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孔子主義國際關系理論與中國外交

2011-12-23 06:35:24王日華
現代國際關系 2011年5期
關鍵詞:孔子理論國家

王日華

孔子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和核心,其中也包含著豐富的國際關系思想。詹姆斯·多爾蒂(JamesDougherty)等人認為,墨子、孟子、孔子和商鞅的著述都在嘗試從理論上闡述國家間關系的本質,①James E.Dougherty and RobertL.Pfaltzgraff,Jr.,Contending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A Comprehensive Survey,5th ed.,New York:Longman,2001,p.8.并認為“從和平主義到和平理論,到好戰學說或戰爭理論,古代中國提出了大量的理論學說”②James E.Dougherty and RobertL.Pfaltzgraff,Jr.,Contending TheoriesofInternationalRelations:AComprehensiveSurvey,pp.195-196.。費正清(John Fairbank)等人則認為,中國古代甚至還出現了“國際政治學的初級學科”③John K.Fairbank ed.,W orld Order:China’s Foreign Relations,Cambridge,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8,pp.278-279.。誠然,孔子的國際關系思想是松散而零碎的,主要夾雜在《論語》、《左傳》和《禮記》等記錄孔子言論的典籍中,孔子主義國際關系理論指的是經過系統化和理論化整理之后的孔子思想,是孔子思想中屬于國家間關系和國際政治層面的理論。

一、孔子主義國際關系理論的主要內容

國內外學術界都注意到了孔子主義中包含著豐富的國際政治思想和外交思想,有學者對此進行了專門研究,并將其與當代國際關系理論進行對比。④參見葉自成:《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外交思想》,香港社會科學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年,第149-161頁;閻學通、徐進編:《中國先秦國家間政治思想選讀》,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第133-134頁;閻學通、徐進著:《王霸天下思想及啟迪》,世界知識出版社,2009年,第69-84頁;劉淑梅:“修昔底德與孔子:兩種國際政治思想的淵源”,《國際關系學院學報》,2006年,第3期,第1-5頁。然而,現有的研究還沒有建立起孔子主義國家關系理論的基本框架。不少學者簡單地將孔子主義國際關系理論概括為中國傳統的王道或霸道思想。傅斯年就表示:“孔子的國際政治思想,只是一個霸道,全不是孟子所謂王道,理想人物即是齊桓、管仲。”⑤傅斯年著、歐陽哲生主編:《傅斯年全集》(第一卷),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80頁。根據當代國際關系學的知識結構,我們可以整理出孔子主義國際關系理論的基本內容,主要包括國際道義論、國際禮制論和國際信譽論。

孔子的國際道義論是孔子主義國際關系理論的出發點和基石,是孔子主義國際關系理論的核心變量。孔子的國際道義論主要包括以下五個方面的內容:第一,道義因素是決定國家軍事實力的主要因素。從個人層面看,“仁人志士”比普通民眾具有更大的勇氣和決心,即便是面對生死選擇也毫不退縮,“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①《論語·衛靈公》,[清]劉寶楠撰、高流水點校:《論語正義》(下),中華書局,1990年,第620頁。;從軍隊層次看,具有高尚道義品德的軍隊會形成更高的戰斗力,“仁義之師”能夠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從國家層次看,“仁義之邦”能夠在國際社會贏得巨大的國際影響力,獲得更多的國際支持,“仁者無敵”。然而,孔子也認為國家的仁義屬性需要長時間的積累,絕非一朝一日或者一兩項政策就能夠造就一個仁義國家,“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②《論語·子路》,[清]劉寶楠撰、高流水點校:《論語正義》(下),第531頁。。

第二,君主或者說國家領導人的道德素養是國家道義的核心組成部分。孔子認為,個人道德素養會依次影響到家庭和睦、國家治亂興衰以及世界秩序的穩定與戰爭,這就是孔子主義國家關系理論中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思想。“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③《禮記·大學》,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整理:《禮記正義》(下),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1592頁。孔子通過歷史案例論證了這一觀點,堯、舜、禹、商湯、泰伯、周文王和周武王等君王都因為個人道德修養達到了“仁”的層次而使國家強大并稱王于世界或為后代稱王奠定了基礎。

