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文國 單小書 本刊記者 劉向宇
叫響雷鋒品牌 推進創先爭優:撫順市弘揚雷鋒精神 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紀實
文/陳文國 單小書 本刊記者 劉向宇

又是一年春來早,撫順大地和風吹拂、生機盎然。然而,今春的“雷鋒城”卻非同以往。全市上下正在廣泛開展的創先爭優活動,猶如燎原之火,為這里平添了一份熱情、一種動力。“創先爭優”日漸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追求,230萬人民戮力同心,在“十二五”的起點上強力“起跳”,向恢復經濟全省第四目標昂首奮進。
事業需要引領,時代需要先鋒。中共撫順市委站在歷史和政治的高度,充分認識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的重大、深遠意義。市委認為,在黨的基層組織和黨員中深入開展創建先進基層黨組織、爭當優秀共產黨員活動,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的實際步驟,是鞏固和拓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成果的重要舉措,是統籌推進黨的建設的一項重要的經常性工作,也是新形勢下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的有效載體和有力抓手。
市委要求,全市各級黨委都要認真開展這項活動,在廣大基層黨組織和黨員中營造學習先進、爭當先進、趕超先進的良好風氣,推動基層黨組織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黨的基層干部充分發揮骨干帶頭作用、廣大黨員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為實現撫順提速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創先爭優活動為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一組數字就是對撫順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取得可喜成果的最好詮釋。到2010年末,全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880億元,年均增長16%;財政一般預算收入達到80億元,年均增長25.7%,實現了三年半翻一番;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年累計完成2146億元,年均增長37.8%。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年年均增長分別為13.8%和13%。
撫順是一座先進人物輩出的城市。這一方沃土曾經滋養過雷鋒,雷鋒精神在這里孕育,并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近半個世紀以來,雷鋒精神被撫順市先進人物傳承光大,并不斷被注入新的時代內涵,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雷鋒精神已經內化為撫順的城市之魂。撫順市委、市政府決策者們清醒地認識到,一個人需要一種精神作支撐,一座城市亦然。撫順要實現科學發展,必須發揮城市自身優勢,叫響雷鋒這一品牌,深入開展學習實踐雷鋒精神活動,大力弘揚雷鋒精神,讓雷鋒精神滲透到城市的每一個角落,為撫順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組部部長李源潮積極評價撫順市學雷鋒在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中發揮的示范引領作用。去年7月,李源潮同志在遼寧調研創先爭優活動期間來到撫順雷鋒紀念館。他特別指出,雷鋒就是一個創先爭優、無私奉獻的典范。要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把雷鋒精神發揚光大,使創先爭優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追求。
按照中央和省委的指示精神和要求,撫順市委書記劉強提出:“作為雷鋒精神的發祥地,撫順人民始終高舉學習雷鋒的旗幟。在創先爭優活動中,撫順市更要大力弘揚雷鋒精神,讓雷鋒精神的旗幟在創先爭優活動中高高飄揚。”
創先爭優活動中,撫順市分領域、分行業、分系統、分層次打造具有撫順特色的學雷鋒品牌項目。在社區農村,打造出了“三爭創”、“三級聯創”、“三向培養”工程等品牌項目;在機關,著力開展了“雷鋒號”集體創建工作;在企業,重點開展了以“王海班”為標桿的“雷鋒班組”建設活動;在服務窗口行業,積極開展了“雷鋒號”車組、“雷鋒式白衣天使”、“雷鋒式服務明星”和“雷鋒式輔導員”等品牌創建活動。在全市市民中開展了“學雷鋒、比美德、作奉獻、促和諧”活動,深化了“百姓雷鋒”評選活動和“撫順學雷鋒志愿者在行動”品牌活動。目前,全市創建各類“雷鋒式窗口”1828個;建立黨員志愿者服務隊伍、黨員義工隊伍2965個;黨員服務群眾達14.79萬人次。
“沒想到只給市婦聯打了一個電話,就幫我解決了這么大的問題。”家住順城區新華街道銀川社區的王大姐,肢體二級殘疾,始終一個人租房子生活。自從撫順市制定申請經濟適用房政策后,王大姐看到了希望。當申請成功后,她又被一兩萬元的購房款難住了。她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撥通了撫順市婦聯主席王玉霜的電話。王玉霜第一時間來到她家,現場協調相關部門,為她解決了房子問題。
創先爭優,凝聚的是力量,播種的是希望。伴隨著全國上下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的滾滾熱潮,撫順市認真總結了學習雷鋒、郭明義的內在規律,找準了與社會發展、群眾心理的結合點,擴大了雷鋒精神、郭明義精神的影響力、感召力,著重在常態性、深入性、廣泛性上下功夫,進而建立一個創先爭優的長效機制。
