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 輝/文
向世界說明一個真實而美好的西藏——中共中央委員、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慶黎率中共代表團訪問大洋洲側記
■ 馬輝/文
2011 年 5 月8 日至l 7 日,應澳大利亞、斐濟及新西蘭政府有關部門邀請,中共中央委員、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慶黎率中共代表團對上述三國進行了友好訪問。西藏自治區黨委常委、秘書長公保扎西陪同訪問。代表團同三國朝野政要、地方負責人等進行了廣泛接觸、深入交流,訪問了澳大利亞國際發展署、國際農業研究中心、國立大學中華全球研究中心、悉尼大學農學院等,實地考察了農場、牧場等。
此次訪問是中國對大洋洲地區進行的一次重要政黨外交行動,增進了中國同往訪國的政治互信,促進了中國共產黨同相關國家政黨的交流與合作,推動了中國特別是西藏自治區同上述三國的務實合作。由于適值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前夕,此次訪問還是中國對大洋洲地區進行的一次重要涉藏外宣行動。張慶黎充分利用各種機會宣傳和介紹西藏和平解放后短短幾十年跨越上千年的歷史巨變,向外界說明了一個真實而美好的西藏,增進了澳、斐、新三國政要及各界人士對西藏的認識和了解。
西藏和平解放6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西藏從黑暗走向光明、從落后走向進步、從貧窮走向富裕、從專制走向民主、從封閉走向開放,西藏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張慶黎作為西藏自治區的主要負責人,從執政為民的理念出發,結合自己同西藏人民共同工作、生活五年半的時間,共同建設美好家園的親身經歷和切身體會,向三國政要和各界人士介紹西藏自治區的情況、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和現狀。他強調,舊西藏實行的是比歐洲中世紀還黑暗的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度,占人口絕大多數的農奴過著牛馬不如的生活。中國共產黨使百萬農奴翻身解放,當上了國家主人,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在西藏發展史上樹立了一座不朽的豐碑。和平解放6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在全國各地的大力支持和西藏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西藏短短幾十年,跨越上千年,發生了巨變。
事實勝于雄辯。張慶黎通過四組數據對比對西藏的變化進行了充分說明:第一,和平解放時,西藏各族人民人均預期壽命只有35.5歲,而現在已達67歲;第二,1959年實行民主改革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只有142元,而現在為1.7萬元;第三,舊西藏青壯年文盲率高達95%,而現在降至1.2%;第四,1959年前的200年間,西藏人口僅增長5.8萬人,但據最新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和平解放60年來西藏人口增長了180萬。“十一五”期間,西藏經濟年均增長12.4%,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4.8%,基礎設施建設取得很大進展,農牧區面貌發生了可喜的變化,140萬農牧民住上了安全適用的房屋。但同全國許多地方相比,西藏目前仍比較落后。“十二五”期間,西藏將繼續堅持走中國特點、西藏特色的發展路子,使老百姓過上更加殷實富裕的生活。張慶黎熱情邀請三國政要今后訪華時擇機到西藏看看,實地了解西藏的發展變化。
外方均感謝張慶黎全面、極具說服力的介紹,表示這有助于其了解西藏的真實情況,希望有機會訪藏,親眼看看西藏的變化。斐濟總理姆拜尼馬拉馬對西藏的巨大發展成就表示欽佩,希望通過此次訪問增進斐濟同西藏自治區的相互了解和務實合作。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下院議長史密斯曾于2009年6月以該州議會中國友好小組共同主席的身份,接待西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尼瑪次仁,后率該州議員訪藏。他表示,他和他的同事訪藏時親眼所見,證明西方媒體關于西藏的報道有許多不實之詞,今后愿意繼續為介紹真實的西藏做出努力。
