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愛華
【教學目標】
1.了解戲劇的基本常識;
2.揣摩戲劇語言,初步了解周樸園這一人物形象的復雜性。
(設計意圖:教學目標遵從“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理念,體現(xiàn)了規(guī)范性與創(chuàng)造性的統(tǒng)一。目標1針對學生在課本中第一次接觸劇本文學的情況,在感性及理性層面上搭建起基本的形式框架,形成基本的規(guī)范。目標2體現(xiàn)了單元訓練重點,旨在實現(xiàn)思考習慣的養(yǎng)成,使學生掌握科學思想方法——既非一面倒,也不是簡單機械的一分為二,從而提高其思維品質。同時還暗含著人文性目標,“文學是人學”,通過解讀作品人物,學生獲得了解讀現(xiàn)實生活中人物的方法,提高其與人交往的能力,同時樹立是非善惡標準,定位自己的人生。這也是語文教學在其工具性之外最大的要旨所在。)
【教學重點】在周樸園與魯侍萍有無真感情的探討中,通過對戲劇的語言品讀,感受周樸園形象特點。
【教學難點】認識周樸園思想性格的復雜性。
【教學方法】朗讀品味法,討論點撥法。
(設計意圖:一方面遵從語文學科特點設計最適合的教學方法,一方面遵從新課程教學理念,真正實現(xiàn)學為主體教為主導。)
【課型】品讀—鑒賞課。
【課時】一課時。
【教學設想】
作為戲劇欣賞單元的第一課,先給學生介紹戲劇的有關知識,再結合注釋了解《雷雨》的梗概,通過默讀整體感知節(jié)選部分的主要劇情,通過重點段落的分角色朗讀感受語言魅力進而把握其中的主要矛盾沖突,理解人物語言所表現(xiàn)的人物性格。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初中學習了高爾基的《海燕》,海燕呼喊暴風雨,讓暴風雨沖刷出一個新世界。二十年代在周公館也發(fā)生了一場雷電交加的疾風暴雨,他毀滅了周魯兩家,直至死的死,瘋的瘋,癡呆的癡呆,出走的出走,這場暴風雨預示了什么?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蜚聲劇苑,馳名中外的曹禺力作《雷雨》,一起來讀讀原作節(jié)選,看看在30年代,作家為我們勾勒的醞釀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沉悶空氣里的一場即將到來的社會大變動的“雷雨”畫卷。
(二)相關介紹
1.介紹作者(曹禺)
原名萬家寶,中國現(xiàn)當代作家。
他擅長以現(xiàn)實主義的筆墨,深入挖掘人物的內心世界,展示緊張、尖銳的戲劇沖突,語言富有詩意。代表作品:《日出》、《原野》、《雷雨》
2.戲劇知識:見課本
戲劇的要素主要包括:戲劇沖突、戲劇語言(包括人物語言和舞臺說明)、人物形象。按照不同的標準,戲劇可以分為不同種類:
按藝術形式和表現(xiàn)手法分為話劇如《雷雨》、歌劇如《白毛女》、舞劇如《絲路花雨》;
按劇情繁簡和結構分為獨幕劇、多幕劇如《雷雨》;
按題材所反映的時代分為歷史劇如《屈原》、現(xiàn)代劇如《雷雨》;
按矛盾沖突的性質分為悲劇如《屈原》、喜劇如《威尼斯商人》、正劇如《白毛女》。
同一劇本,根據(jù)不同的分類標準,可分屬不同的種類。如《雷雨》:根據(jù)矛盾沖突的性質和結局——悲劇;根據(jù)藝術形式——話劇;根據(jù)劇情的繁簡和結構——多幕劇;根據(jù)演出場合——舞臺劇;根據(jù)所反映的時代——現(xiàn)代劇。
3.明確《雷雨》相關知識:
四幕話劇;
集中場景——周公館的客廳;
集中時間——同一天上午至午夜;
矛盾沖突——周魯兩家愛情、血緣、階級的復雜關系。
(三)初步感知
1.理清人物關系
周樸園——某煤礦公司董事長,五十五歲。
周繁漪——其妻,三十五歲。
周萍——其前妻魯侍萍生子,年二十八。
周沖——繁漪生子,年十七。
魯貴——周宅仆人,年四十八。
魯侍萍——其前妻,某校女傭,年四十七。
魯大海——侍萍與前夫周樸園之子,煤礦工人,年二十七。
魯四鳳——魯貴與侍萍之女,年十八,周家使女。
2.內容介紹(看課下注釋)
《雷雨》是曹禺的處女作,也是我國現(xiàn)代戲劇史上一部具有突出地位的多幕話劇,它以1923年前后的中國社會為背景,描寫了一個封建資產階級大家庭的矛盾。劇情在一個“天氣更陰沉、更郁熱。低沉潮濕的空氣,使人異常煩躁”的下午趨向高潮,又經過一番復雜的矛盾沖突,周萍和四鳳終于知道他們原是同母兄妹,于是一場悲劇發(fā)生了。這個罪惡的大家庭終于崩潰了,這一切都是在雷電交加的狂風暴雨之夜進行的,整個故事的背景情節(jié)都和雷雨有關,課文節(jié)選的是該劇第二幕中的一個片斷。
