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慶洪
中共黨史上著名的兄弟英烈
○盧慶洪
中國共產黨成立后,許多優秀的中華兒女投身到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行列。在長期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中,涌現出了一大批革命家庭。其中有許多同胞兄弟姐妹為了民族的解放、國家的獨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F輯錄部分代表(按漢語拼音音序排列),以弘揚他們的光輝事跡和崇高精神。
一
蔡林蒸與蔡和森:湖南省湘鄉縣永豐鎮(今屬雙峰縣)人。蔡林蒸(1889~1925),字潤民。 192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省港罷工委員會工人糾察隊第十支隊支隊長。1925年11月在廣東寶安縣與港英當局反動武裝作戰時中彈犧牲。蔡和森(1895~1931),字潤寰。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中共中央機關報《向導》周報主編,中共中央北方局秘書長,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中共中央南方局書記。是中共第五、第六屆中央政治局常委。1931年8月在廣州被國民黨殺害。
曹云閣與曹建明:河南省南陽市人。兄弟二人均于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曹云閣(1908~1938),字江林,號鐘祥。歷任中共南陽縣委書記,南陽中心縣委書記。1938年1月在唐河縣源潭鎮病逝。曹建明(1914~1946),字清林,號鐘亮。歷任中共南陽縣委委員,內鄉縣朱石嘴小學支部書記,八路軍一二○師團政治部主任,太岳軍區獨立二團副政委。1946年在山西陽城縣尚禮村醫院病逝。
陳潭秋與陳蔭林:湖北省黃岡人。 陳潭秋(1896~1943),原名陳澄,字云先。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歷任中共武漢區執委委員長,國民黨湖北省黨部組織部部長,中共江西省委書記、江蘇省委組織部長、秘書長、滿洲省委書記、福建省委書記,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二屆中央執行委員、糧食人民委員,中共駐新疆代表和八路軍新疆辦事處負責人。中共第五、第六屆中央候補委員。1943年9月在迪化(今烏魯木齊)被軍閥盛世才殺害。 陳蔭林(1898~1927),原名陳森。192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國民黨湖北省黨部農民部部長,湖北省政府籌備委員,湖北省農民協會副委員長,南昌起義革命委員會農工委員會委員兼宣傳科科長。1927年9月在江西瑞金病逝。
陳延年與陳喬年:安徽省懷寧縣人。1919年兩人同赴法國勤工儉學。1927年同時當選為中共第五屆中央委員。 陳延年(1898~1927),陳獨秀長子。1922年由法共黨員轉為中共黨員。歷任中國少年共產黨宣傳部部長,中共旅歐支部負責人,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駐粵特派員,中共廣東區委組織部部長、書記,中共江浙區委書記,中共江蘇省委書記。1927年7月在上海英勇就義。陳喬年(1902~1928),陳獨秀次子。 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中共北京地委組織部部長,中共北方區委組織部部長,中共中央組織部副部長,中共湖北省委組織部部長,中共長江局委員,中共江蘇省委組織部部長。1928年6月在上海英勇就義。

陳延年

陳喬年
方志敏與方志慧:江西省弋陽縣人。 方志敏(1899~1935),原名方正鵠。1924年由團員轉為中共黨員。歷任國民黨江西省黨部農民部部長,江西省農民協會秘書長,中共弋、橫、德中心縣委書記,縣蘇維埃政府主席,信江特委書記兼貴溪縣委書記,信江蘇維埃政府主席,贛東北特區革命委員會主席,紅十軍政委,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執行委員,贛東北省、閩浙皖贛省蘇維埃政府主席,中共閩浙贛省委書記,閩浙贛軍區司令員,紅十軍團軍政委員會主席。中共第六屆五中全會中央委員。1935年8月在南昌被國民黨秘密殺害。方志慧 (1907~1933),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中共信江特委軍事委員會軍械處副主任,紅十軍第八十一團團長兼政委。1933年7月在弋陽縣碗港橋戰斗中犧牲。
何恐、何楚鑰與何楚釗:湖北省竹溪縣人。何恐(1900~1930),原名何步孔,字毅生。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社會主義青年團武昌區委委員,武昌地委組織委員、書記,共青團湖北省委委員,中共留日支部負責人,國民黨湖北省黨部青年部秘書。1930年9月在漢口英勇就義。何楚鑰(1903~1929),字馥蓀。 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國民黨竹溪縣黨部宣傳部部長,中共竹溪特支主要負責人。1929年9月在竹溪英勇就義。 何楚釗(1909~1942),又名何公軫,號立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中共竹溪特別支部委員、蘇北特委軍委書記,山西黎城縣縣長,太岳地區專員。1942年5月在山西沁源縣壯烈犧牲。
黃大禎與黃大鵬:湖北省巴東縣人。 黃大禎(1902~1928),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國民黨湖北省黨部候補執行委員、宜昌市黨部執行委員兼宣傳委員,中共宜昌縣委委員、京漢路區特委委員。1928年3月在應山縣組織武裝暴動時犧牲。黃大鵬 (1908~1931),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巴東縣人民委員會財政股長,中共巴 (東)(秭)歸興(山)縣委委員,紅四十九師政委、師長,紅三軍教導第二師師長。1931年10月在巴東縣二塘埡戰斗中犧牲。
