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鋼
(浙江師范大學數理與信息工程學院,浙江金華 321004)
Lotka-Volterra系統(LV系統)是指下面的常微分方程組:

式(1)中:xi表示第i個物種的種群密度;aij表示種間作用系數;λi是與環境相關的參數.這類系統廣泛存在于物理、力學、化學、工程及社會經濟等領域.
由于方程的動力學性質與作用矩陣A=(aij)n×n的代數性質密切相關,因此,根據矩陣A的特點,通常將LV系統分為3類:互利合作型(或相互競爭型)、保守型及耗散型.
前兩類系統已被大量研究,耗散型系統尤其是穩定耗散系統的研究則相對較少.文獻[1]對3維穩定耗散系統的充要條件作了分析;文獻[2]對3維實耗散矩陣的充要條件作了詳盡的探討.一般性判斷一個矩陣是否為穩定耗散有相當的難度,通過分類限定條件分析穩定耗散矩陣A的條件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法.例如,文獻[3]用圖表示LV系統,不同的作用矩陣可以唯一地對應一個圖,對作用矩陣A所表示的圖G(A)進行分類是合理的.鑒于此,文獻[4]進一步討論了穩定耗散矩陣的判定問題,并提出了最大穩定耗散圖的概念,對5維系統進行了拓撲分類及動力學研究.文獻[5]對4維穩定耗散系統的代數條件進行了充分研究;文獻[6]對6維最大穩定耗散系統作了拓撲分類及動力學研究.本文對7維穩定耗散系統進行拓撲分類,結合耗散圖的特點,按大類分析了系統最大穩定耗散的代數條件,并選擇2類系統進行動力學性質剖析.
為便于討論,先介紹一些基本概念.
定義1[3]若存在正定對角陣D>0,使得AD+DAT是半負定的,則稱矩陣A是耗散的.
注1 定義1中的AD+DAT可由DA+ATD替代.2種定義是等價的[7].
定義2[3]若矩陣A與?A中的元素滿足?ajk=0?ajk=0,則稱?A為A的一個擾動.

若作用矩陣是耗散的(穩定耗散的),則稱對應的LV系統(1)是耗散的(穩定耗散的).
文獻[3]按這樣的規則引進作用矩陣A的圖形表示G(A):G(A)共有n個頂點,若aij≠0或aji≠0(i≠j),則頂點i和j之間有邊相連;若aii=0,則頂點i用?表示;若aii≠0,則頂點i用·表示.
定義4[4]設G(A)為作用矩陣A的表示圖,若A是穩定耗散的,但A^不是穩定耗散的(A^是指G(A)添加任意一條或幾條邊得到的圖所對應的任意一個矩陣),則稱G(A)為最大穩定耗散圖.
對于耗散的矩陣,不難驗證aii≤0,(i=1,2,…,n).關于穩定耗散矩陣,有下面結論:

命題2[7]若A為穩定耗散矩陣,i與j為G(A)相鄰的2個點,則aiiajj>aijaji.
命題3[7]若A為穩定耗散矩陣,則G(A)中的每個圈至少有一個滿足aii<0,ajj<0的強連接[i,j].
命題 4[4]若 ajj<0(j=1,2,…,n),則 A∈SD當且僅當存在 D=diag(d1,d2,…,dn)>0,使得 DA <0.
命題5[4]若所有的aii=0,或某個akk<0,且對所有i≠k有aii=0,則A∈SD當且僅當:1)G(A)是無圈的;2)aij≠0?aijaji<0.
命題6[4]若不止一個 aii<0,不失一般性,假設 aii<0(i≤k)及 ajj=0(j> k),M=(aij)(1≤i,j≤示G(A)中刪除同時滿足i≤k和j≤k的連接[i,j]后所得的圖,則A∈SD當且僅是無圈的;2)?diag(d1,d2,…,dn)>0,使得D0M <0,diaij+djaji=0對一切i>k或j>k成立.其中,D0=diag(d1,d2,…,dk).
根據穩定耗散矩陣的上述性質及最大穩定耗散圖的定義,經過篩選可得定理1(鑒于篇幅所限,不再給出相應的圖).
定理1 對所有7×7穩定耗散矩陣,正好對應229種不同拓撲結構的最大穩定耗散圖.
結合定理1的分類結果,下面分4大類討論矩陣成為穩定耗散的充要條件.
第1大類,不含黑點或只含1個黑點的圖(共59種).運用命題4,易得定理2.
定理2 在所有7維最大穩定耗散圖中,對不含黑點或只含1個黑點的圖G(A),對應的作用矩陣是穩定耗散的充要條件是:?i≠j,aij≠0?aijaji<0.
第2大類,只含2個黑點的圖(共79種).此處僅以圖1為例給出結論,針對其他情形,除下標及形式稍加變化外,結論都與此相類似.

