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金堂
(武漢鋼鐵集團公司黨校 湖北武漢430083)
對黨在新時期的十次經驗總結回顧與認識
邱金堂
(武漢鋼鐵集團公司黨校 湖北武漢430083)
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善于不斷總結經驗的無產階級政黨,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我們黨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創新進程中,先后進行了十次經驗總結。每次總結雖各有側重,但總體看,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第一、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在結合中實現理論的創新發展。這是所有經驗中最本質、最核心的內容。第二、加強黨的建設,從嚴治黨,保持黨的先進性和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解決中國的問題,關鍵在黨。這是所有經驗中最關鍵的內容。第三、圍繞發展這個中心開展工作,把發展的工作做好。這是所有經驗中最豐富、最具特色的內容。
總結經驗 ; 改革開放; 經濟建設;先進性;執政能力
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善于不斷總結經驗的無產階級政黨,善于不斷總結經驗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毛澤東同志曾經說過:“我們黨是靠總結經驗吃飯的”。正是由于不斷地總結過去挫折的教訓和成功的經驗,把經驗作為指導新的工作原則,使我們黨不斷地進步和成熟,在戰勝各種困難中不斷創新,取得一個又一個偉大的勝利。
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我們黨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創新進程中,先后進行了十次經驗總結。這些經驗是我們黨在不斷加強自身建設的艱辛探索和黨領導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的偉大創舉,是加強和改善黨的自身建設、堅持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
一、1981年6月27日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十個必須”的經驗:
1、在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后,黨和國家工作的重點必須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
2、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必須從我國國情出發。
3、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變革和完善必須適應于生產力的狀況。
4、階級斗爭已經不是主要矛盾,必須正確認識我國社會內部大量存在的不屬于階級斗爭范圍的各種社會矛盾。
5、逐步建設高度民主的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必須根據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加強各級國家機關的建設。
6、社會主義必須有高度的精神文明。
7、改善和發展社會主義的民族關系,加強民族團結,必須堅持實行民族區域自治。
8、在戰爭危險依然存在的國際條件下,必須加強現代化的國防建設。
9、在對外關系上,必須繼續堅持反對帝國主義、霸權主義、殖民主義和種族主義,維護世界和平。
10、根據"文化大革命"的教訓和黨的現狀,必須把我們黨建設成為具有健全的民主集中制的黨。
三中全會到十一屆六中全會,我們黨已經逐步確立了一條適合我國情況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正確道路。雖然這條道路還將在實踐中不斷充實和發展,但是它的主要點,已經可以從建國以來正反兩方面的經驗、特別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訓中得到基本的總結。這一次經驗總結,是我們黨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的第一次進行的從經濟到政治,從內政到外交,從社會建設到黨的建設進行的全面總結。這一次經驗總結,確立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黨和國家工作的重點;強調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必須從我國國情出發,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變革和完善必須適應于生產力的狀況基本工作思路;重申了民主集中制重要性。為黨在新時期的基本路線的確立奠定了基礎。
二、1982年9月1日鄧小平在黨的十二大的開幕式上總結的長期歷史經驗:
鄧小平在黨的十二大開幕式上說:“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就是我們總結長期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
這一次經驗總結是從指導思想這個最高層面進行的總結,強調了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新的歷史命題,標志著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的起步。這一次經驗總結已成為 “鄧小平聲音”的標志載于中國的歷史。
三、1997年9月12日江澤民在黨的十五大的《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的報告中,總結出改革開放近二十年來我們黨最可寶貴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經驗:
江澤民在黨的十五大的報告中指出:“在把我們的事業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的歷史時刻,必須鄭重指出:全黨要毫不動搖地堅持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同四項基本原則、改革開放這兩個基本點統一于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這是近二十年來我們黨最可寶貴的經驗,是我們事業勝利前進最可靠的保證。”
這是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第一次進行的經驗總結。黨的十五大是在我們黨領導全國人民戰勝各種困難取得巨大成就;鄧小平同志逝世,我們黨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世界即將邁進二十一世紀這樣一個特殊的歷史條件下召開的一次黨的全國代表大會。這一次總結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經驗,既是對近二十年改革開放所取得成功的經驗的總結,也是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進一步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思路和根本要求。
四、1998年12月18日江澤民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二十周年紀念大會上總結的二十年的“十一條歷史經驗”:
1、必須堅持黨的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
2、必須全面、正確、積極地貫徹執行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3、必須把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擺在首要地位。
4、必須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
5、必須建立和完善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的經濟制度和經濟體制。
6、必須堅持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7、必須堅持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共同進步。
8、必須維護和保持安定團結的社會政治局面。
9、必須為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爭取一個長期的和平國際環境。
10、必須把實現和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改革和建設的根本出發點。
11、必須堅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這是我們事業勝利前進的根本保證。
二十年的歷史經驗歸結到一點,就是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五、2001年7月1日江澤民在慶祝建黨八十周年大會上總結八十年的奮斗歷程和基本經驗的“三個必須始終”:
1、必須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堅持科學理論的指導,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2、必須始終緊緊依靠人民群眾,誠心誠意為人民謀利益,從人民群眾中汲取前進的不竭力量。
3、必須始終自覺地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不斷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永葆黨的生機和活力。
江澤民在建黨成立八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對比了黨成立前后的兩個八十年,總結了黨的光輝歷程和基本經驗。歸結起來,就是必須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創造性地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六、2002年11月8日,黨的十六大江澤民同志作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報告總結了十三年的“十個堅持的基本經驗”:
1、堅持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不斷推進理論創新。
2、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
3、堅持改革開放,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4、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5、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實行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
6、堅持穩定壓倒一切的方針,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
7、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走中國特色的精兵之路。
8、堅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不斷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
9、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
10、堅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以上十條,是黨領導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的基本經驗。
七、2004年9月19日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總結五十五年來黨執政的“六條主要經驗”:
1、必須堅持黨在指導思想上的與時俱進,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
2、必須堅持推進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增強社會主義的生機和活力。
3、必須堅持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把發展作為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關鍵。
4、必須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5、必須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不斷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
6、必須堅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強黨的建設,不斷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
這六條主要經驗,也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指導原則,必須在實踐中長期堅持并繼續豐富和完善。
八、2006年6月30日胡錦濤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八十五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總結了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的“五個必須”的寶貴經驗:
1、必須準確把握時代脈搏,保證黨始終與時代發展同步伐。
2、必須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保證黨始終與人民群眾共命運。
3、必須使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不斷與時俱進,保證黨的全部工作始終符合實際和社會發展規律。
4、必須圍繞黨的中心任務來進行,保證黨始終引領中國社會發展進步。
5、必須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保證黨始終具有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
這些寶貴經驗來之不易,對于我們進一步推進黨的先進性建設,具有長期指導作用,必須十分珍視并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
九、2007年10月15日胡錦濤在黨的十七大上的報告《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中,總結的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中“十個結合”的經驗:
1、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結合起來。
2、把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同堅持改革開放結合起來。
3、把尊重人民首創精神同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結合起來。
4、把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同發展市場經濟結合起來。
5、把推動經濟基礎變革同推動上層建筑改革結合起來。
6、把發展社會生產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結合起來。
7、把提高效率同促進社會公平結合起來。
8、把堅持獨立自主同參與經濟全球化結合起來。
9、把促進改革發展同保持社會穩定結合起來。
10、把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同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結合起來。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最根本的就是要堅持這條道路和這個理論體系。
十、2009年9月19日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總結了黨在長期執政實踐中加強自身建設的“六條基本經驗”:
1、堅持把思想理論建設放在首位,提高全黨馬克思主義水平。
2、堅持把推進黨的建設偉大工程同推進黨領導的偉大事業緊密結合起來,保證黨始終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3、堅持以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為主線,保證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
4、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5、堅持改革創新,增強黨的生機活力。
6、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提高管黨治黨水平。
這些基本經驗,必須倍加重視、倍加珍惜,必須作為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的重要指導原則長期堅持,并在實踐中不斷豐富發展。
[1]《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 《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重要文獻匯編》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鄧小平文選》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江澤民文選》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求是》雜志2004年20期。
[5]《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 《求是》雜志2007年22期。
[6]《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求是》雜志2009年20期。
邱金堂,男(1955—), 中共武漢鋼鐵集團公司黨校哲學副教授,哲學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