二
廖秉國與廖業麒:河南省商城縣吳家店(今屬安徽省金寨縣)人。廖秉國(1892~1931),原名廖業鈞。 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中共商城縣委委員,紅三十二師第九十七團連長,商城縣第一區蘇維埃政府主席,商城縣工農革命委員會主席,五縣(六安、霍山、英山、羅田、商城)邊區蘇維埃政府主席。1931年10月在“肅反”擴大化中被錯殺于六安縣麻埠。 廖業麒(1905~1931),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紅三十二師九十七團營長、九十八團團長,紅一軍獨立旅旅長。1931年10月在“肅反”擴大化中被錯殺于河南省光山縣。
馬耀南與馬曉云:山東省長山縣(今屬淄博市周村區)人。馬耀南(1902~1939),原名馬方晟。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與領導了黑鐵山起義。歷任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五軍參謀長,八路軍山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第三支隊司令員。1939年7月在桓臺縣牛王莊戰斗中犧牲。馬曉云(1906~1944),原名馬方杲。 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五軍第七支隊支隊長,八路軍山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第三支隊七團團長,清河軍區清西軍分區副司令員,渤海軍區第六軍分區副司令員兼渤海行署第六專署副專員。1944年8月在青城縣(今屬高青縣)王家莊戰斗中犧牲。
毛澤民與毛澤覃:湖南省湘潭縣韶山沖 (今韶山市)人。毛澤民(1896~1943),字潤蓮。 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安源路礦工人消費合作社總經理,中共中央局秘書兼會計,閩粵贛省軍區經濟部部長,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銀行行長兼閩贛省蘇維埃政府財政部部長、國家對外貿易總局局長、國民經濟部部長,新疆省財政廳、民政廳廳長。1943年9月在迪化被敵人秘密殺害。毛澤覃 (1905~1935),字潤菊。1923年轉入中國共產黨。歷任社會主義青年團長沙地委書記,南昌起義軍第十一軍二十五師政治部宣傳科科長,紅四軍第三十一團三營黨代表,紅三軍政治部主任,中共永(豐)吉(安)泰(和)特委書記兼紅軍獨立五師政委,中共蘇區中央局秘書長,中共中央蘇區分局委員,紅軍獨立師師長,閩贛軍區司令員。1935年4月在江西瑞金犧牲。
彭湃與彭述:廣東省海豐縣人。彭湃(1896~1929),原名彭漢育。 1924年轉入中國共產黨。歷任廣東農民運動講習所主任兼廣東農民自衛軍總指揮,中華全國農民協會秘書長,中共東江特委書記,中共中央農委書記,中央軍委委員兼江蘇省軍委書記。是中共臨時政治局委員,第六屆中央政治局委員。1929年8月在上海英勇就義。 彭述(1902~1933),原名彭漢述。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澄海縣委書記,中共東江特委委員。1933年秋,在揭陽縣大南山與敵作戰時犧牲。
彭雪楓與彭之久:河南省鎮平縣人。 彭雪楓(1907~1944),原名彭修道。1926年轉入中國共產黨。歷任紅五軍第五縱隊三大隊政委,紅八軍第一縱隊政委、第六師政委,江西軍區政委,紅三軍團第五師師長,陜甘支隊第二縱隊司令員,八路軍總部參謀處處長兼駐晉辦事處主任,中共河南省委軍事部部長、豫皖蘇邊區委員會書記,新四軍第六支隊司令員兼政委,八路軍第四縱隊司令員,新四軍第四師師長、政委兼淮北軍區司令員。1944年9月在河南夏邑縣八里莊戰斗中犧牲。彭之久(1910~1947),原名彭修教。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八路軍一一五師獨立大隊第一大隊政委,山西新軍第二一二旅參謀長兼中共鄉吉地委軍事部部長,太岳軍區第五十四團政委、團長,軍區衛生部部長。1947年4月在山西夏縣(今屬運城市)戰斗中犧牲。
錢定梓、錢定梯與錢定榮:湖北省咸寧縣人。1926年兄弟三人陸續加入中國共產黨。錢定梓 (1892~1934),字琴才。歷任濯港農民協會主席,中共馬橋區支部書記,閩浙贛省工會委員長。1934年10月在福建建陽縣壯烈犧牲。錢定梯(1894~1931),歷任咸寧縣財政科科長、縣農產品運銷合作社主任,鄂南農民革命軍第四路軍司令。后到湘鄂贛省蘇維埃政府鄂東南辦事處工作。1931年在戰斗中犧牲。錢定榮(1901~1928),歷任國民黨咸寧縣黨部宣傳部部長,鄂南農民革命軍總參謀長。后到武漢從事地下工作。1928年9月在武昌英勇就義。
瞿秋白和瞿景白:江蘇省武進縣 (今常州市武進區)人。瞿秋白(1899~1935),原名瞿霜。 1922年轉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上海大學教務長兼社會學系主任,國民黨中央候補執行委員,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團長,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一屆中央執委會委員、人民委員會教育人民委員,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教育部部長,中共蘇區中央分局宣傳部部長。是中共第五屆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臨時政治局常委,中共臨時政治局主席。1935年6月在福建長汀被國民黨殺害。瞿景白(1906~1929),原名瞿森。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上海曹家渡共青團團委書記,中共六大會議秘書。1929年10月在莫斯科開展反對王明等人的宗派活動時遇難。