創先爭優活動實踐中,撫順市形成了特有的“看、誦、評、議、講”多層面、多樣式的學習教育活動。“看”就是組織黨員干部參觀雷鋒紀念館、觀看電影《雷鋒》;“誦”就是以“誦紅詩”活動為載體,號召黨員干部誦讀贊頌雷鋒的詩章;“評”就是堅持評選具有時代特點的學雷鋒典型,開展了“百姓雷鋒”年度人物評選活動,啟動了“打造雷鋒品牌,共創雷鋒式集體”活動;“議”就是分領域開展“學習雷鋒精神、做雷鋒式黨員干部”、“創先爭優與雷鋒精神共同的時代特征”專題研討;“講”就是將雷鋒戰友喬安山以及撫順市歷年評選出的“百姓雷鋒”年度人物組織起來,深入基層開展“學雷鋒爭先進,促提速創和諧”巡回報告。豐富多彩的學習教育活動,激發了創先爭優的熱情,凝結出“雙五工程”的亮點:基層黨組織堅持研究和破解一個突出問題、創造和形成一個工作亮點、創新和完善一項黨建工作制度、培養和樹立一個先進典型、搭建和提供一個黨員發揮作用的平臺;廣大黨員重溫一次入黨誓詞、為社會和他人做一件好事、幫扶一名困難群眾、就黨的建設提出一條合理化建議、在立足崗位服務社會方面創造一項佳績。
一場由全市20萬名共產黨員參加的“弘揚雷鋒精神,爭做時代先鋒”主題實踐活動戰役在撫順大地全面打響。
“我原來體重70多斤,現在123斤,是白艷杰書記和社區干部們把我‘喂’胖了。”望花區工農街道北厚社區居民董小輝笑呵呵地對記者說。董小輝是單親母親,經歷兩次不幸的婚姻和兩次大手術的重創,沒有工作、帶著女兒寄居在哥哥家的她對生活產生了絕望。社區黨總支書記白艷杰在入戶走訪時了解這些情況后,第一時間幫她辦了低保,為她安排了公益性崗位,還在社區最繁華的地方幫她支起了烤肉串攤。生活穩定了,董小輝和女兒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在創先爭優活動中,全市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通過立足崗位創佳績、服務群眾促和諧,引領和帶動廣大群眾推動科學發展、推進改革創新。
撫順市把經濟建設的主戰場作為創先爭優的磨刀石。在沈撫新城建設這個事關撫順未來發展的重頭戲上,堅持把黨組織和黨員的力量向沈撫新城集聚,上半年向沈撫新城派出50多名黨員干部,在攻堅克難的崗位上挑大梁、擔重任,發揮骨干作用。在促進項目落地這個“老大難”上,突出黨員的帶頭作用,設立了黨員責任區、示范崗,成立了黨員突擊隊,從全市抽調一批黨員干部,組成項目落地督導組,開展“當聚財先鋒、創引資佳績”主題活動,有力促進項目引進和落地。在打造優質軟環境這個新課題上,面向黨政機關開展“服務全面提速、機關爭作表率”活動,組織30個重點職能部門面向社會公開承諾,改進工作作風,機關的行政效能和服務質量明顯提升。
在創先爭優活動中,撫順市經歷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特殊考驗。去年汛期,東部山區發生了“7·31”特大洪災。險情面前,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時刻挺身而出,不顧個人安危,帶領廣大群眾奮起抗洪搶險,把勇斗洪魔作為創先爭優的主戰場。
有的黨員在洪水到來前,不顧個人安危在深夜叫醒和組織群眾轉移;有的黨員在山體滑坡不時發生的情況下,冒死為群眾探尋避險道路;有的黨員一心撲在抗洪一線,全然不知自家的六間房子已經片瓦不留;有的黨員忙著轉移群眾將年幼的孩子留在家中,當他們最后避險時,前腳剛邁出院門,房子便轟然倒塌。為奪取抗洪救災的全面勝利,撫順市委下發了《關于在抗洪救災中創先爭優,發揮好各級黨組織和黨員作用的通知》,市級領導分片包干,各委辦局對口救災,基層黨組織靠前指揮,3萬多名黨員干部投身抗洪救災第一線。哪里有危險,哪里就有黨員干部的身影。在困難面前,撫順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成為沖不垮的堡壘,壓不倒的旗幟。
“創先爭優不是黨員干部的孤芳自賞,它需要扎根于廣大人民群眾的深厚土壤。人民群眾是創先爭優活動的服務對象,也是檢驗活動成效的‘第一考官’”。中共撫順市委常委、組織部長劉玉瑋如是說。
自創先爭優活動開展以來,全市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通過“黨員領導干部走進千家萬戶”、“和諧社區(村)創建”、“黨員先鋒崗”評選、“雷鋒式窗口”創建等具體惠民行動,真正夯實了組織建設、密切了干群關系、形成了發展合力。
望花區光明街道興光社區有一位居民叫于鳳,她和丈夫都是下肢癱瘓的殘疾人,夫妻倆平日靠修鞋、擦鞋、配鑰匙等一些零活兒維持生活。2009年,望花區的危舊樓改造工程正式開始,街坊鄰里都拍手稱快,興高采烈地搬家、選房。可這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對于于鳳一家來說卻是一道坎,沒有積蓄、行動不便,夫妻倆真的不知道怎么辦才好。得知這一情況后,街道干部多次與開發商溝通協商,最終幫助于鳳一家爭取到了一筆搬家費和回遷后安置一樓等優惠政策,并主動幫助于鳳搬了家。于鳳對記者說:“社區在精神上、物質上都給了我最大的安慰,我會用自己的光和熱來感謝黨,感謝政府。”
為了遞交一份人民群眾滿意的答卷,撫順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都在用心、用情、用愛關心著每一名群眾。目前,全市近萬個基層黨組織和20萬名黨員干部積極作為,共設立了黨員責任區1213個,設立黨員先鋒崗、示范崗7186個,結成幫扶對子3.9萬個,參加幫扶黨員4.2萬人,解決制約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1379個,帶來經濟效益4.3億元,全市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共計11.9萬件。真正做到了黨員干部受教育,人民群眾得實惠。
在蓬勃發展的“雷鋒城”里,在人們幸福的笑容里,可以看見創先爭優活動的精彩故事正在撫順大地不斷演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