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山野
恪盡職守情系群眾
——記“全省優秀人民警察”、白沙縣公安局局長張小軍
□陳山野
白沙黎族自治縣地處海南五指山腹地山區,經濟欠發達,屬國定貧困縣。2010年,白沙大山里飛出了一個“金鳳凰”——白沙縣公安局榮獲“全省優秀公安局”稱號,在海南警界引起了關注。帶領這支公安隊伍崛起的“領頭羊”,就是白沙縣公安局局長張小軍。從警14年來,他恪盡職守,情系群眾,忠實履行著一名警察的神圣職責,特別是為海南省“打黑除惡”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貢獻。被授予“個人一等功”1次“、個人二等功”1次“、個人三等功”3次、嘉獎9次;被評為“全國打黑除惡先進個人“”海南省嚴打整治先進個人”“全省優秀人民警察”。
2008年9月,時任海南省公安廳刑偵處“打黑除惡”專業隊隊長的張小軍被調往白沙任公安局長。
上任伊始,一系列棘手的問題便擺在了張小軍的面前:白沙縣公安隊伍工作積極性不高、凝聚力不強;辦案質量不高,處理案件難以做到公平、公正;群眾評價較低等。“新官上任三把火”,張小軍沒有說一句怨言,而是深入基層一線,走遍了全縣每個派出所轄區進行實地調研了解情況。經過反復認真地研究討論,他制定了分管領導工作職責、目標、任務的量化標準,明確了具體工作要求,采取“誰主管,誰負責”的方式,克服過去“做與不做一個樣,做好做壞一個樣”的不良現象,“一切用制度說話”,用制度管權、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并將民警的日常工作納入評優、提拔任用考核內容。對工作打不開局面、群眾不滿意的2名派出所長及時予以撤換,對1名不適合公安工作的民警報請人事部門將其調離公安機關,并提拔一批“想干事、會干事、干成事、能共事、不出事”的民警到中層領導崗位上來。這些措施充分調動了全縣廣大民警的工作積極性。
作為一個黨員,張小軍更是身先士卒,帶頭表率。在實行局領導帶班夜間巡邏制度中,只要輪到他,不管有多忙,他都親自帶隊上街巡邏,甚至將自己的巡邏時間延長至凌晨兩三點鐘,周末和節假日也從不例外。廣大民警深受觸動,工作積極性顯著提高,隊伍的向心力明顯增強。
群眾看公安,關鍵看破案。張小軍剛上任時,白沙縣公安局刑事案件高發、案件破案率低、現行命案破案率不達標等問題突出。張小軍決定狠抓刑偵這張“牌”,打一個漂亮的翻身仗。
張小軍先是從全縣公安機關挑選了最優秀的民警充實到刑偵隊伍,使刑偵隊伍達到20多名警力,并在經費、車輛、裝備等方面向刑偵隊伍傾斜,確保刑警的辦公、辦案經費百分之百得到保障,對破獲重大案件的給予重獎。在偵查破案上,他更是以身作則,幾乎每起重大案件現場都能發現他忙碌的身影。他到白沙后,共組織偵破各類刑事案件596宗,打擊處理犯罪嫌疑人472人;全縣發生的13宗現行命案全部予以偵破,無一命案嫌犯在逃,現行命案破案率100%;在全省偵破處置積壓命案專項行動中偵破積壓命案15宗,白沙縣公安局因此被評為專項行動“標兵單位”,他本人亦被記“個人一等功”;部署開展“打黑除惡”利劍行動,成功打掉了4個農村惡勢力犯罪團伙,抓獲團伙成員15名,狠狠打擊了惡勢力分子的囂張氣焰。特別是摧毀了榮邦鄉的惡勢力團伙,深挖違法犯罪案件60余起,當地黎族群眾為此奔走相告、鳴放鞭炮慶祝,并給張小軍送來一面寫著“懲兇除惡揚警威,為民除害快人心”的錦旗。
張小軍常說,能解決群眾反映的實際問題,是他最高興、也是最光榮的事情。兩年多來,張小軍幾乎踏遍了白沙縣的每個村莊。如今,在白沙沒有一位村干部叫不上他的名字,很多老百姓都認識他。在村里,他與黎苗族群眾拉家常、問治安情況、做法律宣傳、幫教劣跡青年……
在開展公安局長“開門接訪”活動中,他發現一些案件的受害者傷亡后家庭往往失去了依靠,生活陷入困境。針對這種狀況,他主持制定出臺了重大案件回訪制度,對有困難的受害者家庭給予適當幫助,為家庭成員申請低保、五保戶待遇,幫助他們解決就業問題等。
2009年1月,金波鄉浪豐村一對夫婦因丈夫酗酒引發矛盾,妻子王某將丈夫羊某殺害。王某被逮捕后,留下了兩個年幼的兒子,生活舉步維艱。張小軍了解情況后,立即帶領辦案民警進行回訪,同時從自己的工資中每月擠出200元接濟兩個孩子,并積極協調有關部門為該家庭申請低保,孩子的爺爺奶奶為此感激涕零,逢人便說張局長是他們的“救命恩人”。
張小軍兢兢業業,時刻銘記自己黨員的身份,永遠把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一步一個腳印,立足山區,用滿腔熱血演繹著新時期人民衛士的風采,以實際行動譜寫了一曲警民團結進步的忠誠之歌。◎
[編輯:王秋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