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莉蓉
策劃是地方廣電報創新的靈魂,也是其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深度報道的著眼點在于靠 “深”來打動人,并讓人發現新東西。這就要求前期策劃工作要做精做細,對可預見的新聞,在發生之前做好準備及鋪墊。一旦新聞發生,按工作預案進行報道和追蹤,并預見到其發生的情景及可能出現的情況,在人力配備和報道技巧上做好充分準備,從而不因自身局限而失時、失誤,落后于人。
2007年至2011年,宜春市連續舉辦了五屆月亮文化節,充分挖掘宜春的月亮文化資源,打造月亮文化品牌。這是宜春市委市政府的一項中心工作,也是宜春百姓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社會關注度高,新聞點較多。為此,《宜春廣播電視報》提前策劃宣傳方案,派出記者專門負責,隨時關注其動態。在連續五屆月亮文化節的報道上,以縱深報道、深度開掘、做深做透、意義重大四要素作了一系列的深度報道?!耙舜涸隆ぶ腥A情——2009年中央電視臺中秋晚會”是宜春市第三屆月亮文化節的重頭戲,晚會總導演郭霽紅在宜春拍攝“秋晚”期間,所到之處無不引起人們的極大興趣。在該場晚會直播前,她接受了本報記者的獨家專訪?!兑嗳?、亦剛、亦從容——訪2009中秋晚會總導演郭霽紅》通過人物的典型事例和生動細節,讓一位才貌雙全、剛柔相濟的美女導演躍然于紙上,讀后使人油然而生感動,肅然而生敬意。
2011年7月25-31日,中央電視臺二套連續播出七場在宜春舉行的第十一屆CCTV模特電視大賽節目。面對在宜春為期一個月的錄制工作,《宜春廣播電視報》召集全體記者、編輯集思廣益,制定了詳細的采寫提綱?!兑舜簭V播電視報》在這次策劃中抓重點、抓亮點、抓特色,先后采訪了本次模特大賽執行總導演張燕,主持人李佳明、歐陽智薇以及特邀評委撒貝寧、阿丘、汪涵等名主持人和參賽選手,讓宜春讀者近距離地與明星面對面。
深度報道求“活”主要體現在采寫形式上的“鮮活”。首先,記者要有“保鮮”觀念,要將新聞稿件寫得生動活潑,耐人尋味;要有現場感,再現當時的情景;要想方設法把抽象的新聞事實通過活生生的文字變成形象真實的情景再現。2010年《藝術人生》中秋特輯在宜春明月山錄制,《宜春廣播電視報》派出記者,整整一天,寸步不離欄目組,采寫了人物專訪、花絮等多篇深度報道。其中,專訪《藝術人生:演繹人生的藝術——訪<藝術人生>制片主任李廣志》圍繞著“感人”這一主題,講述了《藝術人生》欄目組發展道路上一幕幕令人感動的故事,真實再現了劇組溫馨和睦的氛圍。
求“新”的另一個要求是記者要有創造性思維。在確定報道題材之前,策劃者都置身于讀者的角度,來一次換位思考。在2011年中央電視臺元宵晚會上,《宜春廣播電視報》記者獲知宜春的潘一之獲得春晚征聯第一名,獨家專訪了這位想做隱士的對聯名家?!秾Χ撜撸灰载炛L對聯名家潘一之》展示了這位對聯獲獎大王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生故事。文章一開頭并沒有寫潘一之的對聯,而是從“一生情至重,百善孝為先”入手,表達了他對父母的親情和孝心。此文在當地引起了很大反響,曾掀起了一股楹聯熱潮。
深度報道一般篇幅較長,《宜春廣播電視報》除了在寫法上插入小標題或采用對話等各種形式以外,在編輯排版時,也注重用版面語言說話,力求用形式活潑、大方有序的設計,讓新聞稿件讀起來輕松有趣。2011年第十一屆CCTV模特電視大賽系列宣傳報道,《宜春廣播電視報》“近水樓臺先得月”,全程跟蹤整場賽事,連續刊登了封面模特晉級照片、人物專訪、賽事報道等,圖文并茂。這種報道形式既美化了版面,又讓讀者全面了解到了這場全國矚目的賽事的詳細情況。報道內容做深做透
深度報道要有貼近性,要貼近生活、貼近本地、貼近讀者。作為編輯記者,我們不能只按自己的喜好來選擇和寫作新聞稿件,而應站在讀者的角度把讀者最需要、最關心的東西挑出來給他們看。媒體和讀者的關系度與讀者的感興趣度,是判斷題材重要的標尺。有一年綠豆價格瘋漲牽動著不少百姓的心,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宜春廣播電視報》記者迅速出擊,客觀公正地報道了這些現象。專稿《誰是推高豆價的罪魁禍首》從市場行情、批發商家、顧客聲音三個方面展開調查,現場感強,報道客觀公正、理性。在走訪了相關職能部門,初步弄清了誰是推高豆價的罪魁禍首后,記者又在網上搜索專家觀點,利用“三說”為讀者解疑釋惑。最后,記者以自己的視點來剖析事件,呼吁職能部門能夠有所作為,并提出了具體做法。通篇文字活躍,幽默詼諧中卻透露著悲情;結構布局合理,層次分明;例證充足,說服力強;以“記者視點”作結,突出主題。
深度報道還要具有地方特色,真實反映本土人文動態?!稊堅戮盘欤簤粼律角f成就夢想》通過繪聲繪色地描寫宜春明月山夢月山莊的自然風光和山莊特色,把一個“水美、山美、霧美、月美”的夢月山莊如夢似幻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宜春廣播電視報》力求把深度報道做深做透,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強。英雄王茂華、譚良才火海救人是一起轟動全國的舍已救人壯舉,雖然國內其他媒體都做了報道,但《宜春廣播電視報》作為本地媒體,具有天然的新聞資源優勢,對整個事件了解得更透徹。為了寫好這篇報道,記者前往事發地深挖細究,專稿《英雄翁婿 大愛無疆》詳細敘述了事件發生的經過以及社會各界對救火英雄王茂華、譚良才的愛心接力?!坝⑿鄣侥睦铮睦锞陀縿右还蓯坌拇蟪??!蔽恼聸]有虛情假意,沒有矯揉造作,充滿人情味,弘揚了正氣,體現了一種人文關懷,讓人們深深地感受到了大愛的力量。文章見報后,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