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夫
作 者:阿溟
出 版 社:重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年9月
定 價:25.00元
作為一個普通人接觸真正意義上的專業科普書籍可能并不多,但通常意義上的科普書我們可能都看過。然而就算如此,科學在我們的生活里可能仍是一個模糊而籠統的概念,正如《科學的邊角余料》作者自己的發問:科學到底是什么呢?科學究竟給我們帶來了什么?
作為一個普通人,面對科學,我們可能不曾認真地去思考過這個問題,甚至會認為那是個非常專業的命題,應當是科學家才會去關心的事情。然而,讀了《科學的邊角余料》這本書才真正地意識到科學和我們的生活是如此的接近,如此的息息相關。
那么,科學在我們現今的生活中究竟處于什么樣的位置呢?正像作者的描述:到目前為止,科學就像一個掙脫了韁繩的烈馬,嘶嘯著向前狂奔,卻沒有人試圖制止或者控制它。科學被這個時代推向了從未有過的至高地位,科學成為了這個時代可以傲視一切的高大“旗幟”,卻也逐漸拋棄了和其他學科之間的互動和交流。這使科學和其他學科被人為地劃分出了讓人難以想象的巨大鴻溝,這使得科學另類而獨特。
所以,面對現實,要“反思科學”真的很難,這需要你首先跳出既定的思考模式。而這對于生長于科學成果鑄成的現代社會的我們而言尤其困難。
然而,即便如此,面對現實,我們仍然不得不去思考這個命題。因為,隨著科技的發展,科學與人類的關系也越來越密切,它正在成為每個人一生中無法不正視、迫切需要去思考的命題。
如今,科學已經成為人類解釋世界和自身的答案和手段,但科學究竟給我們帶來了什么,卻沒有答案。我們究竟該站在哪個角度,如何去思考這個問題呢?也沒有人能給出答案。就算是本書,也只是在引導大家去思考—其實,無論你站在哪個角度去審視,這本書都不是一本通常意義上的科普書,雖然,書名冠以“科學”的字眼,但它并非一本板著面孔的科普書,而是一本充溢人文關懷的人文書籍—作者以一個對科學有所了解的內部人士,站在人文和社會的視角為我們洞開了科學這扇窗,揭開了科學世界的神秘面紗,為世界,也為全人類作了一次打入科學世界的“細作”—作者以有限的思考能力,為我們尋找到了科學界的種種讓人無法解釋的疑問。
可以說,本書是作者結合了種種人文思考之后去反思科學的產物,很酷,但并不冷漠,在冷靜而理性的思考背后,帶著一絲對人類的悲憫與無限溫情—使我們清楚地看到了人類的生老病死與科學的種種細微關系。甚至通過探討科學與世界、科學與人類、科學與人文世界,來提醒人們科學出發時的原點,提醒人們不要違背了科學精神。
在這本書里你不會看到科學慣有的驕傲姿態,也不會看到以科學之名,嬉鬧雜耍挑逗讀者、販賣科普的文字。同樣,你也看不到浮淺的、娛樂性的垃圾論點,這些文章都是嚴肅的、冷靜的,是經過了無數次苦苦思索的最棘手的命題,并且惡狠狠地逼迫你思考個不停。
然而,在如今光芒萬丈的科學主導的世界里,這樣的文字依然只能是“邊角余料”,但是,這些文章所提供給我們的思考習慣將會成長為積極而強大的精神食糧—而這也正是本書的目的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