政府領導群體的道德素養同樣影響到國家的興衰成敗。孔子指出,在歷史實踐中,舜統治時期正是由于得到皋陶等五位賢德大臣的輔佐,舜也因此“無為而治”④《論語·衛靈公》,[清]劉寶楠撰、高流水點校:《論語正義》(下),第615頁。。周武王時期有十位賢德的大臣,因而武王伐紂成功并取得殷商而建立了周王權。⑤《論語·泰伯》,[清]劉寶楠撰、高流水點校:《論語正義》(上),第309-311頁。商湯由于伊尹的輔佐而使得商王國的政權穩固與國力強大。⑥《論語·顏淵》,[清]劉寶楠撰、高流水點校:《論語正義》(下),第511頁。齊桓公由于任用了具有仁義品德的管仲而稱霸諸侯。⑦《論語·憲問》,[清]劉寶楠撰、高流水點校:《論語正義》(下),第573頁。相反,商紂王無道卻又失去了三位仁義的大臣而導致了殷商的滅亡。⑧《論語·微子》,[清]劉寶楠撰、高流水點校:《論語正義》(下),第711頁。孔子還認為,君王的道德修養和主要大臣的道德修養均可獨立影響國家的興衰存亡。甚至在君主道德素養敗壞的情況下,主要大臣的道德素養也足可以支撐整個國家的興盛。衛靈公荒淫無道,但是因為有三位賢德大臣的輔佐而使得衛國并沒有亡國。

第三,國際道義因素能夠直接增強國家的軟實力和硬實力。一方面,國際道義能夠在國際社會產生強烈的吸引力和號召力,其他國家及其民眾都會出于對國際道義的向往而追隨道義國家,擁有國際道義制高點的國家也會因此而成為國際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⑨《論語·子路》,[清]劉寶楠撰、高流水點校:《論語正義》(下),第524頁。;另一方面,國家道義能夠贏得更多的盟友,“德不孤,必有鄰”⑩。建立同盟是增強國家硬實力最直接、最快捷的途徑,西方國家普遍將國家同盟建立在共同利益或威脅的基礎上,而孔子則認為道義因素是建立和維持同盟的主要因素。

第四,國際道義因素決定了國家對外行為的和平取向,從而帶來了世界秩序的普遍和平。孔子表示,道義使得國家本性不具有進攻性,即便是對現有國際體系不滿意,也不會發動戰爭來修改現有體系規范。在西方國際關系理論中,“權力轉移論”代表人物奧根斯基(A.F.K.Organski)認為,只要國家對現有體系存在不滿就有可能引發戰爭,不滿意程度的大小決定了國際戰爭風險的高低。?A.F.K.Organski,W orld Politics,2nd ed.,New York:Alfred A.Knopf,1968,pp.363-371.孔子認為沒有道義的勇敢是國際動亂的根源,而道義可以從根本上對國家的戰爭行為起到自我約束作用。他還認為,道義因素能夠通過國家行為的自我約束來實現國際社會的普遍和平,道義國家之間不會產生戰爭,我們可以稱之為道義和平論。從理論建構的方法上來說,道義和平論與康德( Immanuel Kant)的民主和平論?參閱[德]伊曼努爾·康德著,何兆武譯:《永久和平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列寧的帝國主義戰爭論?[俄]列寧著、中共中央馬列著作編譯局編譯:《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人民出版社,2001年。都是從國家層次到國際層次的推理,都認為國家的屬性決定了國際社會的和平或戰爭。

孔子的國際禮制論包含了當代國際機制論的部分內容,同時又融合了國際法和外交禮節等方面的內容。孔子思想中“禮”的概念包含兩層含義:一是禮意或禮儀,即各種儀式的程序和規則;二是禮制或禮法,即各種制度和法規。①楊伯峻:《論語譯注》,中華書局,1980年,第311頁。禮儀在國際社會中主要體現在外交理論中;而禮制和禮法則分別屬于國際機制和國際法的范疇。孔子主張遵循國際習慣,以“周禮”作為國際機制、國際法和外交共同遵守的文本。②《論語·八佾》,[清]劉寶楠撰、高流水點校:《論語正義》(上),第103頁。有學者將孔子主義的這種國際禮制思想及受其影響而形成的國際秩序稱之為“禮治主義”、“禮治體系”或“禮治世界”。③黃枝連:《天下禮治體系研究》(上、中、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1994、1995年。

