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大趨勢,高職英語教學作為高職院校的專業基礎課程越發凸顯出它的重要意義。本文通過分析高職學生英語學習現狀,結合當前形勢,提出在新形勢、新理念下,當代高職英語教學未來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高職 英語 發展趨勢能力
一、我國高職英語教學分析
由于社會生產力與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世界各國之間溝通與交流比以前更為廣泛。同時,各個行業之間也逐漸與世界接軌,需要吸納外國優秀的生產經驗與經營理念。高等職業教育肩負著培養技術、生產、管理、服務等領域的應用型專門人才的重任,并以此作為重要目標,因此高職英語教學應突出應用性與實用性相結合的教學方式。
1、我國高職英語教學現狀
高等職業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發展中的一個類型,肩負著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與現有的本科教育的最大區別就在于它明確的職業價值取向,在于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
然而,目前我國高職英語教學在教學內容上沒有突出專業特色,長期以來,我國教育領域各層次的英語教學普遍適用單一的教學內容,高職專業英語教育沒有自己的特色,從內容看基本上是大學英語的壓縮版。另外,教學目的重考證、輕應用。高職英語三、四級統考一直是衡量英語教學質量的重要尺度,教師和學生都把這種考試作為英語教學和學習的最終目的,這對英語教學和學生的總體英語水平的提高確實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似乎也得到了社會的認可,但它畢竟不能全面反映學生的英語實際水平,不能檢驗學生真正應用英語的能力,更不能適應社會實踐的需求。其次,多數高職院校沒有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使得高職生口語薄弱,不能適應時代發展腳步,不能夠與國際快速接軌也是我國高職英語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高職英語教學的改革方針
針對我國高職英語教學出現的問題,《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作為教育部第一部高職教育英語課程教學指導性文件,在全國首先頒布實施。明確提出了“以實用為主,以應用為目的”的教學思想,英語課程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這一具有高職教育特色并充分體現了大學外語改革方向的嶄新的教學理念,得到教育部有關領導、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門和廣大高職師生的充分肯定。為全國高職院校制定英語課程教學大綱、編寫教材、設計教學、設計考試提供了理論依據。我國教育部提出,要以傳統教育思想為根源,在其博大精深的理論基礎之上發掘行之有效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同時積極借鑒西方理論中嚴密精細的思維模式,揚長避短,最終使具有中國本土特色的英語教學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
高職英語教學應突出應用性與實用性相結合的教學方式。當前,盡管我國高職英語教學的現狀不容樂觀,但我國高職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決定了高職英語教學未來發展的根本路線。正確認識我國高職英語教學的現狀,讓教師、學生、教材結合在一起必將產生最大的教育成果,使學生具備扎實的專業技能和較強的英語應用能力,真正培養出與世界甚至與國際接軌的優秀高職畢業生。
二、高職英語教學發展趨勢
1、高職學生綜合素質與高職英語教師職業素質雙向提高
隨著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培養出綜合素質較高、具有較強社會競爭力的應用型人才,成為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發展的一大趨勢。同時對高職英語教師個體的職業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要努力提高學歷層次,密切關注語言學、語用學、二語習得等專業學科的最新發展動態,善于吸收和借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形成“博”、“專”相統一的知識結構;二是積極轉變教學理念,深刻認識外語教學規律及學習者的心理特征,勇于創新教學方法和手段,不斷更新和引進新鮮元素;三是重新定位教師角色,加強教學反思,不斷深化教師個體的內涵和素質,努力提升學術修養和科研水平。對高職英語教師群體而言,學校要重視并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和培養,建立科學有效的激勵和競爭機制,促進教師在教學、科研方面進行富有成效的合作,培育和打造一支團結協作、勇于創新的教學科研型團隊。
2、高職英語模塊教學適應企業需求
高職英語教學應針對企業需求,確定職業能力培養目標和課程體系內容,采取以職業能力為特色的培養模式。要充分利用課堂教學、課堂綜合實踐、畢業綜合實踐、校外實訓等平臺,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提高學生的就業率。
以就業為導向、以企業需求為培養目標的高職教育改革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高職英語職業能力培養體系的構建是高職英語教育改革的重點工作。職業能力培養是高職教育的目標與特色,為了培養高職英語專業學生的職業能力,加強英語專業教育與社會企業的銜接,許多高職院校的英語專業在課程設置上以模塊為特色,將英語專業與行業英語相結合,設計了以職業能力為特色的培養模式,充分利用課堂教學、課程綜合實踐、畢業綜合實踐、校外實訓等平臺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與行業接軌的教學模塊有商務英語模塊、旅游英語模塊、涉外翻譯模塊及幼小英語教育模塊等。這樣的課程體系設置充分體現了“以就業為導向,以職業能力為核心”的辦學理念,也體現了職業教育緊密結合實際、以培養社會需要的實用型人才為目標的特點,不僅滿足了高職學生的渴求,更適應了當代企業對人才的需求。
3、高職英語課堂教學效率逐步提高
隨著高職改革的深入發展,三年制的高職培養正在演化為兩年在校理論學習和一年工廠或公司實習模式。隨著學生在校時間的縮短,英語課時將大大壓縮。英語學習的主陣地——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是未來高職英語教學發展的一大趨勢。
4、高職生英語口語將大幅提高
高職生英語口語水平普遍較低,影響并制約了高職生畢業取向以及發展。當前,很多高職院校已從主客觀兩方面進行分析,著重提出提高高職生英語口語水平的策略。
讓學生擴大詞匯量加強聽力訓練,在口語訓練時養成良好的口頭交際習慣,了解英美文化提高自己的語言交際能力等,重在提高現今高職英語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口語能力,適應時代發展。
結束語:
隨著高職英語教學的不斷深入,高職學生學習英語主要用來進行涉外交際。因此,高職英語教學的目的應當是培養學生良好的應用能力,適應企業與時代的發展,培養出綜合素質較高、具有較強社會競爭力的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趙靜鵬.大學英語的世紀走向[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1995.
[3]鄧春梅.高職英語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出路.中國成人教育,2009,第13 期.
作者簡介:姓名:楊玲,性別:女,身份證號:231005198404244821,畢業學校:黑龍江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