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寫作的經理
○蓋利·斯萊杰
當《喜福會》《灶君娘娘》和《百種神秘感覺》等暢銷書發行前,譚恩美只是一個普通作者,她和同伴經營著一家技術寫作公司,處理律師票據類的業務。雖然同客戶處理的都是賬戶管理類業務,但這個移民的女兒總想在英語寫作方面有所建樹。
她開始與同伴商討:“我想用英語寫作!”他們認為譚恩美不擅長寫作,只能為顧客管理賬務。但她卻認為這是自己討厭的業務。“我面臨著:是跟隨他們經營公司還是追求自己的夢想?”
最后她選擇了辭職。但他們仍堅持偏見:“你不是辭職,而是被開除!在寫作上你會一敗涂地,掙不到分文!”
譚恩美以自己的行動證明他們錯了,她的作品訂單源源不斷地涌來。作為一個自由職業性的技術作家,她毫不畏懼,有時每周工作90小時。由于創作的自由,她的天才與靈感不斷發揮,并按個人意愿,開始了小說創作,最終以《喜福會》一舉成名,讓這個中國移民的女兒大放異彩。這個不能寫作的經理,卻成了美國最受愛戴的著名作家。
你只能研究污泥!
○弗蘭恩·洛蒂斯
約旦·福克曼博士在他的檔案袋中保存著1903年《紐約時報》一篇文章的復印件,文中的兩位物理學教授解釋了飛機不能飛的理由,但僅三個月后,在萊特兄弟讓飛機成功上天的實際行動,駁斥了他們的謬論。
20世紀70年代早期,在癌癥研究中,福克曼提出一個不太符合科學家“邏輯”的理論,認為腫瘤不會再生成新血管,以“喂養”自己成長,他用研究成果證實其正確性。但同事們卻說:“你研究的會是垃圾!”意味著他的研究是偽科學。福克曼對研究界的諷刺不屑一顧。二十年中,在他的新血管再生術研究中,遇到了無數的漠視和敵意,在一次學術研討會上,竟有近一半人員退出,“他僅是個外科醫生。”有人說道。
但福克曼仍堅信,他的工作會阻止腫瘤的生長,也許會找到讓新血管生長的方法,像心臟附近堵塞的動脈處。在20世紀80年代,福克曼和同事研制出了首例新血管再生抑制劑,今天,有近十萬癌癥患者從他的開拓性研究中獲益。現已確認,他的研究在最終治療癌癥方面,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在堅持和頑固之間有一條分界線,其關鍵是要找到值得探索的難題。”福克曼說。
待在圖畫中的孩子
○弗蘭·洛蒂斯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并非好學生,同學常取笑他。當是孩童時,不愛讀書的他,常愛拿著8毫米相機,拍攝自制的玩具幻燈片,以娛樂同學。
在中學二年級時他被迫退學,在父母的勸說下,他重返學校,被安置在智力較差的班級,但只待了一個月。由于全家搬到另一個城市,他終于中學畢業。
1965年,由于不愿進傳統的電影制作學校,他在長灘注冊了加州州立大學英語學院,由于偶然的機遇,他的命運發生了改變。在參觀好萊塢環球影城時,他結識了編輯部的總裁查克·西爾弗斯,西爾弗斯立刻喜歡上這個從小擺弄電影的年輕人,并約他再次見面。
由于沒有工作,次日斯皮爾伯格衣裝革履、風度翩翩地出現在環球影城門口,向警衛擺了擺手,就輕易進去了。
“整個夏季,”斯皮爾伯格回憶道,“我都在與導演和作家們禮貌大度地閑聊,我甚至找到一處閑置的辦公房,把它變為我的寄居室。并買了幾個塑料牌,把我的名字與房間號掛在門口。”
他終于取得了成功!十年后,28歲的斯皮爾伯格一舉成名,導演了影片《大白鯊》,贏利4.7億美元,創下有史以來的最高票房紀錄。隨后幾十部獲獎電影接踵而至,但史蒂文·斯皮爾伯格深知名師的指導功不可沒。
矮到無法跳舞
○南希·科文尼
也許她在發愁身高,特懷拉·撒普帶著極大的夢想來到紐約,這個來自印第安的鄉村小姑娘,在巴納德學院獲得了人文歷史學學位,但她真正鐘情熱愛的,卻是舞蹈。
為適合學院的體育需求,她開始同著名舞蹈家瑪莎·葛蘭姆、莫斯·康寧漢姆學習跳舞,不久她就達到了學校要求,同時做舞蹈家的夢想開始產生,但舞蹈并非是一時熱情,而是終生的職業。
20世紀60年代中期畢業后,她試圖在商業演藝界找到自己的愛好,但卻難以達到,她缺乏表演芭蕾舞的技術和技能,在“火箭女郎”舞蹈團的大型試演中,她發現自己的身材太矮。他們“喜歡我的踢腿和旋轉腳尖動作,”她在自傳《孤注一擲》中寫道:“難道我不能微笑?”這不禁讓撒普反思,她能否成為舞蹈家?能做專業演員嗎?其關鍵是要發現自己,創建她的獨特舞蹈風格!
有五年多的時間,她和劇團成員每天在格林威治村教堂的地下室苦練基本功,星期天早晨甚至被管理人“趕出來”,她們的工作幾乎沒有報酬,也不被人們承認,有時撒普也在自忖:這樣做是否值得?
功夫不負有心人。四十年后,她在百老匯的一百多場大型舞蹈劇中成為主角,并贏得2004國家藝術勛章,這就是撒普給自己的答案:我能行!
編輯 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