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張天真
金永輝:依托科技 引領企業發展
本刊記者/張天真
廣東中山金和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金融機具研發、生產、銷售的高科技企業,公司總經理金永輝從事電子機械行業工作20余年,有著豐富的技術基礎和管理經驗。
中山金和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創名牌為戰略,以滿足客戶需求為發展策略,以高科技、高標準、高品質占領市場為目標,不斷吸收國內外模糊控制、智能識別、光機電一體化等先進技術及管理方法,不斷開發高科技新產品,提升產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場競爭力。
在金永輝的帶領下,公司研發團隊根據國內外市場的特點,綜合國內外先進技術,自主創新,研發出的新型硬幣清分機,開發出了新的功能,填補了國內外空白。該產品擁有多項自主知識產權,遠銷德國、法國、瑞士、日本、意大利、以色列、南非、英國、芬蘭、阿根廷、馬來西亞等國家,并得到了業界的好評。
一個曾經名不見經傳的公司如何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金永輝在經營管理中有何過人之處?金秋九月,在“北京2011年中國國際金融(銀行)技術暨設備展覽會”上,本刊記者對金永輝進行了專訪。

硬幣存儲機
記者:據您的介紹,您以前并不從事金融設備的研發生產,后來是什么原因讓您和金融設備研發生產結緣?能簡要談一下您的從業經歷嗎?
金永輝:我在20世紀80年代后期,開始從事電子行業這份工作。當時主要生產銷售穩壓電源等電子產品。2000年,在朋友的公司里接觸到了點鈔機等金融機具。
由于我的朋友技術力量比較薄弱,對點鈔機的軟件、硬件都是外行,加上資金不足最后還是轉產了。雖然朋友的點鈔機生產不成功,但他的思路對我很有啟發,我開始關注這個領域。
在此期間,我也接觸到了扎把機這個新興產品。2003年,國內遭受“非典”的侵襲,為了健康安全起見,我也減少了外出活動。利用這段時間,我對市面上的一種扎把機進行了潛心研究,設計制作了樣機,并小批量生產。由于我們的加工工藝達不到設計要求,在推向市場的時候發現很多問題,無法使產品性能保持穩定。無奈之下,我只有放棄該產品的研發生產,尋找其他替代產品。