孔子的國際禮制論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第一,禮制是強國之本。孔子指出,對于一個處于不利地緣環境且內憂外患的國家來說,國家治理的當務之急就是確立禮制。④《論語·先進》,[清]劉寶楠撰、高流水點校:《論語正義》(下),第466-482頁。孔子認為國際機制固然能夠對國家行為產生一種制度約束或者說軟約束,國內制度也能夠對其他國家產生吸引力。“軟權力”概念的提出者約瑟夫·奈(Joseph S.Nye,Jr.)也認為:“政府所推行的價值觀通過其在國內的行為(如民主)、國際機構中的行為(如與他國共事)和外交政策(促進和平與人權)能對其他政府的喜好施加強烈影響。”⑤[美]約瑟夫·奈著、吳曉輝等譯:《軟力量——世界政壇成功之道》,東方出版社,2005年,第14頁。孔子同時還進一步提出,禮制作為一種軟權力,能夠對硬權力的效應產生影響。“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⑥《論語·子路》,[清]劉寶楠撰、高流水點校:《論語正義》(下),第522頁。

第二,禮制是國際合作的基礎。孔子認為,禮制規范了外交,通過禮制能夠形成國際社會共同的價值觀和行為規范,從而奠定了國家之間友好往來和相互合作的基礎。孔子特別強調大國遵守禮制對國際合作的影響,認為國際合作首先依賴于大國對禮制的遵守,大國遵守禮制能夠影響小國的行為。孔子反復強調,大國率先垂范,小國自然會謹慎遵守國際規范,從而形成國際合作的良好形勢;如果大國違背國際規范,即便是在權力的威懾下,小國也會對規范陽奉陰違,從而破壞國際合作。“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⑦《論語·子路》,[清]劉寶楠撰、高流水點校:《論語正義》(下),第527頁。

第三,禮制是國際秩序穩定的支柱。孔子認為,國際秩序的維持并不必然依賴于王權國家的存在,王權國家固然能夠起到穩定國際秩序的作用,但是,王權存在不是國際秩序穩定的必要條件。中原國家數次陷入無政府狀態,但是依靠禮制的存在,社會秩序仍舊優于周邊的少數民族政權。孔子的這一觀點與新自由制度主義的觀點基本一致。新自由制度主義者表示,在沒有霸權的情況下,制度可以起到維持社會秩序的作用。然而,新自由制度主義認為制度起作用的機理在與國家對利益的追求和妥協;而孔子則認為禮制起作用主要在于形成了國際社會共同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

第四,禮制是國際和平的保障。孔子稱,“禮之用,和為貴。”⑧《論語·學而》,[清]劉寶楠撰、高流水點校:《論語正義》(上),第29頁。后世大多將“和”理解為和平之意,由此確立孔子主義的禮制和平論。孔子認為禮制通過約束和限制國家行為而保障國際和平,禮制缺失是國際動亂的根源之一。孔子反復強調,春秋戰國時期長期戰亂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禮崩樂壞”。

在國際經濟學領域,國家信用已經發展成為一種成熟的理論和實踐操作標準。然而,在國際政治學中,國家政治信用和國際信譽的研究還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新自由主義者對信用和信譽給予了較為積極的評價,他們“從可信度中獲得名聲價值和向其他國家提供優質信息而獲得收益的觀點向傳統現實主義思想提出了質疑。”⑨RobertO.Keohane,After Hegemony:Cooperation and Discord in the W orld Political Economy,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4,p.259.羅伯特·基歐漢(RobertO.Keohane)表示:“聲譽因素與我設想相比,似乎對政策產生著更少的影響。由于我一直沒能發展一種理論,來充分地解釋在國際承諾的遵守問題上所存在的多樣性,所以這項研究的絕大部分成果至今都不能出版。”①[美]羅伯特·基歐漢著、蘇長河等譯:《霸權之后——世界政治經濟中的合作與紛爭》,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中文版序言”,第24頁。然而,在孔子的國際關系理論中,國際信譽論是其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孔子思想中的“信”包括信用和信譽,信譽是信用的積累與認同。孔子的國際信譽論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其一,信用和信譽是約定國家硬實力的首要因素,同時也是影響國家軟實力的重要因素。孔子指出,國家權力的基本要素主要有三:“足食,足兵,民信之矣”,②《論語·顏淵》,[清]劉寶楠撰、高流水點校:《論語正義》(下),第491頁即經濟力、軍事力和信用度或者說信譽力。在這三者中,孔子認為信譽力位于第一位,是最重要的,而經濟力位于第二位,軍事力則處于最后。孔子始終強調軟權力的重要性高于硬權力,信譽力無疑是軟權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國家不講信用自然就無法獲得其他國家的認同。

