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娟
隨著有線電視網絡數字化升級,光纖會越來越靠近用戶端,廣電HFC雙向網改中接入網的改造,即最后的100米最為關鍵。目前EoC技術較為適合接入網雙向改造,筆者將從廣電網絡特點和要求出發,對各種EoC技術進行技術對比和探討。
EoC是在同軸電纜上傳輸以太網數據的技術統稱。EoC技術分為無源EoC和有源EoC。無源EoC直接把以太網的基帶信號通過無源器件耦合到同軸電纜中傳輸。它要求局端數據信號必須到樓道,從樓道到用戶端CABLE網絡必須為星型,且經過的CABLE網絡不能有分支分配器。另外,由于采用簡單的信號耦合,無源EoC抗干擾能力差、對阻抗匹配要求高,CABLE線懸空會導致網絡自環不可用等問題,因此其實際使用中適應性比較差。這些條件使無源EoC無法適用于廣電常見的樹型網絡。
有源EoC技術大多是基于調制技術 , 比 如 Moca、HPNA、Homeplug、WLAN降頻等技術。它是將數據信號調制到能在CATV同軸網傳輸的某一頻段上,然后將CATV信號和調制后的數據信號混合傳輸。由于有源EoC采用了先進高效的調制方式以及錯誤校驗技術,克服了無源的缺點,具有傳輸距離遠、較高帶寬、支持QoS、支持集中網管等優點,所以在接入網雙向改造中,有源EoC成為首選。
按照有線數字電視頻道配置指導性意見以及實際應用,為兼容現有的頻率分配,可供EoC使用頻率有兩個部分,一是低頻 5—65MHz,二是高頻860MHz以上。如果采用高頻技術,考慮到實際要和860MHz數字電視頻道兼容,而頻段隔離濾波器的性能和通帶與阻帶的變比相關,阻帶太窄,高頻隔離、混合濾波器成本很高且很難做好。現有網絡存在大量 550MHz、750MHz的網絡,無法滿足高頻傳輸的要求,且大部分分支分配器雖然是5—1000MHz,但850MHz以上高頻的特性會變差,超過1GHz頻率后,特性更是難以保證。另外,800MHz的衰減約為50MHz的四倍,采用高頻技術無法滿足現有光節點覆蓋。如果采用低頻技術,由于低頻衰減較小,即使等效-5電纜400米長度的衰減也才20dB,加上35—40dB的衰減,也小于60dB,可基本滿足光節點覆蓋。
從上面低頻和高頻的分析可知,低頻更合適EoC的傳輸,但HFC網絡低頻也存在匯聚噪聲和低頻干擾大的問題,因此必須對有源EoC的具體技術進行對比分析,為有源EoC的技術選擇提供理論依據。
目前采用高頻的EoC技術有兩種,一種是基于WiFi的WLAN技術,另一種是基于MoCA技術。WiFi技術中有采用降頻到1GHz左右和直接使用兩種,由于WLAN是2.4GHz頻道,衰減太多,基本不用考慮。本文中僅針對降頻的WLAN技術來分析。WLAN是一種經廣泛驗證和規模使用的無線技術,但其MAC和PHY特性可以適應無線多徑傳輸、快速衰弱的時變信道。Cable信道有衰減、延遲失真、噪聲等都相對穩定的特性,是一種相對可靠的信道。因此這兩種信道的不同導致其實際應用效果差別很大。MoCA技術采用OFDM技術,抗干擾比WLAN要好,但如果作為接入網方案,則存在覆蓋性、改造成本、高頻噪聲容易注入、芯片成本高和網絡適應性差等問題。
目前低頻技術上比較接近要求的有兩種,一是PLC,二是HomePNA。考慮到低頻不可避免存在噪聲,因此抗干擾能力成為接入網中低頻選擇的一個重要指標。HomePNA使用低頻段(4-20MHz 或 12-28MHz),物理調制技術采用FDQAM。雖然FDQAM通過降低數量,多次拷貝傳輸來提供糾錯,但其抗干擾能力遠不如OFDM,且MAC技術主要是考慮家庭互連,接入MAC數、用戶數受限制。而PLC電力線通信技術采用OFDM技術,抗干擾能力非常強,很容易適應Coax傳輸。同時,由于電力線可以認為是一個開放空間的網絡,為避免其信號對外輻射,干擾相應頻道的無線電臺等,其工作頻率可編程,按照Cable網絡要求來調整。采用PLC具有廣覆蓋、抗干擾能力強、高帶寬、帶用戶數多等特點。
采用低頻技術的目的是做到光節點覆蓋,這使得光節點到用戶采用無源同軸網絡來傳輸,從而降低設備維護成本和提高網絡可靠性。同時,現有的同軸分配網絡基本不需要改動,對放大器等設備進行無源低頻旁路,提供低頻通道。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有源EoC主要解決的還是雙向HFC網接入網的改造,覆蓋、施工簡單,保持現有同軸分配網不改動或者少改動很重要,因此低頻在這方面更為合適。但這僅僅是從技術上進行分析,在實際選擇上,需要綜合考慮廠家的規模、生產能力、研發能力、售后服務等多方面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