3.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初步把握節(jié)選部分內容
(四)探究文本
(設計意圖:在遵從學生認知規(guī)律及語文學習規(guī)律的同時,以問題導學,問題設計注意對學生興趣的激發(fā)呈梯度式樣,并力求最大程度的精簡。在點撥中引導學生深入思考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新意識,給予其自主發(fā)展的空間。)
1.節(jié)選周樸園和魯侍萍相見部分分角色朗讀,之后進行朗讀指導并師生點評
2.生討論:周樸園對魯侍萍時而舊情難忘時而驚慌恐嚇,那他對魯侍萍是否具有真感情呢?請從文中找出依據(jù)。
(1)生獨立思考此問題。
(2)生討論,師按“有真感情”“無真感情”將學生分為兩大組,再根據(jù)班級人數(shù)在大組內分為若干小組(小組以4-6人為宜)。
(3)小組展示答案,師分別按“有真感情”“無真感情”板書,并引導學生回歸文本品味語言,如“魯:哭?哼,我的眼淚早哭干了,我沒有委屈,我有的是恨,是悔,是三十年一天一天我自己受的苦。你大概已經忘了你做的事了!三十年前,大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的第二個兒子才三天,你為了要趕緊娶那位有錢有門第的小姐,你們逼著我冒著大雪出去,要我離開你們周家的門”中“你”變?yōu)椤澳銈儭保凳井敃r拋棄魯?shù)牟恢皇侵埽饕氖欠饨ù蠹彝ァ?/p>
(4)師結合板書,總結:周樸園對魯侍萍有真情的體現(xiàn)有保留家具、熟記生日、關窗習慣、拿出支票;沒有真情的體現(xiàn)有“你來干什么?”“誰指使你來的?”“現(xiàn)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舊事又何必再提呢?”等。
3.師趁熱打鐵引導生探究:由此可以看出周樸園是個什么樣的人呢?
(1)生展示答案:鐘情、孝順(因他是被父母逼迫的,由侍萍人稱的變化可以看出)、可憐、陰險、狡詐、自私等;
(2)師小結:“在戲劇中,能把個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現(xiàn)出來的是語言,戲劇人物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過語言才能實現(xiàn)。”——黑格爾《美學》(投影)
我們由品味戲劇語言可以看出,周樸園是一個復雜的人物形象,我們不能說他是十全十美的好人,也不能說他是十惡不赦的壞蛋。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復雜的,都不能簡單地用好或者壞來界定。所以,在現(xiàn)實生活中,當幾乎所有的掌聲鮮花或者明槍暗箭集中地指向你我或者他的時候,能夠冷靜下來認真思考、辨證地來看待這一切的,必然是一種智慧,而這種智慧將引領我們走向生活的更深處。
(五)布置作業(yè),拓展延伸
課余你可以利用今天學習的揣摩人物語言的方法,去探測魯侍萍的內心。也可以憑借你今天獲得的周樸園印象,再去品析周樸園在與魯大海矛盾沖突中的表現(xiàn),去完整地創(chuàng)造你心目中的周樸園,寫下像《難以界定的周樸園》《情利中的周樸園》之類的評論文章。我也相信,只要你立足作品本身,你的所有看法都應該是正確的!
(設計意圖:此作業(yè)的安排實際上是對課堂內容的拾漏補遺,將其他的鑒賞空間留給學生去思考,同時也是對教學成果的檢驗。)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在區(qū)優(yōu)質課比賽中獲一等獎,自己感覺能代表個人教學風格,比較滿意。整體內容可分為三階段:必要準備階段,注意了凸顯“讀”對語文學科的重要性;探究討論階段,注意引導學生挖掘文本,感受語言內涵,尤其注意了不讓討論流于形式,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完成問題再相互交流不斷完善;最后是總結提升評價鑒賞階段,也是突破難點的階段,注意了前面充分鋪墊,學生暢所欲言,老師適當點撥引導,使學生獲得生活的啟示。但因在別的學校只上這一節(jié)課,有很多評委在場,我又是第一位上場,開始有些緊張,與學生的交流不太到位,在“讀”的處理上,沒有注意重點語句的精讀、反復讀,以更好地達成三維教學目標。
(作者單位:山東省濟南市歷城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