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楊』戴頂『竹』帽子

楊潔篪給人的印象是溫文爾雅,有儒家風范,而他在美國外交圈卻有一個生猛的綽號——“老虎楊”。
早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老布什開始在北京建立美國聯(lián)絡處時,楊潔篪擔任翻譯。當時,老布什曾給楊潔篪起了一個響亮的綽號——TigerYang(“老虎楊”),就是由他名字中的“篪”字里面藏了個“虎”字而來的。后來,這個稱號也成為美國政界人士對他的慣稱。
據(jù)楊潔篪解釋,“篪”字大有來歷。他出生在新中國的第一個勞動節(jié),他的父親給他起名為“潔篪”。“篪”字的由來是因為這一年是中國農(nóng)歷的虎年,按照傳統(tǒng)的說法,屬虎的人性猛,父親在他的老虎頭上戴了頂“竹”帽子,意在讓其“剛?cè)嵯酀薄?/p>
有一次,在中外記者招待會上,楊潔篪縱論中國對外關系,言語幽默。談到2010年在俄羅斯舉行的“漢語年”,楊潔篪風趣地說:“現(xiàn)在學漢語的人很多,我希望在座的記者,外國的女士們、先生們,也能夠抓緊學漢語。我認為漢語是世界上最容易學的語言之一,否則很難解釋為什么有13億人選擇漢語作為他們的母語。”一番話讓在場的中外記者忍俊不禁。
關于氣候變化問題,他用形象的比喻來說明:“三個中國人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還抵不上發(fā)達國家一個人的排放量。好比咱們吃早飯,一個人吃三片面包,另外三個人每人只能吃一片面包,誰應該節(jié)食呢?”
2007年7月,菲律賓爆出中國“大白兔”奶糖含甲醛的炒作事件。楊潔篪在會見菲律賓客人時,出面維護中國食品的整體形象。他對客人介紹說:“大白兔奶糖是上海生產(chǎn)的。我本人就是上海人,從小就吃大白兔奶糖,到現(xiàn)在智力還挺正常的。”幽默的話語讓菲律賓客人開懷大笑的同時,也放寬了心。
(據(jù)《幽默與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