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季玉珠 鄧祥生
港建與黨建同步起飛
文 /季玉珠 鄧祥生
丹東港集團黨委堅持圍繞服務港口建設大局,開展黨建工作,引領黨員為丹東港跨越發展建功立業,推動丹東港集團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快速發展。連續5年,港口貨物吞吐量以每年25%以上速度遞增。企業先后獲遼寧省“先進單位”、“五一勞動獎狀”、“文明港口”等稱號;被全球海運峰會評為“2009年中國航運物流之星”。2010年,集團黨委被首批命名為遼寧省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示范點。
一、創新組織設置,適應企業發展。為適應港口規模、吞吐能力快速發展的需要,黨委圍繞企業改革,港口產權關系和組織結構的變化,及時建立、調整、完善黨的基層組織,形成嚴密的基層組織體系和覆蓋整個集團的工作網絡。一是凡組建新的經營生產單位,同步建立黨的組織;二是凡新招收員工黨員,一周內編入黨的組織;三是調整生產經營組織結構,同步調整黨的組織,將黨的基層組織和黨員這一寶貴資源合理配置到港口發展建設中,做到相互促進。
二、創新培訓體系,提升隊伍素質。黨委以全面提高黨員政治業務素質為重點,采取集中培訓與編發材料自學、專題研討與以會代訓、網絡教育與參觀考察相結合等形式,加強黨性教育和大局意識教育,提高黨員的政治素質;通過開展崗位成才、爭做技術能手等競賽活動,提高黨員技能素質,塑造更加貼近時代、貼進企業的黨員隊伍。通過建立上下聯動,多層次、多形式的黨員技能培訓體系,提高黨員帶領員工創業的能力。
三、創新工作程序,壯大黨員隊伍。針對企業新員工多,黨員數量少,年齡偏大的現狀,黨委研究制定了《發展黨員工作五年規劃》等制度,以提高發展黨員工作的科學化水平。對重點部門、一線崗位工作骨干進行重點培養,及時把那些政治素質好、工作能力強、在員工中有威信的人吸收到黨內來。為了保證黨員發展質量,黨委每年都舉辦入黨積極分子和預備黨員培訓班,進行黨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教育。
一、堅持以人為本理念,關心黨員疾苦。集團黨委利用信息網絡和摸底調查,建立困難黨員和員工檔案,開展“走近困難黨員送溫暖”活動。2008年8月,大東港作業區老黨員田樹海突發心臟病,被送往醫院搶救。集團黨委得知消息后,立即帶著5萬元前去探望。2009年2月,儲運部理貨員張華東的兒子患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妻子下崗并患有腎病綜合征,集團黨委及時送去10萬元錢。黨委還建立了“困難黨員救助基金”,幫助困難黨員解決治病就醫、子女就學、家屬就業和住房困難等問題。5年來,集團黨委救助家庭困難黨員和員工達700多人次,捐款90多萬元。

二、活躍文化生活,營造健康向上的氛圍。黨委重視加強黨員和員工的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開展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調節黨員、員工的情緒和心理,激發勃勃生機和旺盛活力。2010年投入20多萬元,建立了11個黨員活動室,購置了黨旗、宣傳欄板、文體器材和書刊等物品。定期會同工會、共青團組織舉辦各種文體活動和書畫展等。不僅推動了企業文化建設,也增強了企業的親和力、向心力,調動了廣大黨員和員工為港口快速建設發展的積極性。
三、表彰宣傳優秀黨員,充分發揮典型示范作用。集團黨委利用《丹東港口》等各種輿論工具進行宣傳,引領廣大黨員在港口跨越發展中發揮作用。固機隊隊長于勇,十多年來率領全隊員工裝卸貨船萬余艘次、貨物3億噸,沒有發生一起重大事故;主持技術革新10多項,為企業節約生產成本作出了貢獻。集團黨委通過事跡報告會、制作電視片等多種形式宣傳于勇的事跡,在全港掀起“遠學許振超,近學于勇”的熱潮。
一、圍繞港口建設目標謀劃黨建工作,做到配套同步、與時俱進。為保證各項任務的完成,集團黨委組織成立了15支黨員突擊隊、攻堅隊,搶速度、保質量,每年都按時或提前完成了任務。大東港作業區是丹東港擔負生產裝卸任務量最大、最重要的單位。2009年是困難最大,考驗最嚴峻的一年。面對糧食、鋼材、煤炭等不斷增加的多貨種生產任務對自身能力和素質的挑戰;面對泊位緊張、機械緊張和鋼材船舶大型化,作業難度高等諸多不利因素,作業區黨委5名班子成員靠前指揮,以身作則,發動黨員和技術人員克服困難,現場模擬,攻克科技難題。經過努力,創造了開港以來的三個第一:第一次接卸了6萬噸的大豆船;第一次裝卸了5萬噸外貿卷板船;第一次以23小時的速度完成了4.47萬噸煤炭的裝船作業,使小時作業效率提高80噸,為圓滿完成港口全年吞吐量任務作出了重要貢獻。
二、創新黨組織活動載體和方法,為黨員搭建發揮作用的平臺。近年來,黨委先后開展了“我為港口獻一計”、“港口科學發展先鋒行動”等活動,有效地調動和激發了黨員獻身于港口建設發展的積極性,展現了廣大黨員的聰明才智。5年來,為港口建設發展提出意見和建議達5600余項,義務獻工就達9600多個;通過修舊利廢,內部挖潛,為集團節約資金1000多萬元,受到縣級以上部門表彰的黨員120多人次。通過主題實踐活動,黨員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對員工的影響越來越大,黨的旗幟越來越鮮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