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 琳
(京滬高速鐵路濟南高速站工程建設指揮部,濟南 250117)
為強化濟南西站及相關工程安全管理,確保施工生產安全穩定,實現建設指揮部確定的安全奮斗目標即:杜絕責任一般c類及以上鐵路交通事故;杜絕責任從業人員死亡事故;杜絕責任特種設備、道路交通、火災爆炸等事故。建設指揮部在全線實行了危險源辨識、評估和現場監控管理辦法。辦法中對施工生產過程中可能影響施工安全和行車安全的各種危險源,進行了嚴格辨識并根據辨識結果劃分等級,定人、定責進行有效控制,實行危險源動態管理,加大現場盯控力度,確保了工程建設安全生產,確保了營業線行車安全,達到了工程建設安全管理預期目標。
危險源辨識就是識別危險源并確定其特性的過程,危險源辨識不但包括對危險源的識別,而且必須對其性質加以判斷,做到早期發現,采取預控,有效遏制事故的發生。辨識的依據是物質的危險特性及其數量。
(1)危險源辨識的基本要素:一是對危險源潛在危險性的識別;二是施工過程中危險源可能造成的傷害程度;三是物體本身及所處環境的危險源。安全事故的發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兩大因素作用的結果。換言之,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就是潛在的事故隱患。對于事故的預防,就是要消除人和物的不安全因素,實現作業行為和作業條件的安全化。
(2)在營業線及臨近營業線施工中,危險源主要包括:施工中大型施工機械設備、自輪運轉設備、路料構件、大型深基坑開挖、防護設施、特殊工程結構及措施、高空作業、防火防爆及其他施工作業或過程中可能危及營業線行車安全、人身安全、火災、爆炸等后果的作業或過程;特別是營業線及臨近營業線施工和作業范圍施工中的機械設備、構件、物品等有可能傾倒和墜落、侵入營業線;可能造成設備損壞、人員傷害、危及行車安全的施工作業的過程。
(3)以鐵路臨近營業線大型起重機械施工為例:危險源的辨識
一是從管理制度上進行查找。特種設備的管理安全保障體系運轉是否正常,具體到作業規程方面是否做到了有針對性及可操作性等。日常設備檢查、保養及設備年審是否真正到位并滿足《施工現場機械設備檢查技術規程》;租賃設備還應檢查租賃公司相應營業資質方面以及司乘人員上崗條件等,并對雙方租賃合同、責任的劃分進行檢查。
二是從卡控措施上進行查找辨識。措施方面包括安全技術措施以及現場過程控制措施;按照過程控制標準化,在安全技術措施方面應具備如:安全專項方案及應急預案、針對每一項工序的作業指導書、安全技術交底等;在現場過程控制措施方面應具備如:安全技術入場條件檢查確認辦法,監理日常檢查確認辦法,以及安全防護現場落實情況。
三是從作業流程上進行查找。作業流程是確保安全施工的關鍵,也是管理制度及措施落實情況的具體體現,作業流程的制定要在符合作業規程的前提下,切實滿足現場實際作業工況。辨識中要從作業準備、作業實施等環節逐一進行分析,比如:起吊單體構件重量是否滿足起重機吊臂角度、幅度半徑等各種工況下的最大起重能力,是否滿足起重安全系數等。通過以上辨識,掌握施工過程的安全關鍵環節、地點及時間,從而確定卡控主要環節。
四是危險源的辨識采取自下而上,層層審查的方式進行。
評估小組在危險源辨識的基礎上,對施工現場存在和可能存在的危及生產、行車、人身安全等危險源進行分析、評估,確定危險等級、類別,填寫《危險源辨識調查評估表》。
2.2.1 危險源的等級劃分
辨識人員由建設、監理、施工專業人員組成,依據國家有關規范、行業標準及管理辦法,按照施工組織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人員、機械設備、施工方案落實措施程度等;發生事故產生的后果等因素進行綜合評估。評估小組的成員對每個危險源定量打分,定性評定,然后綜合平均計算評定各危險源的等級,小組成員再經過充分討論,得出最后評價結論,確定出各危險源等級。危險源等級按表1確定。

表1 危險源危險性等級劃分
2.2.2 臨近營業線的施工危險源等級劃分
要點施工按照部頒標準施工等級執行;臨近營業線的施工,可按危險源評估分為3級.