其二,信用和信譽是影響國家安全的重要因素。孔子認為,信用是評價國家道義素養的基本標準,是影響其他國家戰略選擇的基本依據。孔子表示,守信應該成為國際社會普遍遵循的外交準則,“言必信,行必果”③《論語·子路》,[清]劉寶楠撰、高流水點校:《論語正義》(下),第538頁。。守信國家能夠贏得國際社會的尊重,可以避免國家之間的相互猜忌,從而避免因為戰略誤判而引發的國家間戰爭。在孔子看來,人若無信將無法立足于社會,國家無信則無法立足于國際社會。然而,在西方國際關系理論中,傳統現實主義公開否定國際關系中的信用。摩根索表示,國家之間的爾虞我詐是外交活動中的常態,“有許多耐人尋味的異常現象甚至超過了噓聲恫嚇、狂呼怒吼、討價還價和坑蒙拐騙”④Hans J.Morgenthau,Politics Among Nations: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New York:Alfred A.Knopf,1985,p.577.。新現實主義將理論大廈建立在國際政治“零信任假設”的基礎上,肯尼思·華爾茲(Kenneth N.Waltz)坦言:“由于相互關系總是處于緊張狀態,因而行為者總是相互猜疑,并且經常彼此敵視,盡管就其本性而言,它們并不愿意相互猜疑和敵對。”⑤[美]肯尼思·沃爾茲著,胡少華等譯:《國際政治理論》,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2年,“中文版序言”,第3頁。進攻性現實主義代表人物約翰·米爾斯海默(John J.Mearsheimer)甚至進一步指出:“大國彼此畏懼。它們彼此以懷疑相待,它們擔心戰爭可能就在眼前。它們預防戰爭,國家之間幾乎沒有一丁點兒信任的余地。”⑥John J.Mearsheimer,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New York:W.W.Norton&Company,2001,p.32.

其三,信用和信譽是國際合作的先決條件。孔子認為國家信用和信譽能夠贏得其他國家的信賴,從而有利于國家之間的友好往來和合作,降低了國家間交易的成本。孔子尤其強調大國和強國的信用對國際社會特別是中小國家具有積極的示范效應。“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⑦《論語·學而》,[清]劉寶楠撰、高流水點校:《論語正義》(上),第11-16頁。孔子還認為,信用是國家道義修養的基本要求,守信應該成為國家行為的基本準則,成為內政外交的基本政策。“與朋友交,言而有信。”⑧《論語·學而》,[清]劉寶楠撰、高流水點校:《論語正義》(上),第19頁。孔子希望在國際社會中普及“恭、寬、信、敏、惠”等五個最基本的道義準則,從而形成一個具有普世價值觀念的道義世界,“能行五者于天下,為仁矣”。⑨《論語·陽貨》,[清]劉寶楠撰、高流水點校:《論語正義》(下),第683頁。

綜合看來,孔子主義國際關系理論主要圍繞著國際道義、國際禮制和國際信譽三個要素展開,三者相互聯系,相互影響。國際道義、國際禮制與國際信譽共同對國家權力、國際秩序與國際合作產生影響,其綜合作用機理就是:“義以為質”,“禮以行之”,“信以成之”。⑩《論語·衛靈公》,[清]劉寶楠撰、高流水點校:《論語正義》(下),第629頁。

