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興
眾所周知,漢字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載體,它蘊含著極其豐富的民族智慧,寫好漢字是對我們每個中國人最基本的要求,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寫字教學是義務教育階段,尤其是我們中小學階段的重要任務之一,各科教師必須齊抓共管,語文教師更是責無旁貸;搞好寫字教學,對提高學生文化修養、人格道德、心理品質和審美觀念都有巨大的促進作用。
可以說,絕大多數的教師都要求學生做作業時在準確的基礎上力求美觀,但真正能達到要求的學生有多少?堅持下來的又有多少?教師能堅持這樣要求的又有多少?這種無視寫字課教學規律,偏離教學要求的做法實在是有悖于寫字課編排的初衷。筆者認為:
1.從初中第一學期開始切實開展教學計劃規定的寫字課教學活動,不僅必要,而且可能。
首先,初一新同學剛從小學六年級的卷山題海中解放出來,小學低年級時模仿的正楷仿宋體早已被小學升初中的復習考試逼成了龍飛鳳舞張牙舞爪的“行書”;加上中小學銜接階段科目明顯增多,課程擁擠,那一筆字簡直就不堪入目。無怪乎很多家長都嘆息孩子的字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如果不從第一學期抓起,端正學習態度,進行必要的指導和督促,這些學生的字就會逐漸定型,等定型以后再想糾正,就要花費幾倍的力氣,而且效果也不一定好。
其次,字寫得好不好,看起來似乎是小事一樁,但卻可能影響到一個學生的前途,這并不是危言聳聽。筆者參加了近幾年的中考閱卷工作,深切地體會到了這一點。以作文閱卷為例,書寫分占作文總分的百分之六,六十分的作文,如果字跡工整清楚漂亮,可以在同類作文得分的基礎上加一至四分;反之,則減一至四分。八分的差距能超過或落后多少競爭對手啊!都說“考場如戰場”,如果在這場戰斗中本來實力相當,卻因為自己的兵器落后而敗北,對每一個有抱負有才學的考生來說,怎能不令他們扼腕捶胸追悔莫及呢!
第三,語文作為交際的工具,語文交流和文字交流是兩條主要途徑,一筆字等于是人的一張名片,從這張名片上多少可以折射出名片主人的文化素養。我們教師的任務就是培養素質全面修養好的新型人才,盡管現代社會電腦已進入千家萬戶,但我們仍然難以想象,未來世界就不再需要紙筆。
所以,讓每一個學生認真寫字,堅持練字,直至寫出一筆好字,不僅是每一個語文教師的責任,也是語文教學中的當務之急。
2.要使寫字課的要求不只是停留在紙上談兵階段,就要切實有效地開展一系列活動。
首先,要闡明意義,明確要求。
初一學生處于由兒童向少年階段的過渡時期,生理和心理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這段時間,教師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直接關系到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只要任課教師能真正重視各項語文活動,結合生活實際闡明寫好字的重要性,詳細制定出契合學生年齡特點的練字計劃,把寫字練字作為教學活動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那么學生是會從思想到行動都積極遵從教師的教學安排的。
其次,要定期評比,樹立信心。
語文,是一門積累的學問,練字更需要經過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才有可能受到成效。而初一學生的時間安排隨意性比較強,只有能引起興趣,調動積極性的活動才能吸引他們主動自覺地投入。所以必須按教材要求,定期進行寫字比賽。內容從自選到規定,抄寫格言就可以作為一次展覽評比的主題,對書寫認真字跡工整或書寫有進步的學生要及時予以表揚和鼓勵,讓他們認識到:“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從而,由無意識到有意識,從被動到主動,積極的參與語文活動,以達到預期的效果,堅定他們“只要認真練習,就能寫好字”的信心。
第三,要督促檢查,養成習慣。
經過一段時間的反復練習,學生已基本上掌握了漢字的間架結構,平時寫字也能堅持橫平豎直了,這時就要求教師根據教學活動的安排,有意識地在平時作業和考試時適當增加書寫方面的要求,結合檢查不規范用字等課外活動,讓學生養成無論課內課外都能認真寫好每一個字的習慣,以保證不會產生“第二次倒退”,也為初中以后幾學期語文活動的正常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筆者相信,只要執教者從思想上真正重視,動員組織學生積極參與,有系統有層次的堅持不懈地努力,初中第一學期的語文寫字活動一定能取得明顯的成效。
(作者單位:江蘇省興化市第一中學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