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百存
一、認識高中數學的特點
高中數學是初中數學的提高與深化,初中數學在教材表達上采用形象通俗的語言,研究對象多是常量,側重于定量計算和形象思維,而高中數學語言表達抽象,邏輯嚴密,思維嚴謹,知識連貫性、系統性強。
二、要將“以老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的學習模式
數學不是老師教出來的,而是在老師的引導下靠學生主動思維活動去獲取的,學習數學就是要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并經常發現和提出問題,而不能依著老師的慣性運轉,被動地學習、接受所學知識和方法。
三、學生要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提高自學能力,課前預習而生疑,帶疑聽課而感疑,通過老師的點撥講解而悟疑、解疑,從而提高課堂聽課效果
預習也叫課前自學,預習越充分,聽課效果就越好,聽課效果越好,就能更好地預習下節內容,從而形成良性循環。
四、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
良好的解題習慣包括良好的審題習慣,良好的演算、驗算習慣和解后反思的習慣。審題是解題的關鍵,數學題是由文學語言、符號語言和圖形語言構成的,拿到題目要寧停三分不搶一秒,要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逐字逐句仔細審題,細心推敲、切忌題目不清,倉促上陣,審數學題有時需對題意逐句翻譯,將隱含條件轉化為明顯條件,有時需聯系題設與結論,前后呼應挖掘、構建題設與目標的橋梁,尋找突破點,從而形成解題思路,學習數學離不開運算,初中老師往往一步一步在黑板上演算,因時間有限,運算量大,高中老師常常將運算留給學生,這就要求學生們多動腦勤動手。解完題目之后,要養成不失時機地回顧下述問題,解題過程中是如何分析、聯想、探索出解題途徑的?使問題獲得解決的關鍵是什么?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又是怎么克服的?這個問題有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這樣通過解題后的回顧與反思,就有利于發現解題的關鍵所在,并從中提煉數學思想與方法。
五、正確對待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耐力和自我調控的適教能力
在開始學習高中數學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不少困難和問題,學生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決心,勝不驕,敗不餒,有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愈挫愈勇,千萬不能讓問題成堆,形成惡性循環。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實踐后,學生對老師的教學方式、方法策略和一貫的教學風格有了初步的了解,學生應根據教的特點,從適應教的目的出發,立足自身的實際,優化學習策略,調控自己的學習行為,使自己的學習方法逐步適應老師的教法,培養自己獲得新知識的能力。
總之,學生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勤奮的學習態度、科學的學習方法,充分發揮自身的主體作用,不僅要學會,而且要會學,這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單位 陜西省旬邑縣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