二、孔子主義國際關系理論的基本特點

孔子主義國際關系理論有著一系列鮮明的中國特色,現有國際關系理論譜系中任何一個單一的理論流派都無法將其納入其中,這些特點形成了中國特色國際關系理論的基礎。第一,國際道義是孔子主義國際關系理論的核心。在西方國際關系理論中,“我們日常關注的道德問題在該學科中并沒有得到反映”?[英]提莫·鄧恩等主編、周丕啟譯:《八十年危機:1919-1999年的國際關系》,新華出版社,2003年,第193頁。。西方社會將個人道德準則與國際社會完全割裂開來,一方面宣揚國內社會中的個人道德價值觀,另一方面又斷然否認國際社會中存在基本的道義規則。現實主義公開否認國際社會中存在道義,也公開反對國家在對外政策中講道義。漢斯·摩根索(Hans Morgenthau)明確提出:“現實主義堅持認為普世道德原則不能以理論上的一般形式適用于國家行為。”①Hans J.Morgenthau,Politics Among Nations: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6th.,p.12.孔子主義國際關系理論與西方的國際道德觀恰恰相反。孔子將道德視為貫穿于個人、家庭、國家和國際社會的普遍準則,將個人的道德準則延伸到家庭、國家和國際社會之中。孔子認為個人道德準則是家庭、國家和國際社會道義的基礎和源泉。個人道德和國際道義之間存在著密不可分的聯系,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不可否認,西方國際關系理論中也對國際道義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然而,西方社會一般將國際關系理論劃分為因果理論和規范理論,因果理論研究的是國際社會中的“為什么”問題;而規范理論則是研究國際社會“應該怎么樣”的問題。西方國際關系學嚴格將國際道義研究限定在規范理論的框架內,否認國際道德對國際社會存在解釋作用。孔子主義國際關系理論則不同,孔子將國際道德視為自變量,并以此來解釋國家絕對權力和相對權力的變化,建立起了國際道德與國家權力之間的因果關系理論。

第二,普世和平是孔子主義國際關系理論的基本追求和最終目標。首先,嚴格來說,和平是所有國際關系理論的基本訴求和人文內涵。但是,西方國際關系理論大多強調一國和平,將理論建立在為單一國家或國家之間和平與安全的范圍內。孔子國際關系理論以國家層次作為出發點,而立足點和最終歸宿卻是世界范圍內普遍的永久的和平,即“大同世界”。其次,西方國際關系理論大多將和平建立在國家實力和均勢的保障之上,而孔子國際關系理論則將和平建立在國家自律自省的基礎上。孔子希望通過國家自身尤其是大國和強國的自我約束與限制來實現國際和平。因此,在西方國際關系理論中,權力、軍事實力和戰爭是核心變量。相反,孔子對戰爭和權力避而不談,孔子也表示自己不關心軍事和戰爭。孔子反對通過戰爭的手段來實現國家目標,主張通過國家軟實力來吸引對手,“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②《論語·季氏》,[清]劉寶楠撰、高流水點校:《論語正義》(下),第649頁。。再次,孔子明確提出,國際社會中應該存在普遍的契約關系,即絕大部分國家都將戰爭權力讓渡或移交出來,“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③《論語·季氏》,[清]劉寶楠撰、高流水點校:《論語正義》(下),第651頁。倪樂雄表示,在儒家的王道思想中,人類最完美的社會也需要武力作后盾,“最理想的社會并非不存在暴力,而是解決了暴力與倫理的關系、把暴力作為道德工具來使用的社會”。④倪樂雄:“和平崛起與國際文化環境的思考”,《中國社會科學》,2004年,第5期,第57頁。但是,西方國際關系理論卻普遍將武力和戰爭視為主權國家和國際社會的最終解決方案。最后,西方國際關系理論普遍將國家利益作為國家行為的標準,利益矛盾也因此成為國際沖突的基本來源。在孔子主義國際關系理論中,孔子明確表示,“放于利而行,多怨。”⑤《論語·里仁》,[清]劉寶楠撰、高流水點校:《論語正義》(上),第149頁。因此,孔子主張國家之間要謙讓、分利和互利,要將國家利益限制在國家道義的范圍之內,“見利思義”⑥《論語·憲問》,[清]劉寶楠撰、高流水點校:《論語正義》(下),第568頁。。

第三,內外聯系法是孔子主義國際關系理論的獨特視角。孔子主義國際關系理論采用的是層次分析法,即依據個人、家族、國家和世界四個分析層次。孔子主義國際關系理論是一種由內而外的推理方法,即否認國內層次與國際層次的界限和區別。華爾茲將國內層次的理論稱之為外交政策理論,而將國際體系層次的理論稱之為國際政治理論,認為這二者之間存在著一個難以逾越的鴻溝。“如果有誰能夠建構一個同時包含國際和國家兩個層次的理論,我們都將為之感到歡欣鼓舞。但是迄今為止沒有誰知道如何才能做到這一點。”⑦[美]肯尼思·華爾茲著、信強譯:《國際政治理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中文版序言”,第17頁。然而,孔子主義認為國內層次適用的規律也同樣適用于國際社會。

