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強 李凌云 秦智偉
(東北農業大學,黑龍江哈爾濱150030)
黑龍江省蔬菜種子進出口貿易格局及國際競爭力分析
張永強 李凌云 秦智偉
(東北農業大學,黑龍江哈爾濱150030)
黑龍江省蔬菜種子產品近幾年在對外貿易上取得了快速發展,對蔬菜種子產業及蔬菜產業的發展起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對外貿易是蔬菜種子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通過對黑龍江省蔬菜種子進出口貿易格局進行分析,了解黑龍江省蔬菜種子產品在國際市場中的地位及競爭力,通過對蔬菜種子貿易的歷史和現狀分析,剖析貿易市場結構,預測未來黑龍江省蔬菜種子的貿易趨勢,提出黑龍江省蔬菜種子產業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黑龍江省;蔬菜種子;進出口貿易;競爭力
從表1中可以看出,2003—2008年黑龍江省種子進出口總額除2007年下降外,總體上保持增長趨勢。2003年為15.264 4萬美元,同比增長118.79%;2004 年為 59.618 萬美元,同比增長290.57%;2005年133.643 3萬美元、同比增長124.17%;2006年為150.350 5萬美元、同比增長12.5%;2007年為103.471 5萬美元、同比增長-31.18%;2008年為162.506 5萬美元、同比增長57.05%。在2003年至2008年共6年間,黑龍江省種子進出口貿易總額增長10.65倍,平均年增長率為95.32%。

表1 2003-2008年黑龍江省蔬菜種子進出口量值 單位:千克、萬美元
如圖1所示,從2003—2008年黑龍江省種子進出口數量變化趨勢圖中可以看出,黑龍江省種子進口數量與出口數量都呈先增加后減少的趨勢。出口數量在2003—2005年為快速增長階段,于2005年達到最高點,2006—2008年數量下降幅度較大。進口數量在2003—2006年為快速增長階段,于2006年達到最高點,2006—2008年開始呈緩慢下降趨勢。由表1中可以看出,2003年黑龍江省種子的出口數量為4 729千克,到2005年達到最高為149 966千克,是2003年的31.7倍,呈快速增長的態勢。2005年以后至2008年黑龍江省種子的出口數量僅為569千克,呈急速下降的趨勢,下降幅度達到了99%。而進口數量在2003年為1 370千克,到2006年達到最高為32 757千克,是2003年的23.9倍。2006年以后到2008年黑龍江省種子進口數量為18 503千克,下降幅度為43.5%。

2003—2008年黑龍江省種子進出口數量變化趨勢圖
1.出口市場。從表2 2003—2008年黑龍江省蔬菜種子出口金額市場可以看出,黑龍江省蔬菜種子出口國(地區)除美國外,出口地區以亞洲市場為主。2003—2008年出口市場第一位為韓國,總出口金額為8.770 8萬美元,2004年為2.042 9萬美元,占當年總出口額的41%,2005年最高達到6.482萬美元,占當年總出口額的51%,2006年出口金額大幅下降為0.245 9,僅占當年總出口額的6%。黑龍江省蔬菜種子的出口市場第二、三位的以我國臺灣地區和日本為主,在2005年臺灣地區僅次于韓國,成為黑龍江省第二大出口市場。而且在2008年黑龍江省蔬菜種子沒有出口韓國與日本的情況下,臺灣省成為當年黑龍江省出口的主要市場。但黑龍江省主要出口金額國家(地區)有遞減趨勢,說明黑龍江省蔬菜種子出口市場向多元化發展,如2007年和2008年越南、菲律賓、泰國也開始進口黑龍江省蔬菜種子,避免了出口國(地區)的集中,使得對其市場的依賴性程度提高,這也有利于黑龍江省蔬菜種子產業的健康發展。

表2 2003—2008年黑龍江省蔬菜種子出口金額市場 單位:萬美元

表3 2008年中國部分蔬菜種子出口金額與黑龍江省蔬菜種子出口金額比較 單位:萬美元
如表3所示,2008年黑龍江省蔬菜種子出口至菲律賓、泰國、中國臺灣地區和美國,與當年全國蔬菜種子出口到這四個國家和地區的市場貿易總額相比較,分別占 1.8%,0.3%,0.3%和小于1%。四個市場中美國的貿易額最高,但在黑龍江省的份額卻不足1%,因此黑龍江省應在保全亞洲市場的同時積極開拓美國市場,促進黑龍江省蔬菜產業的多元化發展。
2.進口市場。從表4可以看出2003—2008年黑龍江省蔬菜種子進口金額市場,日本是中國蔬菜種子進口的第一大國,除2007年進口金額有所下降外,其余年份均保持逐年增長的勢態。2003年的進口金額為11.573 3萬美元,到2008年達到161.672 5萬美元,2008年的進口金額是2003年的14倍。2005年進口國(地區)除日本外,還在韓國、臺灣地區、荷蘭進口了少量金額的蔬菜種子,豐富了黑龍江省蔬菜種子的種類和質量。由于多年來日本是中國的蔬菜出口大國,而一些蔬菜品種是國內所沒有的,所以不得不選用日本的蔬菜種子進行種植。黑龍江省進口日本的蔬菜種子是為了積極開展對外貿易,同時也豐富了蔬菜種子市場,提升了黑龍江省蔬菜種子的競爭力。

