工作信息化在畢業生就業管理服務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只有建立起“以人為本”、覆蓋畢業生招聘工作全過程、具有高校自身特色的交互式高校畢業生就業網招聘模塊,才能更好地促進畢業生順利實現就業、用人單位找到適合優秀人才,才能使高校就業工作信息化建設邁上一個新臺階。本文在廣西大學畢業生就業服務網(http://job.gxu.edu.cn)進行了積極的嘗試,取得一定實踐經驗,得到了用人單位、畢業生和就業主管部門的認可,在此也希望能為高校就業工作信息化建設提供有益的參考。
[1]閆詠,夏伯平,林喜臣.高校畢業生就業信息化建設探究[J].文教資料,2011(1)
[2]樊文有,徐迅.學生就業管理服務信息平臺的實踐與創新[J].中國教育信息化, 2010(21)
[3]王武習,龐秉謙.高校就業信息網站建設與改革之路探索[J].中國大學生就業, 2006(4)
10.3969/j.issn.1001-8972.2011.24.046
廣西大學科研(合同編號:XGW090042)
曾志明(1982-),男,廣西平樂人,主要從事大學生就業指導與創業教育工作。
蔡立豐(1977-),女,上海市人,主要從事大學生就業指導、職業發展規劃和創業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