孔子主義國際關系理論建立了個人(單個領導人或領導群體)和國際政治現象之間的因果關系,是一種領導人中心主義的國際關系理論,對當代許多國際政治現象有著更加寬泛的解釋力。在當代國際社會中,領導人或領導集體的形象與一國在國際社會的形象正相關。一個強有力的領導人或領導集體會極大地提高本國的國際威望;相反,一個素質低下如貪污腐敗、荒淫暴戾的領導人當政的國家在國際社會中的權力也會相應受到削弱。然而,孔子主義并沒有停留在國內層次上,而是將國內層次和國際層次聯系起來,關注天下層次,即世界體系層次的國家間關系和國際社會。因此,孔子主義也同時是一種世界主義理論。

西方國際關系理論強調國內社會與國際社會的區分,這也是為什么西方國家對內推行民主、自由和法制,對外卻堂而皇之地實行擴張、殖民和霸權主義政策。然而,孔子認為道德沒有國際與國內的區分,道義原則是世界通行的基本準則,“雖之夷狄,不可棄也”①《論語·子路》,[清]劉寶楠撰、高流水點校:《論語正義》(下),第538頁。。

三、孔子主義國際關系理論對當代中國外交的影響

孔子主義國際關系理論是中國傳統國際關系文化的核心內容,對中國國際政治理念和外交政策產生了深遠影響。周恩來曾明確表示,我們中國人辦外事的一些哲學思想“來自我們的民族傳統,不全是馬列主義的教育”②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周恩來外交文選》,中央文獻出版社,1990年,第327-328頁。。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領導人在對外交往中就反復引用孔子思想來闡釋中國當代的外交政策。周恩來、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和溫家寶等國家領導人在不同的外交場合或是介紹中國對外政策的講話中曾多次直接引用《論語》,主要涉及到《學而》、《顏淵》、《子路》、《雍也》、《為政》和《微子》等篇。其中被反復引用的就是“和為貴”、“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言必信,行必果”等。

孔子主義國際關系理論對中國外交最深遠的影響就是和平外交政策,主要體現為以下幾個方面內容:第一,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孔子主義國際關系理論認為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以及不同的社會制度之間并不存在必然的矛盾和沖突,也不具有相互排他性或者說零和關系,它們完全可以共存共處。“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③《禮記·中庸》,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整理:《禮記正義》(下),第1459-1460頁。孔子主義國際關系理論中的共存共處思想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思想來源之一。1953年12月31日,周恩來總理在同印度政府代表團談話中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956年11月1日,中國政府發表聲明,指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應該成為世界各國建立和發展相互關系的準則,社會主義國家關系更應該建立在五項原則的基礎上。④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周恩來外交文選》,第529-530頁。

第二,求同存異的外交方針。孔子主義國際關系理論為理想國際社會設定了統一的目標和行為規范,希望這些基本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成為人人遵守和追求的同一標準,這就是“求同”。然而,孔子主義國際關系理論承認世界多樣性的存在,即便是“君子”之間也會存在“和而不同”。⑤《論語·子路》,[清]劉寶楠撰、高流水點校:《論語正義》(下),第545頁。孔子主義國際關系理論尊重異己的存在,即“存異”。1955年4月19日,周恩來總理在亞非會議上的補充發言中首次提出了“求同存異”外交方針。他表示:“我們的會議應該求同而存異。同時,會議應將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來。這是我們中間的主要問題。我們并不要求各人放棄自己的見解,因為這是實際存在的反映。但是不應該使它妨礙我們在主要問題上達成共同的協議。我們還應在共同的基礎上來互相了解和重視彼此的不同見解。”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周恩來外交文選》,第122頁。

第三,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的外交準則。孔子主義國際關系理論反對暴力和戰爭,主張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矛盾和沖突。孔子表示,世界上所有的國家政策必須包括“九經”,其中對外政策的基本原則就是“柔遠人也,懷諸侯也”⑦《禮記·中庸》,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整理:《禮記正義》(下),第1442頁。。孔子主義國際關系理論認為,一旦出現國家間的敵對和紛爭,每個國家首先應該反省自身的國內國際政策,通過推行仁政尤其是內政來解決國際矛盾。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始終強調通過外交手段解決國際爭端和矛盾,反對用制裁和戰爭的手段來解決國際沖突。鄧小平表示:“世界上有許多爭端,總要找個解決問題的出路。我多年來一直在想,找個什么辦法,不用戰爭手段而用和平方式,來解決這種問題。”①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9頁。為了實現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的目標,鄧小平設計了兩個具體的對外政策:其一是針對領土爭端提出了“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政策;其二是針對不同社會制度之間的對峙提出了“一國兩制”的政策。“一國兩制”已經成功應用于中國恢復對香港和澳門行使主權的實踐之中,避免了中國為主權和領土完整與英國、葡萄牙等老牌殖民主義國家爆發國際沖突,實現了國際爭端的和平解決。

