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雯 黃蕃娟
數字電視機頂盒是隨著電視系統的更新而出現的一種新型的消費電子設備。它是一種能夠讓用戶在現有模擬電視上觀看數字電視節目,進行交互式數字化娛樂、教育和商業化活動的電子產品。隨著數字電視業務的不斷發展,機頂盒作為接收數字電視的新興家電正悄然地進入千家萬戶。
目前,在數字電視的產業鏈中,網絡運營商主要是負責對信號的傳送、網絡的維護、用戶的管理與服務。設備制造商負責所有基于傳輸設備與終端產品的制造與提供,其中機頂盒的生產是最重要的一環。
機頂盒是數字電視不可缺少的終端硬件設備,它的配置有高有低。低檔次的機頂盒內置:解調器、EPG(電子節目指南)發生模塊、完成解復用、解碼、控制驅動等功能的中央處理器、軟件更新等。這種機頂盒只能接收沒有加擾處理的數字信號,顯然它不適合付費電視業務的發展。中檔機頂盒除了擁有低檔機頂盒的這些配置外,中央處理器還加入了CAS解擾功能和智能卡讀卡器,它和前端的CAS組成了付費電視業務運營技術支撐平臺。高檔機頂盒在這基礎上又加入了中間件。中間件的目的是為有線電視的各個應用提供不同硬件環境和操作系統下統一的軟件平臺。它可以方便地增加各種業務應用而不需要改動底層系統,促進應用層的更新,如電子節目指南、交互電視、交互游戲等。中間件的加入使機頂盒相當于一臺桌面PC機,它使機頂盒具有交互性、可操控性強,開發其他應用業務容易等優點,可將VOD(視頻點播)、互聯網接入、IP電話、視頻會議等各種業務功能集于一身。這種機頂盒可以說是真正意義上的家庭多媒體應用控制中心。但是,不同檔次的機頂盒其價格也相差懸殊,低檔的價格便宜,但由于它不支持付費電視業務而可不選;高檔的價值昂貴,不利于市場的啟動。因此在現階段,最適宜的就是中檔機頂盒了。
機頂盒在技術上和數字前端的軟硬件存在著對應的關系。例如:碼流格式、SI信息(產生EPG的業務信息)的數據格式、CAS、智能卡接口格式和傳輸協議等,這些都必須要形成一個技術上的標準體系來進行規范,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技術標準。但是到現在,國家還沒出臺相關的技術標準,這直接導致了數字電視產業盲目的技術路線,使運營商和設備制造商在技術層面上無所適從。特別是對網絡運營來說,將要承受這種盲目技術路線所帶來的機頂盒(技術更新換代)資金投入的財務風險。現在的數字電視熱其實是單方面的市場推動,它忽視了行業基礎和數字電視標準的影響,正常來說應在國家標準頒布后再啟動市場。由于技術標準還沒有,在終端設備(機頂盒)上,設備制造商只能是根據網絡運營商前端的軟硬配置情況(主要是CA系統)來定制機頂盒,這樣的機頂盒不具備普遍適用性,只對相應的網絡運營適用。因此用戶只能使用網絡運營商指定的機頂盒,用戶缺乏個性化選擇,這將不利于市場的推廣。
隨著市場的成熟,技術標準的完善,機頂盒將實現機卡分離。所謂機卡分離就是將機頂盒內的CA功能模塊分離出來,并將它移植到智能卡或PC卡上,兩者之間規定統一標準的接口,機頂盒不再進行CA處理,那么設備制造商就可以生產出具有統一CA接口的機頂盒,而運營商只是負責提供具有統一接口的智能卡或PC卡就可以了。由此,機頂盒的生產將不再受運營商CA系統配置約束,這樣一來,運營商也可以脫離機頂盒的銷售,只銷售智能卡或PC卡,用戶在市場上可任意選擇自己喜歡的機頂盒,插上智能卡或PC卡就可以看到自己需要的電視節目。這種現象就好像現在的手機市場。機頂盒的銷售將不再成為瓶頸,數字電視的發展將會進入到一個良性循環階段,迎來一個全新的發展高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