Ⅰ級:大型施工機械作業,發生意外可能侵入營業線柵欄,可能危及接觸網安全的,如鉆機支立,鉆機移位,鉆機離場,鋼桁梁、施工導梁、臨時墩臺的安裝和拆除,架橋機鋪軌架梁,吊裝鋼筋籠,汽車泵送混凝土,深基坑開挖,插打防護樁,爆破作業等。
Ⅱ級:路基加固、路基幫寬、開挖探溝、鉆機鉆孔、墩臺支立拆除模板、支承墊石施工、橋面系施工、接觸網施工等。
Ⅲ級:屬于臨近營業線施工范圍,發生意外也可能侵入營業線柵欄、也可能危及接觸網安全的其他施工項目。
危險源的控制措施首先應考慮消除或減少危險源,其次考慮采取措施降低危險程度,以有效的控制措施保障施工過程安全。措施主要包括:針對作業過程的安全專項方案及措施、關鍵環節卡控措施、作業指導書、培訓教育上崗以及盯崗檢查措施等。措施的制定以保證行車安全、人身安全、設備安全、結構安全為原則。
例如:在橋梁施工中,鋼桁梁、施工導梁、臨時墩架的安裝和拆除,防止吊機傾覆,吊物墜落、侵入限界的安全措施。
(1)嚴格吊裝方案的制定和審查;合理選用吊機類型、吊機在吊重上要預留儲備。穩定性檢算符合要求,優化吊機位置和吊臂轉向方向,作業時不得侵入既有線限界防止向營業線方向傾倒。合理設置吊點位置、吊裝順序和路徑,防止吊物墜落。
(2)加強對設備尤其是租賃設備狀況的檢查,嚴禁未經安全部門檢驗的設備進場。
(3)加強對起重、吊裝人員的資格審查,并檢查司乘人員的既有線安全防護培訓知識。起重設備的操作人員和現場指揮人員要強化聯系,使用標準手語、旗語,必要時配備對講機或增加輔助人員,加強作業配合。對社會租用車輛的司乘人員、指揮人員等,提前進行手語、旗語檢查考核,不合格者不能上崗作業。
(4)吊機作業場地和走行道路應平整、穩固,必要時進行地基加固并增設臨時支墩。
(5)對于高空拆除等難度較大的吊裝作業,在營業線維修天窗點內進行施工。
Ⅰ級危險源分部分項工程施工,應在施工現場醒目位置掛牌公示,公示內容應包括:危險性較大的工程的名稱、部位、措施、施工期限、安全監控責任人和舉報電話等。
對危險源實施過程中的盯控,采取“落實責任、專業負責、分級盯控、現場把關”的原則。盯控不是站崗,盯控人員要明確現場盯哪些重點作業,控哪些關鍵環節。
根據檢查評估小組最后確定的危險源等級,由建設指揮部每月下達“月工程項目安全重點危險源通知”,明確在建項目Ⅰ、Ⅱ、Ⅲ級危險源及建設、監理、施工單位分類盯崗人員表。危險源等級不同,盯崗人員的組成及職別亦不同。
盯崗主要監控內容:重點檢查施工方案、應急預案、安全專項方案落實情況;方案中的措施在現場是否得以落實;現場盯控人員情況,以及技術、安全交底,作業層標準化作業執行情況,設備管理單位配合監控情況,監理工程師到位監控情況等。值得一提的是,有些檢查必須是在作業前提前完成的,比如:起吊設備的安全檢查,必須在作業前對設備狀況等進行全面檢查無誤后,經監理工程師簽字后上崗作業。建設指揮部制定了《起重設備安全檢查表》,按照起重機械的管理、起重機傳動與吊鉤的檢查、司機室、鋼絲繩與滑輪、安全防護裝置、電氣設備與保護裝置等內容逐一進行檢查。
(1)針對建設指揮部每月下達的危險源辨識、評估結果,施工單位制定安全專項施工方案以及與之配套的控制措施,Ⅰ、Ⅱ級危險源專項施工方案監理審查后報建設指揮部技術部審批后實施;辨識等級為重大、特大危險源時,必須制定專項方案并經專家評審,采取措施,降低風險等級后,方可實施;Ⅲ級危險源施工方案報監理審批后實施。
(2)專項施工方案應根據工程建設標準和勘察設計文件,并結合工程項目和分部分項工程的具體特點進行編制。除工程建設標準有明確規定外,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的內容主要應包括:工程概況、周邊環境、平面布置、實施方案、安全檢算(包括簡圖、詳圖)、施工工序、施工工藝、使用的主要設備(平面位置圖)、器具與材料、安全質量措施、應急預案以及相應圖表等內容。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的編制、審核、審批人等應由本人在安全專項施工方案審批表上簽名并注明技術職稱。
(3)周危險源施工計劃
施工單位根據建設指揮部每月末下達的下月危險源通知,細化每周作業項目,并根據相關技術方案編制好作業指導書及安全保障措施,每周四前報監理審查后報建設指揮部。并提前做好勞力布置,人員分工。周計劃建設指揮部每周六前審查后批復。
(4)日危險源實施和現場監控
建設指揮部按照次日危險源施工日計劃,安排Ⅰ、Ⅱ、Ⅲ級危險源建設指揮部、監理、施工單位盯崗人員。施工單位根據次日施工作業項目,根據建設指揮部批復的作業指導書及安全保障措施,做好對架子隊的施工安全技術交底,把安全技術保障措施落實到一線作業人員,使每個作業人員了解技術安全卡控重點,避免違章違規操作。未納入日計劃的施工項目當日不得施工。各單位現場監控人員,按照盯控管理辦法要求,重點檢查現場落實執行情況,發現問題立即糾偏,從而保障施工過程的安全穩定。
(5)當日如有情況變化須增加施工項目時,必須通過監理審批,報建設指揮部批準后,方可臨時追加;列入日計劃而沒有實施的項目,施工單位要向監理、建設指揮部書面說明原因,建設指揮部每季度對危險源施工情況、計劃兌現率進行考核。
《危險源辨識、評估和現場監控管理辦法》在京滬高速鐵路濟南西站及相關工程中實施以后,使所有的施工作業項目全面受控,在規模適中,跨度范圍不大的項目中效果明顯,在長大干線的大型項目難以全面受控到每個作業項目,可分施工標段或監理標段為單位實施該辦法。
[1]蘇斌.北京地鐵暗挖工程的風險管理與控制[J].鐵道標準設計,2009(9):80-84.
[2]楊慧林.工程風險管理在北京地鐵10號線國貿站土建工程中的應用[J].鐵道標準設計,2008(12):36-39.
[3]山東建設監理協會.工程建設監理案例分析[Z].濟南:山東建設監理協會,2000.
[4]TB104011—2003 鐵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