圖1 7維最大穩定耗散圖中僅含2個黑點的例圖
定理3 對圖1所示的只含2個黑點的圖G(A)對應的作用矩陣A是穩定耗散的充要條件是:

3)當 a12a21=0時,有

當式(2)或式(3)滿足時,都有

又由于d1a11<0,于是xDAxT≤0恒成立,也即有x(DA+ATD)xT=2xDAxT≤0恒成立.因此,A為耗散矩陣.對A任意充分小的擾動?A同樣滿足定理3中的3個條件,于是?A也為耗散矩陣,因此A∈SD.
必要性 由圖1可知,a11≠0,a22≠0,a33=a44=… =a77=0;同時,根據 A是耗散的知,a11≤0,a22≤0,因此 a11<0,a22<0.由于 A∈SD,故由命題 2 可得 a13a31<0,…,a54a45<0.因此,1)成立.由于 A是耗散的,故可找到 D=diag(d1,d2,…,d7)>0,使得對?x∈R7,有 xDAxT≤0,即

于是,令 x=(0,0,0,x4,1,0,0),得(d4a45+d5a54)x4≤0 對一切 x4都成立.此時,d4a45+d5a54=0.再分別令 x=(0,0,0,0,x5,1,0),x=(0,0,0,0,0,x6,1),x=(1,0,0,0,0,0,x7),x=(1,0,x3,0,0,0,0),x=(0,1,x3,0,0,0,0),得 d5a56+d6a65=0,d6a67+d7a76=0,d1a17+d7a71=0,d2a23+d3a32=0,d1a13+d3a31=0.因此,

第3大類,只含3個黑點的圖(共58種).此處僅以圖2為例給出結論,針對其他情形,除下標及形式稍加變化外,結論都與此相類似.

圖2 7維最大穩定耗散圖中僅含3個黑點的例圖
定理4 對圖2所示的只含3個黑點的圖G(A),對應的作用矩陣A是穩定耗散的充要條件是:


必要性 由圖2及命題2,易證1)成立.根據命題6,?D=diag(d1,d2…,d7)>0,使得 D0M <0,diaij+djaji=0 對一切 i>3 或 j>3 成立.其中 D0=diag(d1,d2,d3).于是

注2 只含4,5,6個黑點的情形共有32種拓撲結構,這些系統都有與定理4類似的結論.
第4大類,全為黑點的圖(共1種).
定理5 在所有7維穩定耗散圖中,對全為黑點的圖G(A),對應的作用矩陣A是穩定耗散的充要條件是:
1)aii<0,i=1,2,…,7;
2)?D=diag(d1,d2,…,d7)>0,使得 D*A*<0,D*B*<0,其中 D*,A*,B*分別為將 D,A,B 刪除最后一行與最后一列后所得到的矩陣,B=A-1.
證明 結合命題4及文獻[7]中的定理2,容易證得本結論.
下面討論7維穩定耗散系統的動力學性質.由于種類太多,本文僅討論全白點圖的情況,如圖3所示,將它們所對應的LV系統分別標記為S(1),S(2),…,S(11).

圖3 7維最大穩定耗散圖(全白點情形)
為此,假定系統有正平衡點q=(q1,q2,…,q7),于是系統(1)可表述為

由于圖3中的各個圖的頂點均為白點,故aii=0(i=1,2,…,7).又由于圖3具備樹型結構,故運用定理1及文獻[8]的命題2.1可知它們對應的系統也是保守系統.因此,存在D=diag(d1,d2,…,d7)>AD為反對稱矩陣.本文假設系統已經作了上述尺度變換.
針對以上系統,選擇S(11),S(9)進行研究.
定理6 系統S(11)存在1個過點q的2維不變子流形,它被系統的周期軌充滿;系統S(9)存在2個過點q的2維不變子流形,每個子流形被系統的周期軌充滿.
證明 設作用矩陣A為反對稱矩陣.系統S(11)的方程為

平衡點q處的線性化矩陣為

經計算得特征值為:

因為a21i>0,qi>0,所以λ6,λ7為一對共軛純虛根.由Lyapunov次中心穩定性定理可知,系統 S(11)存在過q的2維不變子流形,它被系統的周期軌充滿.
系統S(9)的方程為

平衡點q處的線性化矩陣為

經計算得特征值為:

其中:

因此λ4,λ5為一對共軛純虛根,λ6,λ7為一對共軛純虛根.由Lyapunov次中心穩定性定理可知,系統S(9)存在2個過q的2維不變子流形,每個子流形被系統的周期軌充滿.
[1]Cross G W.Three types of matrix stability[J].Linear Algebra and Its Applications,1978,20(3):253-263.
[2]郭志明,周之銘,王壽松.3 ×3 實矩陣的 Volterra乘子[J].數學的實踐與認識,1995,25(1):47-54.
[3]Redheffer R,Zhou Zhiming.Global asymptotic stability for a class of many-variable Volterra prey-predator systems[J].Nonl Anal T M A,1981,5(12):1309-1329.
[4]Zhao Xiaohua,Luo Jigui.Classification and dynamics of stably dissipative Lotka-Volterra system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Linear Mechanics,2010,45(6):603-607.
[5]戴燦華.四階穩定耗散Lotka-Volterra系統的分類和動力學性質[D].金華:浙江師范大學數理與信息工程學院,2010.
[6]陳莉莉.Lotka-Volterra系統及相關推廣系統的耗散性及動力學[D].金華:浙江師范大學數理與信息工程學院,2009.
[7]Redheffer R.Volterra multipliers Ⅱ[J].SIAM J Alg Disc Math,1985,6(4):612-623.
[8]Duarte P,Fernandes R L,Oliva W M.Dynamics of the attractor in the Lotka-Volterra equations[J].Journal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1998,149(1):143-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