第四,持久和平的奮斗目標。孔子主義國際關系理論將和平視為世界范圍內的普遍追求和最高目標,“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②《禮記·中庸》,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整理:《禮記正義》(下),第1422頁。。孔子主義的和平思想與馬克思主義的和平價值觀在這里交匯。毛澤東認為:“人類一經消滅了資本主義,便到達永久和平的時代,那時候便再也不要戰爭了。”③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外交文選》,中央文獻出版社、世界知識出版社,1994年,第10頁。鄧小平把和平與發展視為世界上最突出的問題,對世界和平充滿了信心。他認為:“世界形勢有兩個帶全局性的而且帶長期性的問題,一個是戰爭與和平問題,一個是南北問題。戰爭與和平問題看來可以找到出路,贏得和平。但南北問題目前還沒有可行的建議,不知道怎么辦好。”④冷溶、汪作玲主編:《鄧小平年譜:1975-1997》(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年,第1114頁。2007年,“持久和平”作為中國外交的心愿和奮斗目標正式寫入了黨的十七大報告。

第五,和平發展的外交戰略。孔子主義國際關系理論反對對外擴張,反對對外掠奪與侵略,主張尊重和保障其他國家的獨立與安全。孔子倡導國家間的友好往來,“禮尚往來”⑤《禮記·曲禮》,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整理:《禮記正義》(上),第17頁。,甚至要求“厚往而薄來”⑥《禮記·中庸》,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整理:《禮記正義》(下),第1444頁。。孔子的這種思想催生了中國和平發展的外交戰略。2003年12月10日,溫家寶總理在哈佛大學的演說中正式提出了中國和平崛起的發展道路;隨后,胡錦濤主席在紀念毛澤東誕辰110周年座談會上再次強調,中國將堅持走和平崛起的發展道路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005年12月,國務院發表《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白皮書,全面闡述了中國和平發展戰略的歷史背景、主要內涵和奮斗目標。

第六,和諧世界的外交理想。孔子主義國際關系理論將“世界大同”視為最理想的社會秩序。“大同”就是和諧(great har mony)。胡錦濤主席指出:中華民族的先哲,在探索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過程中提出了“和諧”的思想,“這一主張至今仍閃爍著燦爛的思想光芒,為我們審視和處理國際關系提供著重要啟迪”。⑦胡錦濤:“促進中東和平建設和諧世界——在沙特阿拉伯王國協商會議的演講”,新華月報社編:《時政文獻輯覽》(2006.3-2007.3),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968頁。2005年4月22日,胡錦濤在亞非峰會上明確提出了構建“和諧世界”的理念。隨后,胡錦濤在各種國際場合繼續豐富和充實“和諧世界”的基本內容,逐步形成了系統的“和諧世界”理論。

總的來說,孔子主義的和平思想是建立在對自我的克制和對他者的友好認知的基礎上。西方現實主義國際關系理論將其他國家視為敵人或對手,認為國家之間只有暫時的盟友,而沒有永久的朋友。建構主義則認為國家之間存在敵人、對手和朋友三種不同的關系。然而,孔子主義國際關系理論完全不同,而是將其他國家預設為朋友關系。“四海之內皆兄弟也。”⑧《論語·顏淵》,[清]劉寶楠撰、高流水點校:《論語正義》(下),第488頁。中國和平外交同樣重視國際社會中的朋友關系而不是盟友關系,并以此作為發展國家間關系的出發點和歸宿。

余論

春秋戰國時期,中國歷史上不僅形成了國際體系,還生成了成熟的國際社會⑨[英]赫德利·布爾著、張小明譯:《無政府社會:世界政治秩序研究》(第二版),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年,第12頁。。先秦時期頻繁的外交活動也給中國傳統國際關系文化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環境。因此,“每當提到我國的國際關系傳統理論時,人們言必稱春秋戰國,這是有一定道理的”。①資中筠:“國際政治理論探索在中國”,《國際經濟評論》,1998年,第6期,第41頁。毛澤東曾說過:“我們這個民族有數千年的歷史,有它的特點,有它的許多珍貴品。對于這些,我們還是小學生。今天的中國是歷史的中國的一個發展;我們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主義者,我們不應當割斷歷史。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以總結,承繼這一份珍貴的遺產。”②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33-534頁。

