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嶺市16年“雙廉”評選結碩果
鐵嶺市堅持16年開展“廉潔勤政公仆”、“廉內助”的“雙廉”評選活動,如今,經過各級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精心澆灌的584朵“雙廉”鮮花,已在全市綻放得更加絢麗多彩。
1992年,鐵嶺市昌圖縣的“糧材大案”給國家和集體造成近7000萬元的巨大損失,該案中很多問題都是時任縣糧食局局長等人的家屬、親屬借用領導干部職權營私舞弊造成的。案發后,鐵嶺市深刻剖析原因,開始探索加強領導干部及其家屬共筑廉潔自律防線的有效形式。1993年3月,由市紀委牽頭,會同組織部、機關工委、婦聯、軍分區政治部等6家單位,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廉內助”評選活動。
“領導干部的家屬誰最廉潔”一時間成為全市廣大干部群眾議論的中心話題。隨后,一批優秀的廉政事跡突出的“廉內助”脫穎而出。經過層層推薦,最終當選的22名“廉內助”典型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隆重表彰,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該市“雙廉”典型,“全國優秀紀檢干部”,銀州區委常委、紀委書記任保安,就是開展“雙廉”評選活動中涌現出來的典型之一。在“廉內助”評選的基礎上,經過不斷探索和完善,鐵嶺市逐漸形成了“雙廉”評選的思路和模式,并作為一項制度長期堅持下來,每兩年評選一屆。到2010年,全市黨員領導干部共有584人次分別榮獲市、縣兩級“廉潔勤政公仆”或“廉內助”榮譽稱號。
“雙廉”評選活動作為反腐倡廉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承擔著對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進行廉政勤政示范教育的重要任務。每屆評選活動伊始,鐵嶺市紀委就通過各種形式廣泛宣傳、公示,接受社會監督。各地區、各部門組織基層群眾投票推選,評選出本級的“雙廉”典型,上報市委、市政府參加市級“雙廉”典型的評選。市“雙廉”評選領導小組再深入到初選人所在單位進行民主測評,認真收集群眾的真實意愿和反映。隨后,還要通過新聞媒體按照2比1的比例確定“雙廉”正式候選人,向社會進行公示,并請全市干部群眾廣泛投票,投出事跡過得硬、自己最信得過的“雙廉”典型。通過推薦“雙廉”典型活動,為廣大干部群眾參與反腐倡廉建設提供發表自己意見的平臺。
“鐵嶺市‘雙廉’評選活動培養了一批又一批來自全市各個方面的廉潔勤政典型,創造出了‘雙廉’典型的群體效應,給廣大黨員干部及其家屬樹立了學習的榜樣,為加強各級領導干部及其家屬廉潔自律、推進反腐倡廉建設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鐵嶺市委常委、紀委書記王強說。
16年來,這些“雙廉”典型至今沒有發現有一個人出現問題。鐵嶺市通過卓有成效地開展“雙廉”評選活動,逐漸在全市范圍內打造出了一個典型過得硬、群眾信得過,看得見、站得住,出現在群眾身邊的“干部廉政、配偶助廉”的先進典型群體,有效地發揮了“雙廉”典型的示范引導作用。
被評為鐵嶺市第六、七屆“廉潔從政公仆”的開原市信訪局局長龐艷玲,她以優秀品質和突出業績曾于2009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遼寧省勤廉兼優標兵”稱號。在這個誰干誰撓頭的崗位上,她用無私的奉獻,書寫了一名共產黨員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篇章。她經常自掏腰包為貧困的上訪戶買衣買煤,她用真情實感化解百姓心中的“結”,幾經奔波幫助一位80歲老人落實了“省勞模”待遇,了卻了老人家多年的心愿。

“雙廉”評選活動之所以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得到全市黨員干部群眾的認可和支持,一方面,關鍵在于這一活動產生于反腐倡廉實踐,扎根于基層群眾中,參與活動的主角是廣大黨員干部群眾,評選出來的都是群眾身邊的人,宣傳的也都是群眾身邊的事,具有很強的說服力、感染力;另一方面是市委、市政府非常注重“雙廉”典型,不斷強化對評選結果的運用,充分發揮“雙廉”典型的示范引導作用。在大張旗鼓地表彰、宣傳“雙廉”典型的同時,又把評選結果更加有效地運用到干部選拔任用工作中,讓“雙廉”典型在政治上有榮譽、事業上有進步、物質上有獎勵、社會上有地位。對工作能力較強、表現出色、年齡合適的“雙廉”典型及時予以提拔使用,對每屆“雙廉”典型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不讓廉潔勤政干部吃虧,讓廉潔勤政干部有好報。
鐵嶺市委書記李文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鐵嶺堅持開展‘雙廉’評選活動,對于在黨員干部中間以至于在全社會弘揚正氣,狠剎不正之風,特別是鞭策廣大黨員干部廉潔自律,清清白白為官、堂堂正正做人,實實在在干事、默默無聞奉獻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對于深入貫徹落實《廉政準則》和近日召開的中央紀委六次全會精神,進一步推進反腐倡廉建設和加快新鐵嶺經濟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鐵嶺市“雙廉”評選活動,已經成功舉辦了8屆,成為全市反腐倡廉建設的一大“亮點”,通過開展“雙廉”典型的評選活動,極大地調動了全市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參與反腐倡廉建設和經濟建設的積極性,促進了鐵嶺市經濟的快速發展。
(文/赫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