三
施洋與施季高:湖北省竹山縣人。 施洋(1889~1923),原名施吉超,字伯高。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湖北省工團聯合會法律顧問,京漢鐵路總工會法律顧問。1923年2月在武昌被直系軍閥殺害。施季高(1907~1928),原名施吉地。 192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中共竹山縣支部組織委員、宣傳委員、書記,湖北省總工會委員。1928年3月在武昌被國民黨殺害。
王復生與王德三:云南省祥云縣人。 王復生(1896~1936),原名王濡廷。1921年轉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國民黨中央特派員、云南臨時省黨部執行委員。日軍侵占東北后,以偽滿黑龍江省民報社長兼總編輯身份作掩護,開展抗日宣傳活動。1936年8月在齊齊哈爾被日軍殺害。王德三(1898~1930),原名王懋廷。 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社會主義青年團綏德特別支部書記,中共北京區委委員,黃埔軍校政治部宣傳科科長,中共云南省臨時工委書記、云南省委書記。1930年12月在昆明英勇就義。
夏明翰、夏明衡、夏明震與夏明霹兄妹:湖南省衡陽縣人。夏明翰(1900~1928),字桂根。 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中共湖南省委農民部部長,全國農民協會秘書長,中共湖南省委組織部部長,中共平 (江)瀏(陽)特委書記,中共湖北省委常委。1928年3月在漢口英勇就義。夏明衡(1902~1927), 女,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衡陽縣農民協會婦女委員,衡陽婦女界聯合會會長,國民黨衡陽縣黨部婦女部部長,中共衡陽縣委委員。1927年6月在長沙犧牲。夏明震(1907~1928),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中共湘南區委組織部部長,中共衡陽縣委委員,衡陽縣農民協會副委員長、農民運動講習所教務長,工農革命軍第七師黨代表。1928年3月在郴縣反革命暴亂中犧牲。夏明霹(1908~1928),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衡陽縣農民協會青運委員、農民運動講習所教員。1928年2月在衡陽英勇就義。
許繼慎與許希孟:安徽省六安人。 許繼慎(1901~1931),原名許紹周,字謹生。1924年轉入中國共產黨。歷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葉挺獨立團第二營營長、第二十五師七十三團參謀長、第十一軍二十四師七十二團團長,中共鄂豫皖特委委員,紅一軍軍長兼前委委員,紅四軍第十一師、第十二師師長,鄂豫皖革命軍事委員會皖西分會主席。1931年10月在“肅反”擴大化中被錯殺于河南省光山縣白雀園。許希孟 (1903~1929),原名許紹賢。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中共六安縣委候補委員、六安縣第三區區委書記,組織領導了獨山暴動。1929年12月在六安縣獨山英勇就義。
顏竹林與顏海川:山東省臨清人。 顏竹林(1914~1944),原名顏景隆。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中共臨清縣委書記兼戰委會鋤奸部部長,中共魯西區第一地委宣傳部部長,中共巨(野)南縣工委書記。1944年5月在山東巨野縣反“掃蕩”戰斗中壯烈犧牲。 顏海川(1920~1945),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中共臨(清)館(陶)堂(邑)工委第三區區委書記,中共臨南縣委宣傳部副部長。1945年5月在臨清縣后李屯被敵人殺害。
葉挺與葉輔平:廣東惠陽人。葉挺(1896~1946),字希夷。 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獨立團團長、第二十五師副師長、第十一軍二十四師師長兼武漢衛戍司令,南昌起義前敵總指揮兼第十一軍軍長,廣州起義工農紅軍總司令,新四軍軍長。1941年在皖南事變中被國民黨軍扣押。1946年3月獲釋,并重新加入中國共產黨。4月8日在由重慶飛往延安途中,因飛機失事在山西興縣黑茶山遇難。 葉輔平(1903~1940),又名葉全。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葉挺獨立團軍需主任、第十一軍二十四師軍需處主任,南昌起義軍第十一軍軍需處處長,新四軍軍需處處長。1940年8月在廣西南寧市八塘押送軍用物資時因車禍遇難。
趙尚志與趙尚武:遼寧省朝陽縣人。 趙尚志(1908~1942),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中共滿洲省委軍委書記,巴彥游擊隊參謀長、政委,珠河東北抗日游擊隊隊長,東北反日游擊隊哈東支隊司令,中共北滿臨時省委執行委員會主席,東北民眾反日聯合軍總司令,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軍長,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軍長、第二路軍副總指揮。1942年2月在襲擊鶴立縣 (今鶴崗市)梧桐河偽警察分所時被俘犧牲。趙尚武(1920~1942),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西北戰地服務團團員,晉察冀軍區抗敵劇社音樂隊副隊長。1942年12月在河北阜平縣坡山村突圍時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