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大講堂10企業家如何定戰略?
企業戰略是對企業各種戰略的統稱,其中既包括競爭戰略,也包括營銷戰略、發展戰略、品牌戰略、融資戰略、技術開發戰略、人才開發戰略、資源開發戰略等等。企業戰略是層出不窮的,例如信息化就是一個全新的戰略。戰略這個概念最初只存在于軍事領域。戰爭講究謀略。謀略有大有小,大謀略叫“戰略”,小謀略叫“戰術”。戰略與戰術的區別是:戰略針對全局問題,戰術針對局部問題;戰略針對長期問題,戰術針對短期問題;戰略針對基本問題,戰術針對具體問題。
企業戰略雖然有多種,但基本屬性是相同的,都是對企業的謀略,都是對企業整體性、長期性、基本性問題的計謀。例如:企業競爭戰略是對企業競爭的謀略,是對企業競爭整體性、長期性、基本性問題的計謀;企業營銷戰略是對企業營銷的謀略,是對企業營銷整體性、長期性、基本性問題的計謀;企業技術開發戰略是對企業技術開發的謀略,是對企業技術開發整體性、長期性、基本性問題的計謀;企業人才戰略是對企業人才開發的謀略,是對企業人才開發整體性、長期性、基本性問題的計謀。以此類推,都是一樣的。各種企業戰略有同也有異,相同的是基本屬性,不同的是謀劃問題的層次與角度。總之,無論哪個方面的計謀,只要涉及的是企業整體性、長期性、基本性問題,就屬于企業戰略的范疇。
需要指出的是,最初人們所講的“企業戰略”,主要指的是競爭戰略。1971年邁克爾·波特發表《競爭戰略》之后,更加強化了這種認識。在邁克爾·波特的著作中,是把企業戰略當做競爭戰略的同義語來使用的。他說的企業戰略都是競爭戰略。軍隊從事戰爭,企業從事競爭。競爭與戰爭雖然本質不同,但也有一個“爭”字。企業競爭也是很殘酷的,失敗了就要死亡。既然要參與競爭,那么當然就要講究競爭戰略,不能只是一味地拼人力、拼財力、拼物力。競爭戰略雖然非常重要,但畢竟不能代替企業戰略。企業為了生存與發展不能只謀劃競爭,而應該同時謀劃許多方面。千萬不要在競爭戰略與企業戰略之間畫等號,競爭戰略只是企業戰略的一部分。
企業戰略的一般特征有四個:第一個是整體性。整體性是相對于局部性而言的。任何企業戰略謀劃的都是整體性問題,而不是局部性問題。第二個是長期性。長期性是相對于短期性而言的。任何企業戰略謀劃的都是長期性問題,而不是短期性問題。第三個是基本性。基本性是相對于具體性而言的。任何企業戰略謀劃的都是基本性問題,而不是具體性問題。第四個是計謀性。計謀性是相對于常規性而言的。任何企業戰略都是關于企業問題的計謀而不是常規思路。企業戰略必須同時具備上述四個特征,缺少其中一個特征就不是典型的企業戰略了。由于企業發展戰略是企業各種戰略的總戰略,所以,企業發展戰略的整體性更加突出。也就是說,企業發展戰略比其它企業戰略針對的問題更加全面。從某種意義上說,企業發展戰略是企業競爭的總戰略。用企業發展戰略指導其它企業戰略,用其它企業戰略落實企業發展戰略,這是先進企業的成功之道。
1965年,美國經濟學家發表了《企業戰略論》。從此“戰略”這個概念進入了商業領域。企業是一個由若干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局部構成的整體。局部有局部性的問題,整體有整體性的問題。整體性問題不是局部性問題之和,與局部性問題具有本質的區別。企業發展面臨很多整體性問題,如對環境重大變化的反應問題,對資源的開發、利用與整合問題,對生產要素和經營活動的平衡問題,對各種基本關系的理順問題。謀劃好整體性問題是企業發展的重要條件,要時刻把握企業的整體發展。輪船撞上冰川,全部客艙都進水,所有乘客都遭難。不要認為經理們都能把握企業整體發展,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經理到處可見。
企業存在壽命,壽命有長有短。投資者、經營者應該樹立“長壽企業”意識。為了使企業“長壽”,不但要重視短期發展問題,也要重視長期發展問題。企業長期發展問題不是短期發展問題之和,與短期發展問題具有本質的區別。希望“長壽”的企業面臨的長期性問題很多,如發展目標問題、發展步驟問題、產品與技術創新問題、品牌與信譽問題、人才開發問題、文化建設問題。
希望做百年企業就要關心未來。對未來問題不但要提前想到,而且要提前動手解決,因為解決任何問題都需要一個過程。為了吃桃子,三年前就要種桃樹;為了防老,年輕時就要生孩子。要正確處理短期利益與長期利益的關系。到了夏季,農民不但要忙于夏收,也要忙于夏耕和夏種。預測未來是困難的,但不是不可能的。誰也想象不到未來的偶然事件,但總可以把握各類事物的發展趨勢。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企業家不關心企業未來,只知道“火燒眉毛顧眼前”,就等于拿企業的生命開玩笑。應當指出,不關心企業未來的領導人甚多,正是由于這個原因,少則幾年、多則十幾年就倒閉的企業為數眾多。