當代國際關系理論主要是西方理論,甚至被說成是“一門美國的社會科學”。③JamesDerDerian ed.,International Theory:Critical Investigations,London:Macmillan,1995,p.212.中國傳統的國際關系文化還沒有被納入到國際關系學的知識譜系之中去。盡管孔子思想大多是直接針對國內政治而言,但是其內涵也同樣適用于國際社會。故而歷史上流傳著“半部《論語》治天下”一說。孔子主義國際關系理論理應屬于國際關系普世理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把我中國已往的學術、政治、社會等等做材料,研究出些有系統的事物來,不特有益于中國學問界,或者又補于‘世界的’科學。中國是個很長的歷史文化的民族,所以中華國故在‘世界的’人類學、考古學、社會學、言語學等等的材料上,占個重要的部分。或者因為中華國故的整理的發明,‘世界的’學問界上,生一小部分新彩色。”④傅斯年著、歐陽哲生主編:《傅斯年全集》(第一卷),第262頁。

當前,諸多全球性議題對傳統國際關系理論提出了新的挑戰。國際關系理論的范式革命首先就是對以國家為中心的傳統范式進行改造。但是,現存的國際關系理論主要來自于西方世界的事實增加了理論創新的困難。為此,詹姆斯·多爾蒂等人表示,源自于其他文化和文明的理論就是一種重要的突破口。⑤James E.Dougherty and Robert L.Pfaltzgraff,Jr.,Contending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A Comprehensive Survey,p.622.孔子主義國際關系理論也許會給人們提供許多的理論啟示和借鑒。

猜你喜歡
孔子理論國家
堅持理論創新
當代陜西(2022年5期)2022-04-19 12:10:18
神秘的混沌理論
孔子的一生
理論創新 引領百年
孔子的一生
相關于撓理論的Baer模
能過兩次新年的國家
把國家“租”出去
華人時刊(2017年23期)2017-04-18 11:56:38
奧運會起源于哪個國家?
孔子在哪兒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青草国产高清在线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影院| 午夜激情婷婷| 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a毛片在线| 嫩草国产在线| 无码国产伊人| 日韩免费毛片| 99久久精品国产综合婷婷| 国产制服丝袜91在线| 少妇露出福利视频|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精品| 亚洲欧美国产视频| 熟妇丰满人妻av无码区| 国产丝袜啪啪| 国产成人三级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制服丝袜无码视频| 特级欧美视频aaaaaa| 国产95在线 | 亚洲成AV人手机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综合精品第一页| 精品欧美视频| 中文纯内无码H| 亚洲欧美日韩天堂| 伊人网址在线| 精品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在线看| 欧美第二区| 亚洲无码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一个色综合网| 67194亚洲无码| 婷婷午夜影院| 谁有在线观看日韩亚洲最新视频 |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在线观看|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AⅤ| 91麻豆国产视频| 9cao视频精品| 国产一级毛片在线| 成年网址网站在线观看| 美女被躁出白浆视频播放| 一本色道久久88|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香蕉922| 日韩欧美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88| 丁香亚洲综合五月天婷婷| 成人亚洲天堂| 亚洲婷婷丁香| 国产精品久线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永久视频| 99久久性生片|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的视频| 国产成人无码播放| 国产激爽大片高清在线观看| 一本综合久久| 国产区网址| 亚洲水蜜桃久久综合网站| 日本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毛片基地| 无码人中文字幕| 欧美一级片在线| 亚洲欧美精品日韩欧美| 欧美亚洲另类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中文字幕| 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动漫| 国产玖玖玖精品视频| 呦系列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在线亚洲| 免费人成黄页在线观看国产| 在线观看的黄网| 欧美成人精品高清在线下载| 九九热精品在线视频| 国产无码精品在线播放| 91在线播放免费不卡无毒| 国产91线观看|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日本| 美女视频黄又黄又免费高清| 亚洲精品卡2卡3卡4卡5卡区| 国产黑丝一区| 不卡网亚洲无码| 99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