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大詩人陸游在《病少愈偶成》一詩中寫道:“蕭條白發臥蓬廬,虛讀人間萬卷書。遇事始知聞道晚,抱疴方悔養生疏。”其中,“遇事始知聞道晚,抱疴方悔養生疏”一句給后人留下了深深的反思,也說明養生是強身健體、卻病延年的有效之道。
養生有多種方法,其中食療是行之有效的一大法寶。因食物入口與藥物治病同出一理。縱觀中醫學的百草園,許多藥物本身就是食物,諸如黑豆、芝麻、蘑菇、木耳、紫菜、核桃、花生,等等。
核桃?其仁的形狀如人大腦。含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多種微量元素等營養成分,尤其所含的ω-3脂肪酸,對心臟的健康有保護作用。若每天攝入ω-3脂肪酸1克,可降低心血管病的發病率。每天吃2~3個核桃,可增強記憶力,起到“烏須黑發,骨肉細膩光滑”,延緩衰老的功效。
黑豆?不含膽固醇,含大豆異黃酮。這種物質不僅能阻止鈣的流失,防止骨質疏松、老年性癡呆和卵巢早衰,還能有效地預防和降低乳腺癌、肝癌等惡性腫瘤的發病率。用黑豆泡醋,每次20粒,每天1次,長期食用,“令人增骨髓,加氣力,補五臟,暖腸胃,壯筋骨”(見《本草綱目》),抗衰延壽。
芝麻?有黑白之分,黑芝麻含維生素E高。常吃黑芝麻,能推遲細胞衰老,消除動脈血管上的積物,對延年益壽卓有功效。用黑芝麻炒熟后研末吃,是補虛損、長肌肉、填腦髓、聰耳明目的佳品。用黑芝麻、核桃仁等份,粳米30克,共同煮粥食服,每天1次,還能治療腎虛腰痛、肺虛咳喘、神經衰弱。
薏苡仁?是食藥兩用的常用食品,含豐富的薏苡仁脂。這種物質有阻止癌細胞生長和殺滅作用。臨床報道,用大劑量生熟苡仁合用,劑量為100~200克,煎水當茶頻飲,治療賁門癌10余例,均收到較好療效。平時可以苡仁30~60克、粳米30克,共同煮粥食服,既有健脾除濕之功,又有防癌抗癌之效。
桑椹?含胡蘿卜素、蘋果酸以及維生素B、C等,是補腎養血的佳品。取黑桑椹100克,炒棗仁25克,加水煮成稠膏狀,每天2次,可治神經衰弱。以黑桑椹500克,制首烏30克,加水煮成稠膏狀,每天15~20克,每天2次,用黃酒沖服,對中風后遺癥療效頗好。須發早白者,宜取黑桑椹60克,制首烏15克,女貞子、早蓮草各12克,煎水服,每天2次。
木耳?有黑白之分,黑木耳含糖、脂肪、蛋白質、維生素B1、胡蘿卜素,是高血壓、血脂異常、動脈硬化、冠心病患者的食療佳品。方法是取黑木耳10克,洗凈后加水、冰糖適量,清蒸1~2小時,每晚睡前常服。
紫菜?含礦物質鎂、鉀。既是保護心臟、減少心臟疾病發率、維持神經及肌肉的正常功能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又是降壓、調脂食療佳品。患高血壓、血脂異常,用紫菜20克,決明子15克,水煎服,每天1次。常吃紫菜還能補益氣血,抗衰延壽。
香菇?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色香俱全。所含香菇素、香菇多糖具有明顯的抑制癌細胞、阻止癌細胞生長和擴散的能力。尤其是所含的微量元素鉻,不僅是人體葡萄糖耐量因子的組成部分,而且在糖代謝中,鉻作為一個輔助因子,可增強胰島素作用,協同胰島素抑制增高的血糖,故人們稱香菇是餐桌上的“降糖明星”。使用方法是用香菇燒湯或炒吃均可,若與苦瓜同炒常吃,則降糖效果更佳。
玉米?鮮玉米含大量的維生素E和一種抗癌因子叫谷胱甘肽,具有特殊的預防癌變的功能,被譽為“長壽因子”。玉米中含微量元素鎂也較豐富,這種物質不僅可以擴張血管,增加膽汁,促進機體廢物排除,而且還能抑制癌癥的發展。故常吃玉米,對身體大有裨益。
番茄?含番茄紅素,番茄紅素是超級抗氧化物。這種物質不但可以消滅自由基,還有抗癌功效。所以,美國《時代雜志》把番茄列為現代人十大優質食品之首。我國有研究也指出:“每天吃1個西紅柿能使前列腺癌減少45%。”需要提及的是,番茄熟食比生食效果好,因為高溫會破壞番茄細胞的細胞壁,增加番茄紅素的釋放,加強抗氧化的能力。
(作者系武警重慶總隊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