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特約評論員 門洪華
創新綠色發展,促進國際合作
□ 本刊特約評論員 門洪華
以全球金融危機及其應對為標志,世界經濟格局發生巨大變化,和平與發展進入新的歷史階段。這尤其表現在,世界各國紛紛出臺新的發展思路,綠色發展越來越成為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理念,創新成為各國最為倚重的發展動力,而國際合作成為各國實現發展目標的必然路徑,這樣的發展思路必然進一步推動國際經濟秩序的變革。大國戰略調整與國際秩序變革的互動性進一步增強,為中國實施互利共贏戰略,與國際社會共同分享發展機遇提供了積極的外部條件。
綠色發展、創新發展、合作發展,主要大國的發展戰略無不以此為訴求,尤以世界三大經濟體的戰略安排為標志。今年出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可以說是這一戰略思路的集中體現。“十二五規劃”強調國家發展戰略和國際合作戰略的關聯性,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作為重要著力點,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主要支撐,把改革開放和國際合作作為重要動力,強調優化外貿結構、統籌“引進來”和“走出去”、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區域合作對中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致力于全面參與國際經濟合作。2011年1月,美國總統奧巴馬發表《國情咨文》,強調“創新不只改變我們的生活,這是我們賴以謀生的方法”,呼吁投資清潔能源技術、生物醫學、信息技術等,加強國際經濟合作。歐盟2010年6月通過“歐洲2020戰略”,強調歐盟是發展綠色經濟的倡導者和領先者,致力于建立節能型、環保型、綠色型、創新型經濟,積極出口綠色技術。上述戰略思路意味著,世界主要國家在發展議題的共識增強,為國際合作拓展提供了強勁的動力。
冷戰結束以來,世界進入到一個新的戰略時代,中國和平發展與世界轉型并行,中國戰略調整成為世界關注的重心,而中國高舉和平、發展、合作的旗幟,推動了國際關系的積極發展,國家間基于共同利益的合作具有更基礎性的作用?!笆逡巹潯笔侵笇е袊磥砦迥昴酥潦杲洕鐣l展的戰略性文件,代表了中國發展戰略的優化,為中國與世界各國的積極合作提供了市場、機遇、前景與動力。隨著中國發展戰略的優化,中國經濟結構進入關鍵性的調整期,擴大進口和吸引外資的需求進一步增強,并致力于能源利用方式的改變,大力引進新技術,積極開放國內市場。與此同時,中國大力實施“走出去”戰略,發展海外合作。中國致力于提升與發達國家的合作水平,強調技術合作的拓展、能源和環保合作的加強、農業和服務業的深化,倡導尋求新的合作領域、項目和方式。中國致力于發展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和務實合作,全力支持地區互聯互通,與周邊國家分享多年積累的基礎設施建設經驗,合力推動地區經濟一體化。中國致力于加強與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合作,創新合作內容,通過加大投資、加強經濟技術合作、擴大對外援助促進當地經濟與民生。中國發展戰略的優化意味著,中國需要國際先進技術、需要更多的資本支撐、需要國際資源和國際市場,充分利用兩種能源、兩種技術、兩個市場成為中國發展目標實現的必由路徑。以此為基礎,中國與世界的關系將進入共享發展利益的新階段。
通過國際合作促進世界的穩定與繁榮,凝聚為世界各國共識。展望未來,各國的經濟合作重點將是:促進綠色發展,創新合作模式,擴大利益匯合點、完善合作機制。
(作者系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