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文斌 孫文麗
本學年,我區開展了“教學效益年活動”,針對目前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我們結合現有的教學現狀進行了調查和分析。下面就教師課堂教學的案例來分析我校數學課堂教學的整體現狀,與教師們進行探討與交流。
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現狀
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推進,我們深感課堂教學已經出現了可喜的變化:學生的知識面廣了,學得活了,學習興趣濃了,課堂開放了,教師與學生的親和力增加了,教師們努力將新的理念、新的思想、新的教學方式滲透到自己的課堂教學之中,充分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注重創設問題情境,提出數學問題
新教材對重要的數學內容按照“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與應用”的敘述方式編排,教材都創設一個學生熟悉的問題情境,根據所呈現的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過渡年級教材的編寫遠離學生的生活實際,脫離日常生活情境,教師們普遍感到情境不好創設,我校成老師執教《分數乘除應用題》一課作了很好的嘗試。她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將書本上的應用題改編成學生身邊的數學問題,并創設一定的情境呈現給學生。
案例描述:
師:前幾天我們學校開展了助人為樂獻愛心活動,你們班級(六年級)共捐款多少元?
生:128元
師:那么五年級也捐款,捐款數是六年級的3/4。
師:根據你調查的數據和呈現的信息,你能解決哪些數學問題?
生1:五年級捐款多少元?
生2:六年和五年一共捐款多少元?
生3:六年比五年級多捐款多少元?
生4:……
師接著說:“同時也是四年級捐款數的4/5,四年級捐款多少元?”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研究的《分數乘除應用題》。
教者首先結合學校開展的活動將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轉化成數學問題,使學生從自身的生活的背景中感知數學,激發學生對所學內容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同時使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重視小組合作學習,開展互助交流。
注重合作學習并不是所有的課都需要合作學習,在沒有任何合作價值的情況下,合作就是一種重復的勞動,合作學習的問題必須具有開放性,像“小華買了6個蘋果,又買了4個蘋果,小華一共買了多少個蘋果?”這樣的問題就缺乏合作學習的價值,學生完全可以獨立思考,獨立完成。我校郭老師在教學《垂直與平行》一節課,當學生展示兩條直線不同位置關系圖時,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再進行編號,然后提出了很有合作學習價值的問題:大家想一想?這些兩條直線不同位置關系圖,可分成幾類?請同學們小組合作,分一分。接下來小組同學采用合作學習的形式,進行分類。
3.重視數學實際應用,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用數學是學數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數學教學必須重視從實際問題出發,引入數學課題,最后把數學知識應用于實際問題。小學數學中的知識,在現實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如林老師在教學“百分數應用題”后,出示這樣一道題:“六·一”節為了表彰優秀學生與進步生,林老師到文具店買一種鋼筆獎給學生。其中一個文具店給出的優惠是買十送一,另一個文具店買十支以上按九折優惠計算。同樣的一種鋼筆,標價為5元,林老師要買22支,請大家做參謀:林老師應在哪一個文具店買比較合算?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認真列式計算,小組討論交流,尋找正確的答案。這樣,讓學生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周圍世界,也有利于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現狀問題分析
通過這次有效課堂教學活動,我們發現目前的課堂教學普遍存在著以傳授知識為中心的傳統教學觀念與行為,死記硬背,題海戰術等現象仍然存在。課堂缺乏活力,嚴重抑制學生主動性和創造性的發揮。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教材,還是用教材教
多數教師捧者一本書走進教室,依照教材上呈現的內容面面俱到,講透練會就達到了本節課的教學目的,更有甚者,下課時間到了,還因書上一道題沒講仍在繼續,影響學生的課間活動。新課程倡導的要用“活”教材,“活”用教材,用創新的觀念和手段來對待教材,正是我們教師所缺少的,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師對教材內容要敢于大膽取舍、整合與挖掘,才能提高駕馭教材的能力。
2.滿堂問,以為是交流互動
有效的課堂提問有助于開拓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言語表達能力;有助于教師及時得到反饋信息,不斷調控課堂教學,從而實現教學目標。但是,課堂教學過程中,滿堂問也是一種普遍現象,以為多問就體現出了新的理念,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顯示師生、生生之間互動過程。而學生卻被教師紛繁蕪雜的“問”搞得迷迷糊糊、暈頭轉向。
3.改變座位,以為是轉變學習方式
改變了長期以來,在我國小學課堂里座位排列都是“秧田式”的形式,新課改倡導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新型學習方式。許多教師就將班級學生進行編組,4-6人組成一個合作學習小組,將原有單一的“秧田型”變為“口字型”、“U字型”等。以為這樣改變學生座位,就是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4.提倡民主,以為就不要秩序
聽課時,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課堂,學生自由走動,而且可離開座位與同學討論,可以找老師請教,有時還隨便亂喊,課堂教學秩序有時比較混亂,學生一會兒忙這,一會兒忙那。表面上看課堂熱熱鬧鬧,實際上是一種無效的教學。原因是:有些教師認為教學應大膽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去學習新知,不需教師過多指導,更不需要接受學習。這樣課堂表面上體現了教學民主,尊重學生,實際上是一種無序的教學過程。
(作者單位: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興平小學;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電廠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