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鵬
摘要:針對以往高三一輪復習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在校學生實際,嘗試著將詞塊理論結合話題教學應用到高三一輪復習教學中,并初見成效。從理論和學生實際出發,介紹了在教學實踐中的一些做法、收獲以及對今后教學的啟示。
關鍵詞:高三一輪復習;詞塊理論;話題
一、問題的提出
高三一輪復習以回顧課本基礎知識為主。因此,長久以來在傳統的復習備考中我們常采取單詞記憶、課本語言點復現與做題講題相結合的三點一線式的備考模式。
以上復習模式明顯存在著不足:單調枯燥,耗時低效,生成不足,能力欠缺。對于詞匯的學習,大多數學生更多的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機械、枯燥的簡單記憶上,記了這個,忘了那個,每天疲于應付,效率很低。只注重機械地記憶詞匯的中文意義,而忽視了詞匯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運用,導致日常交際的困難和寫作水平的低下。課文的復習只注重語言的記憶,而忽視語篇意識的培養及話題、功能和結構相結合的教學。做題并不能真正培養學生在真實生活中運用英語的能力。因此,此種復習模式與課標要求的“提高學生用英語做事的能力”相去甚遠。
二、理論依據
2004年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話題項目表中,列出了24個話題,并且每個模塊依據話題選詞。同時,對高中生詞匯的學習和掌握作出了明確的規定:“運用詞匯理解和表達不同的功能、意圖和態度等;運用詞匯描述比較復雜的實物、行為和特征,說明概念等——根據課標要求,新的詞匯理念應該是開放式的,以學帶用。即圍繞話題開展用英語做事的活動,將詞匯學習融入語篇中。這樣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到學生最需要的材料之上,有利于提高記憶效果;同時,把詞的結構、功能、語用以及學生的生活和興趣統一起來,擺脫孤立地學習詞匯及死記硬背。
詞塊(Lexical Chunks)這一概念是Becker第一次提出的,他指出:“我們的表達法是使用預制的框架來表達自己的思想,這樣我們就不需要再費力從單詞開始來組建語法結構”。詞塊具有語言生成能力,不同類型的詞塊組成了詞庫,詞塊的不同組合就形成了句子,進而組成連貫的篇章。英語中有四種詞塊:
詞、短語(polywords)。這是傳統意義上的“詞匯”。短語指的是具有一定習語性質的詞組,即由一個以上單詞組成的“固定詞組”。
搭配詞(collocations)。指那些在一起出現頻率很高的詞語,最典型的是動詞—名詞,形容詞—名詞的搭配。
慣用話語(institutionalized utterances)。指形式固定或半固定語用功能的單詞組合。它們可以是完整的句子。
句子框架和引語(sentence frames and heads)。用于語篇銜接的關聯詞,如Firstly,secondly,...and finally等。
三、教學實踐
1.話題模塊重組
根據新課標中列出的24個話題,將《(外研版)高中英語》必修1-5模塊和順序選修6-8模塊進行重組,整合成涉及學校生活、語言學習、旅游交通等14個話題。我們復習教學按模塊推進,推進順序按認知難度排列。
2.話題詞塊聚合
在復習某一話題時,讓學生對這一話題所需要的詞塊進行梳理,使原本孤立的詞語統攝在話題語義場中。在語言運用過程中,一旦話題被激活,話題詞塊的意義聯系隨即接通,學生就可輕松地提取并有效利用。
例如:在復習有關學校生活的話題時,讓學生先閱讀課本中相關話題的四篇文章,總結談論該話題時要涉及哪些方面的內容,并摘錄相關詞塊。下面是學生的摘錄:
Teachers and class: enthusiastic, nervous, shy, kind, patient, strict, serious, popular, explain sth.so clearly that..., her teching is so well organized and clear, teching method is nothing like that of..., help us improve..., I will not be bored in...,in a fun way, relationship ,formal, relaxed, discipline, respect for
Classroom: there is/are...,have, as big as, screen,computer
Classmates:there are...students, three times as many...as, hark-working, in other words, friendly
After-school activities: take part in, all kinds of, of great help, energy, build up charaters
General impression: good, wonderful, brilliant, I think, I believe
3.話題、功能、結構結成一體
話題是語言反應世界的范疇,相當于文章中的“題材”;功能是語言在一定語境中表情達意從而實現交際意圖的作用;結構是語言發揮話語交際意圖的外在形式,主要是詞匯、語法,可擴大到文章結構。三者相互聯系,結成一體。例如,一篇話題功能為介紹著名人物的文章,話題內容必定涉及“出生、家庭、婚姻、愛好、興趣、教育、奮斗、成功、信念、榮譽”等,相應的詞塊有:be born ,get married,be interested in,be educated ,graduate from,work hard,be honored as 等。文章的時態、行文方式、敘事方法,和篇章結構學習自然地融為一體。通過有針對性的話題語言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和語篇意識,從而真正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四、實踐收獲
1.追根溯源,重視課本
新課改的理念提倡體驗性學習、活動性學習和任務驅動性學習,強調培養語言知識和技能、學習策略、情感態度和文化意識。通過近一年的初步探索和實踐,本人認為高三一輪復習不能只注重基礎知識的復現而舍棄課文中包含的豐富的文化內涵,不能舍本逐末只重視課外資料的利用。而要以課文為依托,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滿足學生心智和情感發展的需要。
2.因材施教,教學共長
新課標在教學原則部分提出:由于學生現有的語言能力以及學習方式等方面存在差異,高中英語課程的教學設計不但要符合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還要考慮不同學生的不同情況。只有尊重學生的差異并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才能真正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教師對教材資源的重新整合,符合新課改倡導的教師創造性使用教材并依據學生實際對教材內容進行必要刪減的理念。對教師來說,這是一種挑戰,更是自我提升的機會。教師通過對教材的重新整合加深了對教材的理解,對編寫者表達的理念、目的和意圖把握更到位。在此基礎上教學方案的設計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教學效果更理想。
五、結語
詞塊是語法、語義和語境的統一體,充分發掘詞塊的潛能,培養學生的詞塊意識,以話題為紐帶、以課本為承托,實現課程資源的優化配置。把語言的發展和語言認知發展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是一條切實可行的高三一輪復習教學之路。同時也為高三二輪沖刺復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2003-4.
[2]李太志.詞塊:中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切入點.教育探索,2004(11).
[3]易導群.重組:創造性使用高中英語教材.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5(9).
[4]嚴海燕.詞塊理論指導下的牛津高中英語Task板塊教學,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9(9).
(作者單位 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