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艷青
(寬城滿族自治縣人民檢察院 河北寬城 067600 )
淺析如何加強民事行政檢察監督
傅艷青
(寬城滿族自治縣人民檢察院 河北寬城 067600 )
民事行政檢察是人民檢察院法律監督職能的重要部分,是檢察權在民事行政法律監督方面的具體體現。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頒布以來,民事行政工作不斷發展,在業務工作和隊伍建設等各方面取得了明顯的成績,為維護司法公正和司法權威作出了應有的貢獻。民事檢察工作起步較晚、解決的問題多、可以借鑒的個案較少,辦案難度較大,民事檢察工作還處于摸索階段,存在一定缺陷。
(一)我國現行法律對民事行政訴訟監督都有相關規定,但都不夠具體,在實際操作中存在分歧。我國憲法第一百三十一條規定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檢察權,不受任何行政機關、人民團體和個人的干涉。我國民事訴訟法第十四條規定人民檢察院有權對民事審判活動實行法律監督。但是,最高人民法院規定檢察院對法院依照特別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企業破產還債程序審理的案件、當事人撤訴或按撤訴處理等案件提出抗訴的,法院不予受理,在司法實踐中不能體現檢察機關的監督地位和作用。
(二)檢察職能宣傳不夠,社會公眾知曉率不高。檢察機關每年都要舉行一次舉報宣傳周及其他專項檢察宣傳活動,但在宣傳內容上往往側重打擊職務犯罪和刑事訴訟監督職能,對民事行政檢察職能缺乏經常化的深入宣傳,社會公眾,特別是鄉村農民缺少對民事行政檢察職能的了解。即使對生效判決不服,也不知道可以向檢察院申訴。
(三)案件辦理程序復雜,效果不理想。基層檢察院受理的民事行政申訴案件,須經上級院審查才能抗訴,再經二審法院審理,以致當事人認為到檢察院申訴意義不大,從而不愿到檢察院申訴。民事行政檢察抗訴辦理時間長、環節多,使部分當事人對民事行政監督失去信心。現行訴訟法沒有賦予基層檢察院抗訴權,只有提請抗訴權,案件經過基層院審查后,還須報上級院審查,案件要經過上級院審查才能決定是否抗訴,程序復雜、時間漫長,致使當事人失去耐心。而法院的二審程序、再審程序相對快捷,能使案件在較短的時間處理完結,兩院比較,當事人寧愿向法院上訴或申請再審,也不愿到檢察院申訴。
(四)案件在申訴過程中,檢察機關調閱案卷困難。檢察院對已審結的民事行政案件進行全面監督,調閱法院卷宗是檢察機關開展工作的法定程序,也是檢察機關獲得抗訴案件來源的一條重要途徑和行使監督權的重要形式。近年來在司法實踐中檢察機關只能復印卷宗,而不能調閱原始卷宗,致使檢察機關減弱了民事檢察監督力度。對于法院再審案件,法律沒有明確規定檢察機關派員出席法庭,不能突出檢察機關的監督地位。
(一)堅持法律至上,依法采取多方式履行民事行政檢察職能,維護司法公正和司法權威。人民檢察院采取抗訴方式對民事案件進行監督,在法律上有明確的規定,而非抗訴監督方式在法律大的原則方面只是抽象的概括,卻沒有明確、具體的規定,沒有在司法實踐中得到應用,因此,完善非抗訴監督方式的立法在當前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立法機關應不斷完善和補充民事行政監督方面的相關法律規范,最高檢、最高法應增加相關的司法解釋。首先,立法機關應進一步完善民事行政監督方面的立法,使之成為檢察機關民事行政訴訟監督的法律依據,使民事行政檢察監督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其次,最高檢、最高法應該積極采取措施,盡快達成共識,在辦理案件時限上做出相應規定,這樣可以縮短案件從提請抗訴到再審的周期,確保案件效果的實效性。
(三)加強協調溝通,使具體操作規范化。人民檢察院受理案件后,工作要耐心細致,使得上訪的當事人之間的矛盾得到緩和,從而挽回法院工作造成的影響,減少法院審判人員對檢察機關的抵觸情緒,不斷加強民事行政檢察部門與法院相關業務庭的聯系,定期會談、互通消息。在再審案件中突出檢察機關的監督地位,樹立司法機關的公信力。
(四)加強隊伍建設,提高民行干警的政治、業務素質。民行干警要加強民商法法律知識的學習,定期參加本部門的業務培訓,對具體民事行政案件做到熟悉法律、吃透案情,確保抗得準,抗出效果。
維護國家法律的統一正確實施和公平正義,是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的共同職責。民事行政檢察工作需要院黨組的高度重視,也需要審判機關的配合和支持。我們堅信,在檢法兩院的共同努力下,民事行政檢察監督工作一定會取得輝煌成績,一定能夠為維護法律尊嚴和促進社會和諧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