金永輝(右一)在金融設備展覽會上向客商介紹硬幣清分機的功能及使用方法

2010年,金永輝在中國國際金融展上與美國客戶合影。
記者:您是什么時候開始關注硬幣清分機的?是什么樣的機緣,讓您開始關注這個應用并不是很廣泛的產品?產品的研發順利嗎?能講一講其中的酸甜苦辣嗎?
金永輝:2007年,我在北京一次某銀行總行的投標中,看到了一款一家中外合資企業的硬幣清分機產品。當時我覺得這種類型的產品比較先進,很符合我們國家在硬幣處理方面的各項性能指標。
回到廣東后,我著手查閱硬幣處理的有關資料,針對西方發達國家的硬幣流通情況和我們國家硬幣流通領域,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認為在金融機具行業中硬幣處理這一塊的市場空間非常大。經過再三考慮,我招聘了數名技術人員,購買了相關設備,由我帶隊,自己出資組成了一個研發小組,開始了硬幣清分機的研發。
在研發過程中,我了解到國內有幾家公司也曾仿造過此款產品,但最終均因質量不穩定而夭折了。那時,我還在該企業擔任其他領導職務,每天要處理很多事情,所以正常的上班時間沒有空閑顧及硬幣清分機的研究情況,只有晚上,我才能把精力集中于硬幣清分機的研發上。
整個研發團隊只有我一人見過一次硬幣清分機,其余幾位技術人員甚至沒有聽說過硬幣清分機,研發過程中大家都傾注了全部的精力,上圖書館查資料,努力學習,邊摸索,邊研發。
經過了一年多的努力,2008年12月,我們終于制造出了第一臺硬幣清分機樣機。
產品雖然研發出來了,但經過長時間的測試和高低溫試驗,產品的性能指標始終不穩定。為了使產品質量穩定,在后來的連續測試改良的過程中,我每天都工作到凌晨兩點左右。
因為硬幣清分機的許多功能是我們自己研發的,沒有可以參考的實物。為了測試某個部件的性能和參數,同一個動作要重復幾百次、上千次,甚至上萬次,才能得出一組有效數據。就是這樣,整個研發團隊沒有一個人叫苦,沒有一個人喊累。經過半年多的不懈努力,產品的質量和性能趨于穩定。在這期間,為了保護自己的專利,我們對硬幣清分機進行了三項專利申請,并得到國家知識產權局的認可。
現在,我們研發生產的硬幣清分機已銷往英國、芬蘭、阿根廷、馬來西亞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根據客戶反饋的資料,產品性能相當穩定。有國外用戶反饋,我們研發的硬幣清分機可以跟國際上最大的硬幣處理企業德國REIS公司的產品競爭。無疑,這樣的消息,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曾有一位澳大利亞的客戶來到我們公司,認真觀看了我們的產品后,他感慨地說:“在金融設備這個行業里角逐的,都是一些技術力量強、資金雄厚的大公司,你們公司能在國際大公司林立的夾縫中成長起來,確實不容易?!?/p>
記者:在此之前,您的公司曾與某著名企業聯合,研發出的扎把機在中行、建行、農行的招投標中均名列前茅。能說說當時的研發情況嗎?
金永輝:在2004年的北京金融機具展覽會上,我見到了一款韓國公司制造的扎把機,與當時國內的幾個品牌的扎把機相比,顯得更成熟、大方,且外形小巧玲瓏?;氐焦竞?,借鑒這款扎把機的優點,我根據我們國家銀行工作人員的使用習慣,結合國內外市場上扎把機的一些特點,開發了一款體積小、重量輕的扎把機,并逐步推向市場。
由于產品單一,我公司在金融機具行業名不見經傳。為了擴大市場,把自己的產品推廣到廣大用戶手中,2005年底,我帶公司部分研發人員從江蘇省轉戰到廣東省,與當地一家比較著名的金融機具廠家合作,生產出了扎把機。當時,我主要負責產品生產及技術把關,安排專人負責產品的推廣銷售。
在這批扎把機的批量使用過程中,由于每個操作人員的手法不一樣,使用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也暴露了原材料選材上的缺陷。針對這種情況,我親自下車間,跑市場,為了解決一個問題,我帶著工作人員連續數天工作到凌晨兩三點。
經過3個多月的改良以后,產品的質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后來,這一款產品在中國銀行總行、建設銀行總行、農業銀行總行的技術測試中,性能和質量均名列前茅。
記者:在數十年的金融設備研發生產的過程中,您最看重的是什么?您如何控制產品的質量?有沒有一些讓您記憶猶新的事和我們分享?
金永輝:一個企業要想長遠發展,產品的質量是第一位的。我的感觸是,在產品質量穩定之前,千萬別盲目地推向市場。這一點,我們有切膚之痛。2003年,在產品質量還不太穩定的情況下,我作出決策,把一款扎把機推向了市場,并銷售到了香港。
當時,使用此產品的企業不是銀行系統的企業,而是一家拉鏈生產企業,使用頻率非常高。在企業使用過程中,我們費了很大的勁兒改進產品,提高性能,都無法把產品質量穩定下來,最后只有放棄這款產品的生產。這次意外,給企業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公司差一點破產。
從那以后,我立下規矩,凡是我們生產的產品必須先過質量關,其次再看外觀和功能。樣樣指標過關,經得起考驗,才能推向市場。
記者: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人才是至關重要的因素。您是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的?
金永輝:獨木不成林。一個人的能力再強、技術再精湛,在社會不斷前進的浪潮中都不堪一擊;只有組成一個團隊,用你的智慧帶領你的團隊,打造出質量過硬的產品,才能屹立在波濤洶涌的風口浪尖上。
我把這一理念,自始至終貫穿在公司的經營管理中,我采取股份制的方式激勵技術人員,技術人員不需要出資,就能成為企業的股東。這樣,技術人員真正成為了企業的主人。
記者:參加這次中國國際金融(銀行)技術暨設備展覽會,你們的目的是什么,有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收獲如何?
金永輝:參加這次國際金融技術設備展覽會,主要是想讓更多的客戶了解我們,也了解我們的產品。目前,能生產這款硬幣清分機的廠家在世界范圍內只有5家。我們還開發了多種硬幣清分機的衍生產品,目前,我們又開發了另一款產品——硬幣存儲機,并且正在申請專利。我們希望借助這次展會,讓參觀者充分了解它的功能和特點。希望這款機器能在硬幣投放體制改革中作出一點貢獻。

硬幣清分機
參加這次展覽會,我們收獲不小。一些國外客戶和國內著名企業也很關注這一款產品,有些企業正在與我們洽談合作事宜。
記者:對公司如今的發展狀況,您滿意嗎?對公司未來的發展,您有怎樣的規劃?
金永輝:我們公司現在規模不是很大,但目前的運營情況我還是比較滿意。我計劃利用一兩年的時間拓展市場,開發衍生產品,狠抓質量,堅決杜絕不合格產品出廠,一步一個腳印地從基礎做起,用國際化的標準管理企業。
曾經有國際上的大公司有意收購兼并我的公司,但我還是堅定自己的思路,腳踏實地做好每一件事。對未來公司的發展,我有一個宏偉的目標,那就是在3至5年后,擁有自己的跨國銷售公司,這是我的第一個5年計劃。今后,我會帶領公司一步一個腳印地朝著即定的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