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建華
據報載,國內外一直高度關注的溫嶺“參與式預算”有了新的發展,浙江省臺州市人大常委會在溫嶺召開的全市參與式預算研討會上作出決定向全市推行這一做法。讀到這則消息,筆者不禁為此叫好。
所謂“參與式預算”,就是讓群眾參與政府預算編制、人民代表大會審查與修改預算草案,使預算資金的分配更加公平、合理。簡言之,就是借助公眾的力量幫助政府管好“錢袋子”。據悉,溫嶺市“參與式預算”主要分為三個階段:一是群眾與政府對話、協商,參與政府預算編制;二是在每年鎮人代會召開之前,鎮政府組織本鎮公民自由、平等參與,并邀請財政預算相關的各界專業人士參加預算編制;三是在鎮人大會議期間,人大代表通過分組與集中審查,對預算草案提出意見和建議,鎮政府要答復和解釋人大代表的詢問。溫嶺“參與式預算”的實踐價值主要表現在其本質內涵和技術革新兩個層面。就其本質內涵而言,它激活了鄉鎮人大的權力,推動了農村基層民主的發展。被激活的人大,使人大代表審查政府預算不再是形式上的舉舉手,張張口;預算審查的實質性含義日益增強,人大的職權日益變實。就其技術革新而言,它為鄉鎮人大改革進行技術上的改進貢獻出了聰明才智。細化的預算草案使人大代表在審查政府預算時不再是“盲人摸象”,而是有憑有據地逐一審議;預算初審的程序安排填補了鄉鎮人大有關法律上的空白,使鄉鎮預算更加公平、合理;還有對人大代表進行培訓則是利用技術支持從“軟件”上夯實民主、科學預算的基礎。所有的這些細節雖微小,但是它們對鄉鎮人大技術層面改革的貢獻不能忽視。可以講,“參與式預算”落實了公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與表達權,為政府預算決策、人大預算審查和民眾監督三者之間搭建起民主協商機制,建立起公眾與政府、人大之間的對話平臺,有力地推進基層民主建設。
鑒于溫嶺經驗具有科學性、指導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強等特點,對公眾參與政府預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期待溫嶺經驗能夠在全國各地推廣開來,進一步將參與式預算引向深入,以推動我國的民主法治建設不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