樹葉長在樹枝上,樹枝長在樹叉上,樹叉長在樹干上,樹干長在樹根上。在一個企業,樹葉性的問題有成千上萬,樹叉性的問題有成百上千,樹根性的問題可就不多了。這類問題雖然不多,但非常重要。要是樹根爛了,任憑你怎么擺弄,樹葉也不會再綠。企業領導人要集中精力謀劃企業發展的基本問題。假如企業發展的基本問題解決不好,那么即使再發動員工努力奮斗也不會收到成效,甚至越努力奮斗賠錢越多。企業家要增強基本問題意識。不要只注意把決定的事情辦好,也要注意決定本身是否有毛病;不要只忙于擺脫困境,也要忙于鏟除困難產生的根源。
企業發展戰略因時而異、因地而異、因人而異、因事而異,沒有固定的內容,也沒有固定的模式。一般而言,企業發展戰略涉及企業中長期干什么、靠什么和怎么干等三大方面的問題。謀劃企業中長期干什么,就是要定好位。市場已發生變化,連皇帝的女兒也愁嫁。企業要發展,定位很重要。定位是為了解決發展的方向、目標問題。企業發展要有正確方向,要靈活地運用規模化和差別化原則,要堅持專、精、特、新。
企業發展要有中長期目標,不要像空中的風箏亂飛。沒有遠見、決心、魄力和毅力干不成大事業。定位要準確,定錯位,勁兒白費。定位主要是為了解決核心業務問題。企業也可以開展多項業務,但核心業務不能多。可以搞多元化經營,但不可以搞多核心經營。用核心業務帶動其它業務,用其它業務促進核心業務,這是先進企業的成功之道。不僅對經營范圍要定位,而且對經營地區等也要定位。定位有階段性,不同發展階段應該有不同的定位。定位的方法很多,定位無定勢。定位看起來很簡單,實際上很復雜。許多企業認為自己的定位很正確,實際上存在很大問題,而這些問題足以使他們發展緩慢或失敗。
謀劃企業中長期靠什么,就是要廣開資源。集四面潛在資源、成八方受益是企業的使命。廣開資源是企業發展戰略的重要方面,不廣開資源,再好的定位也沒用。要樹立大資源觀,不僅要重視物質資源,也要重視人力資源;不僅要重視體力資源,也要重視智力資源;不僅要重視國內資源,也要重視國外資源;不僅要重視空間資源,也要重視時間資源;不僅要重視現實資源,也要重視潛在資源;不僅要重視直接資源,也要重視間接資源;不僅要重視經濟資源,也要重視政治資源;不僅要重視有形資源,也要重視無形資源。廣開資源要運用智慧,運用智慧就能夠善用資源。
謀劃企業中長期怎么干,就是要制定好戰略措施。戰略措施是實現定位的保證,是善用資源的體現,是企業發展戰略中關鍵、生動的部分。從哪里入手、向哪里開刀、先干什么、再干什么、保哪些重點、丟哪些包袱、施什么政策、用什么策略、怎么策劃、如何運作等等,這些都是戰略措施的重要內容。戰略措施是省錢、省力、省時的措施,省錢、省力、省時不等于不花錢、不用力、不用時。戰略措施要貼近實際、順應趨勢、新穎獨特、靈活機動。戰略措施要以定性為主。戰略措施要有可操作性,但這種可操作性不同于與戰術的可操作。
制定企業發展戰略沒有固定順序。一般而言,它要經過戰略調查、戰略提出、戰略咨詢、戰略決策等四個階段。戰略調查要有寬闊的視野和長遠的目光,要善用直覺并靈活思考,要沖破傳統觀念的束縛,要抓住企業發展的深層問題和主要問題。戰略調查主要搞清以下問題:現實市場需求及潛在市場需求,現實競爭對手及潛在競爭對手,現實生產資源及潛在生產資源,現實自身優勢及潛在自身優勢,現實核心問題及潛在核心問題。戰略調查要搞清有關事物的聯系,既包括空間聯系,也包括時間聯系;既包括有形聯系,也包括無形聯系。
在戰略制定中要提出企業發展草案。企業發展戰略草案不需要很具體、很系統、很嚴謹,但要把核心內容闡述得淋漓盡致。提出企業發展戰略草案對有關人員是一次重大考驗,要求提出者富有責任心和事業感,富有新思想和大勇氣;要求聽者虛懷若谷、深思熟慮,不要墨守成規、排新妒異。
為防止戰略失誤、提高戰略水平,企業在提出發展戰略草案之后、確定發展戰略之前,需要就整個戰略或其中部分問題征求社會有關方面的意見,特別是業內人士和戰略專家的意見。鑒于內部能力有限,有些企業委托咨詢機構研究企業發展戰略。采取這種方式,一定要選好咨詢機構。選擇咨詢機構要不唯名、不唯大、只唯能。即使采取這種方式,在他們提交研究報告之后,除了內部充分討論,也要再適當征求外部有關方面的意見。
發展戰略決策對企業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為了企業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在決策企業發展戰略時要充分發揚民主,廣泛聽取各部門意見,尤其是不同意見。當今世界,高新技術迅猛發展、經濟全球化步伐加快、國內外政治經濟凸顯出新的發展態勢。面臨當前金融危機、股市樓市變局,企業該如何應對?企業家的成長必須超前于社會的發展;管理者的思考必須超前于社會的認知。如何從容面對市場競爭,怎樣才能輕松應對企業管理?客觀形勢要求商界精英們不斷改造自己的思維、豐富自己的思想以適應前所未有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