表4 2003-2008年黑龍江省蔬菜種子進口金額市場 單位:萬美元
從表5黑龍江省蔬菜種子進出口價格比較可以看出,黑龍江省進出口價格相差懸殊,其中2004年價格差距尤甚,進口價格是出口價格的107.33倍,2003 年為 11.33 倍,2005 年為 73.87倍,2006年25.18倍,2007 年30.2 倍,2008 年差距達到最小為6.75倍。說明黑龍江省蔬菜種子的出口價格逐步提升,在國際市場上得到了一定的認可,但價格還處于低價運行狀態。

表5 黑龍江省蔬菜種子進出口價格比較表單位:美元/kg
黑龍江省蔬菜種子出口以亞洲為主,價格與發達國家和大型國際種業集團相比,黑龍江省蔬菜種子的價格處于低價運行狀態,國際市場潛力還未充分挖掘,需加快黑龍江省蔬菜種子出口市場向多元化方向發展,積極開辟新的出口貿易市場。
黑龍江省蔬菜種子研發主要以大專院校所屬機構為主,科研人員、經費、設備資源使用分散,只能進行低水平的重復研究。黑龍江省出口的蔬菜種子大多附加值較低,還有一些種子是國外種業集團與中國蔬菜種子企業合作的聯合制種或外繁種子,價格較低。
黑龍江省蔬菜種子的質量與國外蔬菜種子相比有一定的差距,要與國際同行開展競爭,就必須努力提高種子質量。應選育出優質、抗病的蔬菜新品種,以便生產商品性好、營養價值高的無公害蔬菜。在適宜條件下,與國外大型種業集團開展合作育種,以引入國外先進的種子選育技術和有價值的遺傳資源,豐富黑龍江省的種質資源,提高黑龍江省的蔬菜育種水平和市場競爭實力。
目前蔬菜種子市場偽劣產品層出不窮,嚴重損害了育種企業的權益,挫傷了育種企業的育種積極性。因此應加強黑龍江省蔬菜種子的品種管理和品種認證,種子管理部門應為黑龍江省蔬菜種子企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市場環境,這樣才有利于調動育種企業的育種積極性。同時也能保證育種企業的正常收益,有助于育種企業持續選育新品種,從而培育出適應國際市場需求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蔬菜優良種子。
黑龍江省目前蔬菜種子的加工工藝與國際先進國家相比,蔬菜種子加工工藝、加工方法、加工設備等多方面都處于落后狀態,因此生產出的蔬菜種子從光澤度、發芽率、包裝等多個方面都不符合國際蔬菜種子市場的要求,這就很難進入國際蔬菜種子市場。黑龍江省蔬菜種子生產企業要嚴格制定符合國際市場要求的企業標準,通過引進技術、設備、管理等手段學習國外先進的技術和經驗,提高黑龍江省蔬菜種子加工的工藝,滿足國際市場需求。
目前黑龍江省蔬菜種子企業在立足黑龍江省蔬菜種子市場的前提下,在國內市場上與國際蔬菜種子公司競爭的同時,要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黑龍江省蔬菜種子企業要樹立國際市場營銷的理念,時刻了解國際市場動態,對目標市場國的政治環境、經濟環境、文化環境、法律環境、生活消費習慣等都要有比較系統的認識,這樣,才能把握營銷目標市場的走向和動態,了解當地蔬菜種子市場的需求。有了國際市場營銷理念的同時,還要有國際貿易和營銷的人才,有條件的蔬菜種子公司應該高薪吸引國外從事蔬菜種子貿易的專門人才,進一步打開國際蔬菜種子市場的大門。從長遠發展來看,在引進國際人才的同時,也要培養自己的國際貿易和營銷人才,把握好我國蔬菜種子進出口貿易逐年增長的大好時機,在確保傳統出口市場的基礎上,積極開發新型市場。
[1]王立華,史維東,楊丹,楊姿麗.關于市場經濟下的種子產業化問題[J].吉林農業大學學報,1999,21(3):112~114.
[2]譚永旺,韓貴成,劉中華.中國當前蔬菜種業面臨的挑戰與對策[J].農業科技通訊,2007(2):8~9.
[3]張永強,秦智偉.中國蔬菜種子進出口貿易格局及國際競爭力分析[J].中國蔬菜,2009(7):1~5.
[4]劉堅.努力增強中國種子產業競爭力[J].中國種業,2002(2):2~4.
[5]刁陽隆,王偉明.我國蔬菜種子產業發展策略探討[J].長江蔬菜,2005(7):1~4.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 of Importing and Exporting Trade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 Power of the Vegetable Seed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Zhang Yongqiang,Li Lingyun,Qin Zhiwei`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arbin Heilongjiang 150030)
The trade of vegetable seed product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is undertaking rapid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and this contributes to the growth of the vegetable seed industry and the vegetable industry.Foreign trade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vegetable seeds industry.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 of importing and exporting trade of the vegetable seed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does help in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 power of the vegetable seed product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Analysis of the past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vegetable trade and the dissection of the market structure of the trade and prediction of the trend of vegetable seed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does help in advancing of the countermeasure and suggestion in Chinese vegetable seed industry.
Heilongjiang Province,vegetable seeds,import and export trade,competitive power
F732
A
1672-3805(2011)05-0001-04
2011-06-10
黑龍江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項目:中國蔬菜種子產業發展研究(編號:11552013);中國博士后基金:農村循環經濟產業鏈研究(編號:20100480973);黑龍江省博士后基金資助:農村循環經濟產業鏈研究(編號:LBH-Z10211)
張永強(1971-),男,內蒙古人,東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農產品營銷、農業經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