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洪其
招考公務員理當更重德
□ 潘洪其
2012年度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考試錄用公務員工作即將啟動。國家公務員局考試錄用司負責人表示,新一年度國家公務員招考將加大對考生“德”的考察,考生政治品德不良,社會責任感和為人民服務意識較差將不得錄用為國家公務員。
這里說“將加大對考生‘德’的考察”,是說以往的公務員招考已經包括對考生“德”的考察,現在要對這方面的內容更加突出、強化。實際上,公務員的德行有更廣泛的內容,比如個人品行、職業道德、生活作風等等,都應當納入德行考察的范圍。道理很簡單,公務員作為執掌公權力和履行公務的重要環節,其德行不但對其他社會成員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而且或多或少會對公務員行使權力、提供公共服務產生影響。對公務員的德行,理當提出比對普通人更高的標準和更嚴格的要求。
中國一向有“以德修身”、“才德兼備,方可任用”的古訓。古人講“先立德、后立功、再立言”,強調要通過修身樹立良好的品德,通過功業、言論對他人和社會產生影響。這些觀念在今天并不過時。近年來,中央反復強調,要堅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選拔任用那些政治堅定、有真才實學、實績突出、群眾公認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眾、以德領才、以德潤才、德才兼備的用人導向。2007年1月,中央紀委第七次全體會議明確提出,要在各級領導干部中大力倡導“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講操守,重品行,注重培養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的良好風氣。2009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組織部部長李源潮在中國浦東、井岡山、延安干部學院秋季開學典禮上發表講話,要求明確一條約束,黨員領導干部不許涉足低俗場所,否則干部考核時就要在日常品行方面記上污點。從強調干部選任要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到對領導干部的生活作風提出特別要求,進而細化到要求黨員領導干部不許涉足低俗場所,足見中央高層對加強官德建設的高度重視。
古人講“先立德、后立功、再立言”,這些觀念在今天并不過時。
公務員是領導干部的“蓄水池”,對領導干部德行的要求和考察,是對公務員德行的要求和考察的集中體現。這些要求有著十分迫近的現實針對性。一段時間以來,一些地方屢屢曝出公務員和官員道德迷失、作風敗壞的丑聞,這類丑聞足以表明,對一些公務員和官員而言,生活作風、個人德行再也不是一個無傷大雅的“小節”問題,而是一個必須提到人格鑄造和官德建設的高度、需下大力氣認真解決的重大課題。
從國家公務員局考試錄用司負責人的分析看,對公務員德行的考察,將是在公務員考試的筆試和面試之外進行的一種考察,需要采用一套新的考核測評體系。為此,應當設計一套科學、完整的考評項目和操作辦法,逐步加大公眾參與考評的權重和范圍,最大限度地遏制考察過程中的利益糾葛和人情干擾,革除“小圈子評定”和“老子評定兒子”的弊端,防止不正當交易和腐敗行為損害德行考察的公正性和公信力。
除了嚴把進口關,對于現有公務員隊伍中的德行有虧者,也須依法依規予以問責處理或給予黨紀政紀處分,觸犯刑律的必須追究刑責,不能因為其公職身份而法外施恩。通過強化動態管理和“懲戒性退出”機制,促使公務員加強人格砥礪和道德修養,以嚴厲的“群體凈化”措施、完備的制度建設,不斷提升公務員隊伍的整體道德水平。這也必將對報考公務員者形成強大的警示與引導效應,使他們從一開始就注重個人德行的完善,自覺培養健康的生活情趣、良好的政治品德、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為人民服務的意識,為使其成為合格公務員奠定堅實的基礎。
□ 編輯 劉文婷 □ 美編 閻 瑾