近些年來,達賴不斷到外國竄訪,兜售其所謂“高度自治”、 “中間道路”等主張,頗具欺騙性。據外國媒體報道,達賴擬于6月訪澳。張慶黎利用此訪闡述了中國在達賴問題上的立場。
張慶黎表示,達賴不是單純的宗教人士,叛逃祖國50多年來,他一直從事著分裂祖國、破壞民族團結的活動,沒有為西藏的發展做過一件好事,是西藏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障礙。西藏各族人民對誰在造福西藏、誰在禍害西藏心知肚明。達賴問題不是什么民族問題、宗教問題、人權問題,而是事關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重大原則問題。達賴提出的所謂“中間道路”、 “大藏區”、 “高度自治”等論調,其實質就是要謀求西藏獨立,事實也已多次揭穿了達賴假自治、真藏獨,假和平、真暴力的一貫伎倆。達賴必須真正放棄“西藏獨立”的主張,停止一切分裂祖國的活動。張慶黎表明了中國在達賴竄訪問題上的立場。
澳新官方人士均表示重視對華關系,堅持一個中國政策,尊重中國對西藏的主權,不會質疑、損害中國的主權;稱一貫視達賴喇嘛為“宗教領袖”而非政治人物。斐濟政要表示,斐中關系之所以得到較好發展,是因為斐濟堅持一個中國政策,中國尊重斐濟的主權,斐濟將繼續尊重中國的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
英國作家詹姆斯·希爾頓的《失去的地平線》使西方許多人誤認為舊西藏是“香格里拉”。長期以來,達賴在國際上散布了許多關于實行民主改革后的西藏的誣蔑之詞,給一些人留下了西藏今不如昔的錯覺。由于歷史文化、政治制度不同,以及受媒體報道的影響,澳新政要和公眾關注“同西藏自治區有關的事情”。此次訪問中,部分政要提到,他們關心西藏局勢,包括西藏的人權狀況。一位新西蘭政要表示,由于國內信仰佛教人數的增多,新方更加關注西藏宗教信仰自由問題;由于亞洲的許多重要河流源于西藏,西藏的生態保護關系到亞洲水系的安全,因而新方亦關心西藏的生態保護。多位政要提及,他們以保護澳新美麗的風光為己任,同樣希望西藏保護好其自然風光和生態環境,強調發展經濟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發展旅游業也可促進經濟發展;中國豐富的文化令世人欽佩,而藏族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希望中方為了中國也為了世界保護好西藏獨特的文化。
張慶黎通過數據和事實耐心細致地澄清了諸多模糊認識。他強調,在舊西藏,廣大農奴過著牛馬不如的生活,終生受農奴主驅使,命價如一根草繩,毫無人權可言,西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翻身解放,行使了當家做主的權利,生活越來越好,當前西藏人民享有前所未有的人權。十四世達賴作為舊西藏最大的農奴主和政教合一制度的總頭子根本沒有資格談論人權問題。西藏是一個佛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等多種宗教并存的地區,宗教信仰自由在西藏得到切實尊重和保護。目前,西藏有1700多座寺廟和4.6萬余名僧侶,信教群眾自由參加合法宗教活動,但我們決不允許以宗教名義干預政治和司法,特別是不允許利用宗教從事分裂國家的活動。
張慶黎強調,中國政府及西藏自治區黨委、政府十分重視西藏保護、傳承和發展西藏的優秀傳統文化。過去10年國家共撥款9億多元修繕布達拉宮等重點文物建筑。同時,也高度重視環境保護,西藏的生態環境基本保持了較為自然的原生狀態。目前,自然保護區總面積占全區面積的34.5%,拉薩等重點城鎮空氣質量優良率一直在95%以上。西藏正在大力實施中央政府批準的《西藏生態安全屏障保護與建設規劃》,計劃用20多年的時間,投資155億元,將西藏打造成為維系區域生態安全的一道屏障。他指出,在舉世矚目的青藏鐵路建設中,僅環保投資就達15.4億元,為野生動物修建遷徙通道,首次成功在高海拔地區移植草皮。雪域高原的碧水藍天得到很好保護。張慶黎還應詢介紹了西藏發展教育、改善民生等方面的情況,強調西藏在各領域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舉世公認。
三國政要皆饒有興趣地聽取介紹,表示獲益匪淺。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州督巴希爾多年前曾到訪西藏,對西藏的文化、宗教、醫藥、教育等有濃厚的興趣,她對中方保護西藏文化文物、生態環境、發展教育、改善民生的努力表示贊許,認為這有助于西藏的長遠、可持續發展。
(責任編輯:徐海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