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志明 熊廣平 任春華
普及農村電影放映,實施農村電影數字化放映“2131”工程,是國務院對基層電影放映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一項惠及千家萬戶的民心工程。搞好農村電影放映工作的關鍵,就是加強對電影放映隊伍的管理。當前,在電影放映隊伍的管理中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比如農村電影隊伍的管理歸屬、鄉鎮在農村電影放映過程中的角色定位、數字電影普及之后放映人員的選配和培訓機制、農村放映員的基本保障等等。這些問題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農村電影放映隊伍的工作積極性,從而影響到農村電影放映的整體效果。各級各地對農村電影放映隊伍的管理雖然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辦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與日益發展變化的形勢仍不相稱。筆者嘗試從隊伍建設、管理機制和政府扶持等方面入手,探索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
充實放映隊伍。選配一批素質高、作風硬的年輕農民加入到農村放映隊伍中?,F在,農村電影放映隊伍面臨年齡老化、后繼乏人的嚴峻形勢。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放映報酬偏低,二是工作條件艱苦,三是沒有納入社會保障體系。針對這些情況,要逐步改善農村電影放映條件,提高放映人員的放映報酬;要加強對農村電影放映工作的宣傳力度,讓更多有文化、有知識的新型農民充實到放映隊伍中來;要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機制,探索解決電影放映人員社保的資金和渠道,切實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從根本上保證農村電影放映隊伍的穩定。
理順隸屬關系。當前,農村電影放映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個別鄉鎮對電影放映工作不重視,認為放映工作是廣電部門、放映單位的事;個別村干部不配合,對放映人員放映取證蓋章故意設置障礙。這主要是由于地方電影公司從文化部門剝離,而廣電部門在鄉鎮沒有建立相應的站所,農村電影放映隊在基層鄉鎮更像一個民間機構。雖然大多數鄉鎮對電影放映工作都比較重視,各縣(市)電影公司也有相應的放映員管理機制,但是,這支游離于鄉鎮編制之外的隊伍,卻沒有一個正式的歸屬。而縣市電影公司由于受到編制和投資成本的限制,也沒有將他們納入正式編制之內。這些問題給農村電影放映工作的正常開展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對穩定農村放映人員情緒、提高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帶來了許多消極影響。因此,在當前放映隊伍與鄉鎮廣電站無法兼容的情況下,可以考慮設立一個鄉鎮廣播電影電視宣傳管理站,隸屬于縣(市)廣電部門管理,主要職能為開辦農村廣播,進行電影放映,向上級主管部門提供新聞宣傳線索,完成其它廣播電影電視宣傳報道任務。
加強政府扶持。長期以來,農村電影放映網絡的建設以及放映隊伍的管理、技術培訓等工作都是由縣(市)電影公司來承擔??h(市)電影公司本身也面臨放映成本不斷增加的問題,特別是實行數字化放映后,設備使用費、影片訂購費、設備維護費等都比膠片電影成本高,而公益電影放映補貼標準還是六年前制定的??h(市)電影公司雖然十分關心廣大農村放映人員,但對于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卻顯得力不從心。2007年江西省文化廳、省財政廳、省發改委、省廣電局聯合下發的《關于加強全省農村電影工作的意見》要求,要“按照有關規定,建立勞動保障制度,保持農村電影放映員隊伍的穩定。”因此,建議將農村電影放映工作納入到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范疇,明確縣級電影公司的職能定位,并賦予其一定的行政管理職能,抓緊制定一套全省統一的標準,解決農村放映人員社保問題。
建立長效機制。2007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廣電總局等部門 《關于做好農村電影工作意見的通知》中明確指出:“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視農村電影工作,將其列入議事日程,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納入文化體制改革統籌考慮。要落實領導責任制和工作責任制,建立政府分管負責同志牽頭,廣電、發展改革、財政、文化等有關部門共同參與的工作協調機制。”農村電影放映工作作為政府的一項民生工程,首先應該強化各級特別是鄉鎮對協助做好放映工作的責任意識,將電影放映工作納入縣(市)對鄉鎮的考核內容。其次,縣(市)廣電主管部門要根據電影放映目標要求,制定一整套規范的檢查獎懲機制,特別是在場次落實、放映質量等方面,要有詳盡的檢查登記和信息反饋機制,切實讓廣大農民看到電影、看好電影。再次,加強對農村放映人員的管理。對于工作積極、表現優秀的農村放映人員,要予以表彰獎勵;對于消極怠工、虛報瞞報放映場次的行為,要堅決予以打擊,情節惡劣者要清除出放映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